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成
生活中,許多有心的糖尿病患者在與疾病的抗爭中不但能夠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而且在長期的與“敵”對抗中,還總結(jié)出一些對付“敵人”的寶貴經(jīng)驗和方法,讓我們一同來分享吧。
1.注射前排氣。新筆芯第一次使用前必須排氣,這樣才能確保只有胰島素被注入體內(nèi)。安裝好筆芯后取下外針帽和內(nèi)針帽,用手握住筆桿,針尖向上,輕彈注射筆數(shù)次,調(diào)劑量選擇環(huán)到4個單位,快速推注射按鍵,重復(fù)2次,然后再選擇2個單位繼續(xù)排氣,重復(fù)此步驟直到發(fā)現(xiàn)1滴胰島素出現(xiàn)在針尖為止。使用中的筆芯如果每次都取下針頭,可參考上述辦法排氣。使用中的筆芯如果不取下針頭,則不必排氣。
2.充分搖勻胰島素。如果使用的是混合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應(yīng)該將筆式注射器上下顛倒擺動至少10次,以確保筆芯內(nèi)胰島素充分混合均勻。
3.打完胰島素后的針頭處理。胰島素筆的說明書上要求每次注射完都要把針頭拿下來,避免雜質(zhì)進入筆芯內(nèi)。但實際上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這么做,這是為了避免每次安裝針頭時需要排氣而浪費胰島素。
4.針頭的一次性使用問題。針頭一次性使用對于大多數(shù)糖尿病患者來說仍然是經(jīng)濟上的一項重要負擔。許多患者是打完一支筆芯才更換一個針頭。有的患者認為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一樣,更換針頭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情況決定,如果感覺到比以前疼痛,就提示針頭應(yīng)該更換了。
5.處理打針出血的問題。打針后出血大多是因為扎到了毛細血管,這沒有太大關(guān)系,用無菌的棉簽按一會就好了。
6.打針的部位需要經(jīng)常輪換。不同注射部位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照由快至慢的速度分為腹部、手臂上端以及外側(cè)、大腿前以及外側(cè)、臀部。注射短效胰島素推薦注射在腹部;而注射中效胰島素可注射在大腿前外側(cè)。
7.消毒問題。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消毒為好。不論消毒與否,棉簽都是必須要準備的,打完針后進行按壓,可以避免藥液滲出和出血。
8.打針疼痛問題。使用酒精消毒時,一定要等酒精徹底揮發(fā)干后再注射,如果酒精未干就注射,酒精從針眼被帶到皮下,就會引起疼痛;進針速度要快而果斷,可減少疼痛,一般是進針越慢,痛感越大;注射時捏起注射部位約3厘米寬的皮膚,感覺輕微疼痛后再注射,這樣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注射時引起的疼痛感。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對疼痛比較敏感和不敏感的部位,但要注意不應(yīng)只在不敏感的部位扎針。
9.藥液從針眼和針頭溢出問題。注射后要多停留一會兒,可以避免或者減少藥液從針眼和針頭溢出的情況,一般停留30秒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