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明
一名內地企業(yè)家到香港辦事,他住的別墅到停車場地要經過一段“S”形草地。那天,他出門晚了,一急便從草地直接穿過,跨過低欄就上車。這時,一位年輕的香港警察走了過來,很禮貌地給他撕了張罰單,處罰280元港幣。他愣了,根本沒想到這會是個“事兒”。太丟面子了,而且丟在香港。這對于一個處處讓人仰視、處處有人伺候、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事都可以擺平的“領導”來說,心理上無論如何難以接受。但?,F(xiàn)在沒人幫他。這是在香港,就他和警察兩個人,一個西裝革履的內地大老總,面對一個一臉稚氣的香港警察。他哀嘆,只有靠自己了。
那時,陽光極好,從維多利亞港灣升起的朝陽,溫柔異常,將老總的面孔照得紅撲撲的。他尷尬地笑著。趕忙遞上一支好煙。低三下四地說:“對不起,我錯了。主要是有急事……”那年輕警察也笑了,擺擺手很有禮貌地謝絕了香煙。老總見對方笑了,且很真誠,松了一口氣,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使勁比劃著:“我保證,下不為例,絕對下不為例!”年輕警察始終微笑著。老總的心徹底放下了,他收起罰單,向對方親切地“拜拜”一聲,開車走,在警察微笑的目光中漸漸遠去,
這件事,老總很快忘記了。一星期后,他收到了法院的傳票。老總想,沒做犯法的事啊!急忙找律師,律師問他近日有無犯規(guī)的情況,他苦思冥想,猛地想起了那次過草地,可已經解決了呀。律師聽后搖頭道:“你誤會了,絕不可能那樣解決。按香港法律,一個星期不到指定地點交罰款,法院傳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老總慌神了,忙請律師疏通。律師認真地說道:“這里不比內地,沒用的。我也不會去疏通。最好的辦法,老老實實認錯受罰。”老總沒轍了。開庭那天,還有幾個犯規(guī)的人也來了。老總確實老實,見到法官,就點頭哈腰地笑。法官問他犯規(guī)事實,他一一承認從不犯犟。誰知宣判結果,其他人都按單罰。惟獨他加罰一倍,560元港幣。他憋氣,又不敢問,交了罰款就去找律師。律師也莫名其妙。建議他直接去問法官,并說這是法律允許的,很正常。老總想了想,決定學學秋菊討個說法,不能當冤大頭。去一問,法官很嚴肅:“違反了法規(guī),自己也承認,可見法官就笑,這本身就是藐視法庭所以從重處罰?!崩峡偤喼鄙盗恕:髞?。他忍不住逢人便講這個教訓。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在一次會議上,一位從香港歸來的代表說的。當時聽的人哈哈笑后又陷入了深思,
我在想,一向威嚴的老總,為什么要逢人就講這個教訓呢?原因只有一個:刺激太大了。在內地標準的皮毛小事,在香港卻如此較真;“不打笑面人”的古訓,在這里受到了無情的嘲弄;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在現(xiàn)代莊嚴的法律面前碰得頭破血流。老總逢人就講,其實是在反思,深深的反思。
就不能橫穿草地這件事來說,人人都明白,而實際做起來卻艱難萬分。而一旦違犯規(guī)定,我們一些人總是想用微笑來改變法律的尊嚴。期望用微笑換來執(zhí)法者的通融,然而在法律嚴明的環(huán)境里這樣做就只能碰壁。這還不值得我們每個人進行深刻的反思嗎!
(責編: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