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娟
經(jīng)老友賀知章推薦,唐玄宗對李白的賞識與日俱增,終于下令召他進宮,任命為翰林侍詔。這是個權(quán)高活少的輕閑工作,無非就是寫寫畫畫,在皇帝一干人等玩得高興時,弄幾篇風(fēng)花雪月的瑰麗小詩,以助雅興。這對于詩仙李白是信手拈來。工作之余,他有了更多的時間放縱自己的愛好:喝酒、出游。
一日李白出來散心,正漫無目的地信步游走,迎面見一囚車疾駛而來,犯人五花大綁,披枷戴鎖。生性悲天憫人的李白疾步上前,拉住一個侍從問道:“車上押解的是什么人,為何獲刑?”小兵說是朝廷大將郭子儀,在哥舒翰手下帶兵,下屬不小心燒了軍糧,他因管理不當(dāng)獲罪。
李白一聽,心下替他不平,又見郭子儀儀表不凡,相貌堂堂,雖去赴死,卻從容大義,毫無懼色。李白湊近囚車,問了郭子儀幾句話。郭對答如流,很有見地。李白心里一時五味雜陳,手下犯罪當(dāng)治手下,何以治他呢?他決定出手相救。李白借了一匹快馬去見哥舒翰。哥舒翰雖也有痛惜之意,但不敢越過皇上擅自做主。李白干脆上書皇帝,把江山社稷與賢良之士唇齒相依的關(guān)系梳理得頭頭是道,洋洋灑灑不下千言替郭開脫。郭本來也罪不當(dāng)死,皇帝意在敲山震虎,經(jīng)李白這一奏,皇帝赦免郭子儀戴罪立功。至此,李白和郭子儀成了生死之交。
世事總是充滿著波詭云譎的玄機。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唐玄宗狼狽出逃之際,安排他的第十六子李璘死守長江流域東南一帶。聽說李白在廬山隱居,李璘派人力邀李白出山共謀大業(yè),李白早有“安黎民,濟蒼生”之志,他懷著一腔愛國熱情隨李璘轉(zhuǎn)戰(zhàn)沙場,浴血奮戰(zhàn)。
太子李亨繼位后,怕李璘勢力壯大對己不利,以謀反之名進行圍剿。李白受牽連被關(guān)在潯陽監(jiān)獄。經(jīng)過崔渙和宋若思的竭力相救,才免了殺頭之禍。但李亨不肯放過他,非要治罪。
此時郭子儀官至天下兵馬副元帥。他上書唐肅宗李亨,表示愿拿自己官職換取李白自由。郭子儀是一員戰(zhàn)績赫赫的武將,李亨不想拂了他的面子。李白得以被從輕發(fā)落,流放貴州。
流放途中,心緒沉重的李白從船夫口中猛然得知自己得到特赦,一腔憂憤頓時化做天邊朝霞,詩從心出:“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苯栎p舟之喻,李白表達(dá)了無憂于心無責(zé)于肩的輕松心情。
洞察世事人生,如果沒有當(dāng)初對郭子儀的出手相救,李白又將魂歸何處?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施,是為自己的人生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