夏啟平
新春佳節(jié),長輩們給小孩“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如今,這種習俗已經(jīng)有了新的嘗試。據(jù)報載,山東濟寧市的一所小學在寒假前夕發(fā)出倡議,要求學生們在春節(jié)期間開展求征“壓歲言”活動,即自備一本留言簿,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及其他長輩題上健康有益、催人奮進、激人向上的“壓歲言”。此舉頗有見地,值得推而廣之。
其實,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壓歲錢”也可以從形式到內(nèi)容上變一變。再說,孩子們兜里錢多了也并非好事。因此把“壓歲錢”變?yōu)椤皦簹q言”便有了重要的意義:其一,“言”的過程,是思想交流和汲取的過程,家長和親友跟孩子談談心,回憶過去,展望未來,提出希望,這是“錢”不能代替的。其二,“言”是一種精神,提倡精神“壓歲”,品味提高了,有利于移風易俗,破舊立新。其三,“言”的意義深遠,一番語重心長之“言”,讓孩子受到啟迪,甚至受益無窮。
贈言教子,錦言育兒,是從古到今人們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一種家教方式。如《老子》中的:“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誡子書》。陳毅的《戒子詩》:“汝是無產(chǎn)者,勤儉是吾宗”,“勿學紈绔兒,變成白癡聾”。陸游提醒兒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謝覺哉給子女的贈言是:“你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時候即投入工作?!边@些贈言言簡意深,情真意切,寓意深刻,對于晚輩的成長具有啟蒙意義和導航作用,將會永遠激勵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