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化 張素林
“紫石英”號闖入長江防線,擾亂渡江作戰(zhàn)計劃
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南京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和平談判。經(jīng)過反復磋商,于4月15日雙方達成了《國內和平協(xié)定(最后修正案)》。然而,直至20日,南京政府卻遲遲不肯在該協(xié)定上簽字。解放軍遂決定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解放全國。
4月19日,英國海軍護衛(wèi)艦“紫石英”號以保護長江沿岸僑民為由,從上海前往南京,夜晚停泊在江陰。第二天上午9點左右,“紫石英”號駛至江陰以西,接近三江營方向時,被正在北岸嚴守的第三野戰(zhàn)軍炮三團炮七連人員發(fā)現(xiàn)?!白鲜ⅰ碧枱o視中國領土主權,擅自駛入中國內河,并貿然闖入解放軍長江防線,對即將開始的渡江戰(zhàn)役構成了威脅。解放軍鳴炮示警,可“紫石英”號不但對警告置若罔聞,反而將炮口對準長江北岸,還對沿岸的解放軍陣地開炮。解放軍隨即還擊,多枚炮彈擊中“紫石英”號,致使該艦方向失控,掛起白旗,在距解放軍陣地西南約7公里鎮(zhèn)江附近江面擱淺。當日下午1點左右,英國海軍驅逐艦“伴侶”號前來增援,闖入解放軍防線并向解放軍開火,造成解放軍多人傷亡。解放軍給予還擊,“伴侶”號遭受重創(chuàng),迅速逃離。事發(fā)后,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立即乘坐重巡洋艦“倫敦”號,率領護衛(wèi)艦“黑天鵝”號氣勢洶洶地前來救援。解放軍向兩艦鳴炮示警。但對方不僅沒有任何正面回應,反而向解放軍猛烈射擊。在解放軍的英勇打擊下,英艦多處中彈,梅登受傷,英艦受到重創(chuàng)后駛向下游。在幾次交火中,解放軍有200多人傷亡,當?shù)囟嗝矫駛?,許多房屋被毀。
解放軍嚴詞抗議,英方拒絕承擔責任
“紫石英”號事件發(fā)生以后,外界一片驚訝。一位英國軍官回憶,當時英軍明顯低估了解放軍的軍事火力。4月22日,新華社發(fā)表了毛澤東親自起草的《抗議英艦暴行》社論,指責“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在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人民解放軍防區(qū)發(fā)炮攻擊,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
次日,毛澤東指出:“對紫石英號的方針,必須英方承認不經(jīng)人民解放軍同意擅自侵入中國內河是錯誤的這一點,才能釋放,否則決不能釋放。”中央軍委向前線部隊發(fā)出了英艦“如敢再犯,則打擊之”的指示。,在“紫石英”號和“伴侶”號遭受重創(chuàng)后,英國政府對長江炮戰(zhàn)事件很快表明了態(tài)度,既是霸道的又是謹慎的。英國政府極力為英艦在華行動謀求“合法性”和“正當性”,甚至發(fā)出恫嚇,旨在維護英國的尊嚴和權益。同時,英國政府似乎并不想卷入中國內戰(zhàn),而是企圖尋求通過外交途徑推卸責任,平息事端。4月24日,英國首相艾德禮聲稱:英國軍艦得到國民黨政府的許可,有合法在長江中行駛執(zhí)行和平使命的權利。4月26日,保守黨領袖丘吉爾在英國下院,要求英國政府派兩艘航空母艦去遠東,“實行武力的報復”。而在英國遠東艦隊動用軍事手段救援“紫石英”號的努力宣告失敗之后,英國政府就加緊通過外交渠道尋求這一事件的解決。
4月30日,毛澤東針對英國首相艾德禮關于英艦有權進入中國長江的謬論和丘吉爾要求派航空母艦前來報復的狂妄言論,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fā)言人李濤將軍名義發(fā)表聲明,對此作了駁斥和譴責。聲明責問:“英國人跑進中國境內作出這樣大的犯罪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理由要求英國政府承認錯誤,并執(zhí)行道歉和賠償,難道你們今后應當做的不是這些,反而是開動軍隊到中國來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報復嗎?”聲明指出,艾德禮首相的話也是錯誤的,英國沒有權利將軍艦開入中國內河長江。聲明要求英、美、法等國在長江、黃浦江和中國其他各地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zhàn)隊等武裝力量迅速撤出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不要幫助中國人民的敵人打內戰(zhàn)。聲明同時還提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愿意考慮同各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這種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這一聲明,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外國武裝干涉,保衛(wèi)祖國神圣領土的堅強決心。
解放軍積極促成談判,英方遲遲拖延
“紫石英”號事件以后,英國方面派遣駐南京使館武官克仁斯少校接任“紫石英”號艦長。1949年4月26日,雙方展開了接觸以及非正式的對話。4月27日,克仁斯致電鎮(zhèn)江區(qū)最高指揮官,詢問3名失蹤英國海軍士兵的消息,2名水兵因受傷留住常州斯蒂文生教會醫(yī)院的情況以及落水登岸水兵的下落。5月21日,克仁斯致電解放軍駐南京總司令,要求將在常州斯蒂文生教會醫(yī)院治療的士兵轉移到“紫石英”號上。
5月7日,解放軍三野八兵團政治委員袁仲賢主持會議,討論“紫石英”號事件的經(jīng)過及其應對措施。會議為接下來的雙方談判做了準備,決定要收集和保留對方先開炮的證據(jù),希望英方在談判中先承認事件責任。會議還決定在鎮(zhèn)江召開莊嚴的追悼會悼念死去的軍民。
5月17日,克仁斯致電解放軍鎮(zhèn)江前線司令員,要求許可“紫石英”號一軍官出來見面,并詢問何時可以放行該艦。解放軍鎮(zhèn)江前線炮兵第三團政治委員康矛召上校復電克仁斯,告知中國人民解放軍鎮(zhèn)江前線司令部決定以談判解決問題。同時告知康矛稿為解放軍談判代表,并要求英方派遣當事軍艦艦長或該艦隊之適當軍官擔任英國艦隊方面代表舉行談判。
5天后,英遠東艦隊總司令布朗特在致袁仲賢的電報中表示,“紫石英”號事件的談判屬于高級外交范圍,他不能授權克仁斯艦長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此事件責任問題進行任何討論,同時要求放行“紫石英”號。
英方之所以不授權克仁斯討論事件責任問題一本質就是不想承擔責任。次日,克仁斯轉交了布朗特致袁仲賢的數(shù)封電報,表示其已被授權就“紫石英”號事件進行談判。但談判范圍僅限對任何需要澄清的事實進行解釋,并代表布朗特商定使“紫石英”號安全駛出長江。
5月24日,雙方開始談判??巳仕挂婚_始就表示,“紫石英偶然事件”的討論屬高級外交范圍之事,其無權決定在該不幸事件中的責任問題。他表示應該放行“紫石英”號,因為這樣做并不影響正在南京進行的關于該事件責任問題的討論。
袁仲賢說道:“英國軍艦侵犯中國內河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陣地,這顯然是一種侵略行為,這是中國人民所不能原諒的?!笨巳仕惯B忙辯解:“請允我陳述:我無權討論該事件之責任問題,此項討論此刻已在南京進行中。我可否與袁將軍討論使紫石英艦安全駛離長江的問題?!?/p>
袁仲賢進一步闡述:“英艦的侵犯行為,直接使我的部隊遭受了252人的重大傷亡,當?shù)厝嗣駬p失亦巨。英艦未履行其應負的責任之前,我不擬討論該艦安全駛離的問題。”
袁仲賢還告知克仁斯:“關于英艦應履行的責任問題可在此與我的代表康上校談,其他問題不必與我談?!?/p>
眼看克仁斯不準備就事件責任問題進行討論,康矛召指出:“英國軍艦沒有權利進入中國的內河,中國
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代表中國人民,早在1947年2月1日的莊嚴聲明中指出:凡在1946年1月lO日以后,由國民黨政府單獨成立的一切喪權辱國條約及一切其他損及中國領土主權的協(xié)定諒解(其中包括允許外國艦船在中國內河航行等),中國共產(chǎn)黨均不承認?!?/p>
克仁斯狡辯道:“我不知道此聲明,因我當時在國民黨區(qū)域,我可否獲知何時能允英艦紫石英駛離長江。除非該艦下駛將影響軍事行動且危及該艦本身的理由外,以任何其他理由再事扣留該艦,將引起國際間的嚴重后果……”
解放軍想通過談判讓英方承認事件的責任和錯誤,可英方閉口不談事件責任問題,只想就放行“紫石英”號進行討論,致使試論沒有實質性進展。
中英雙方多次談判無果而終
據(jù)現(xiàn)已公布的外交檔案顯示,從1949年5月24日到7月22日,康矛召和克仁斯共舉行了11次談判。在6月3日的談判中,康矛召表示“紫石英”號的安全離開只是一個技術問題,只要英艦的責任問題解決以后,即可駛出長江。如果克仁斯能負責討論這一事件的責任問題,解放軍愿意出具一切證據(jù)。
6月12日的談判也沒有取得大的進展,雙方就對“紫石英”號上一名水手進行x光檢查以及運送郵件和生活用品給“紫石英”號進行了討論。6月15日的談判中,克仁斯轉達了布朗特的意思,表示總司令對康上校歷次答復所表現(xiàn)的拒絕討論“紫石英”號安全離開的問題殊為驚寒,但考慮到近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斗頻繁,總司令對此問題曾加以體諒而未催逼??得倩卮鹫f:“我所提出的是在英艦承認其錯誤的條件下,允予放行……作為鎮(zhèn)江前線司令部的代表,我們對討論此事是有誠意的,這在我們歷次與貴方的接觸中均已明白顯示,但迄今布朗特上將還未派出代表(來討論事件責任問題)?!?天后的談判依舊沒能就事件責任問題展開討論??得俅邌柨巳仕共祭侍厥欠褚汛蛩闩汕策h東軍隊代表來討論事件責任問題,克仁斯說還沒有??巳仕惯€信誓旦旦地表示康矛召可以去南京談判,遭到否決。接著,克仁斯單方面指出,在其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必再舉行會議了。
6月20日的談判中,袁仲賢陳述道:“自4月20日長江英艦暴行事件發(fā)生后,現(xiàn)已兩個月了。在此期間,人民解放軍鎮(zhèn)江前線司令部曾本和平談判合理解決本案之精神,經(jīng)過閣下敦促英國遠東艦隊方面派出代表舉行談判。但英艦方面則始終不愿使本案迅速合理解決,迄今仍未派出談判代表。為了維護中國人民的主權及貴我兩方的和平友誼,我不得不再邀請閣下前來,闡明本軍對于此案之基本立場,敦促貴方迅派代表開始正式談判。”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英方竟始終不愿面對英國諸艦之錯誤事實與承擔分內應負的責任,并始終拒絕派出正式代表開始本軍提議之談判。
袁仲賢繼續(xù)指出,5月23日布朗特上將在其致我方的電訊中聲稱:“關于紫石英號事件的討論已由英國大使在南京開始。”但事實上,無論在當時或以后,在南京并未進行關于英艦事件的談判。布朗特在以后的電訊中又說,此事乃屬于高級外交范圍解決之事,無法在當?shù)卣勁薪鉀Q。同時,他卻要求人民解放軍首先放走肇事英艦“紫石英”號,而關于該艦及其他三艘肇事英艦,應履行的責任則表示不負任何責任。由于英方采取了逃避責任推延解決本案的態(tài)度,所以直至6月20日為止,英方仍未派出談判代表,“紫石英”號官兵亦不得不繼續(xù)滯留鎮(zhèn)江附近未能駛出修理。
6月25日,克仁斯轉來了布朗特致袁仲賢的電函,其中第二點說道:“本人承認英國皇家軍艦紫石英號未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當局之同意而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前線地帶?!痹?月5日的談判中,康矛召表示,解放軍對布朗特上將的電函認為不滿意,有兩點原因:一是因為他沒有承認四英艦未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許可擅自侵入中國內河是英方的基本錯誤,而非僅僅是“紫石英”號;二是他用的“進入”一詞不符合事實,事實上“侵入”更準確??巳仕顾坪趵碇睔鈮眩f袁將軍上次說的是:沒有得到人民解放軍的同意(與允許是一樣的),他說的是過失(failt)而不是說罪行(guilt),他沒有說侵入(invade),而是說貿然。克仁斯詢問假使增加貿然或不謹慎地這樣的副詞是否可以。
康矛召表示,主要的是動詞的本身而不是副詞,是要表明一個“侵入”的行動,因為領水是不能隨便“進入”的?!扒秩搿币辉~在中文是很明白的。翻譯的文字在今天來研究是比較困難的,袁將軍所談是尊重事實,關于“侵入”問題,是不是英方有意。我們不談。在我們來說。外國兵艦未得許可進入內河,并發(fā)生如此敵對的行為,在客觀上來講是用“侵入”才能說明事實真相,這關系到中國的主權問題。再說,有些詞句方面可以加以討論,但未得允許“侵入”內河是一事實,這一個錯誤是應該承認的。“侵入”內河引起了嚴重后果這不是一種“罪行”嗎?
康矛召還告訴克仁斯,在布朗特上將承認剛才指出的基本錯誤以后,可以允許將“紫石英”號的放行問題和英艦的賠償?shù)狼竼栴}分開解決,即允許“紫石英”號先行駛離中國的領水,至于英艦的賠償和道歉問題則經(jīng)繼續(xù)談判解決。
克仁斯將7月5日會談中康矛召的意見轉達給了布朗特,并帶著新的指示參加7月11日的談判。克仁斯表示,布朗特可以承認“紫石英”號沒有經(jīng)過解放軍允許而進入內河是一個基本錯誤,但無法承認其余三艘艦船也是同樣的錯誤,因為它們是為了營救“紫石英”號。而且布朗特也無法同意“侵入”一詞??得僬f,既然承認錯誤,就應該用文字表示出來,希望布朗特能迅速授權閣下來討論文字。他詢問授權信需要多久到達??巳仕贡硎敬饲暗氖跈嘈攀浅浞值?,而布朗特的親筆簽字信需要兩三個月才能到。
7月22日,袁仲賢和康矛召同時與克仁斯進行談判。因克仁斯堅持7月11日討論的布朗特的意見已是最后的文件,不可能有所改動,最終談判不歡而散。
鑒于談判一次次陷入僵局,7月27日,布朗特在致袁仲賢的電報中不得不承認:“余認為皇家軍艦紫石英號未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同意,于1949年4月20日進入前線地帶,為招致誤會之一的基本因素?;始臆娕瀭惗靥?、伴侶號及黑天鵝號,亦均未得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同意,而進入前線地帶?!憋@然,這個聲明仍未承認英國軍艦的罪行,而想以“誤會”之名把罪行掩蓋過去,因此中方不能認為滿意。
英艦暗中逃跑,炮艦政策結束
其實,克仁斯接任“紫石英”號艦長后,一面寄希望于談判,一面修復軍艦損傷部位,伺機逃跑。7月30日,一場臺風登陸過后,江水上漲,克仁斯祈盼已久的機會終于到來了。當日夜10點,“紫石英”號由被監(jiān)視的鎮(zhèn)江江面潛逃。在逃跑過程中,“紫石英”號為了掩護自己不受解放軍的炮擊,強使當時行經(jīng)鎮(zhèn)江下駛的“江陵解放”號客輪與之并行,將其作為擋箭牌。當解放軍發(fā)覺該艦逃跑并發(fā)出信號警告其停駛后,該艦竟開炮射擊,致“江陵解放”號中彈起火沉沒,多人溺水身亡?!白鲜ⅰ碧柍私夥跑娋仍渌每椭H,逃出了解放軍的視野。
自4月20日“紫石英”號事件發(fā)生后,解放軍堅持英方必須對此犯罪行為承認錯誤,并須準備繼續(xù)談判道歉賠償問題,然后解放軍才能考慮釋放“紫石英”號,旨在維護中國國家權益和尊嚴。英方代表則采取拖延時間,逃避責任的方針。英方的這種談判現(xiàn)已證明是待機逃跑的一種詭計。
回顧整個事件,盡管英國軍艦開進長江戰(zhàn)區(qū)也許主觀上對渡江作戰(zhàn)并無敵意,但在極為敏感時刻發(fā)生這樣的偶然事件,不能不讓人覺得具有挑釁意味。特別是英國艦船低估解放軍火力,并認為解放軍不敢向其開火,而且在“紫石英”號沖突發(fā)生后尚未展開交涉的情況下就盲目派軍艦前往救援,從而引發(fā)更大的沖突。
“紫石英”號事件中,中、英雙方均采取了較為克制的態(tài)度。英國方面沒有提出抗議,更無心介入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的內戰(zhàn)。中共方面,在“紫石英”號受困期間,不僅沒有解除該艦武裝或登艦俘虜艦員,還為其提供了某些便利。如解放軍從岸上尋回他們受傷失蹤的兩名水兵,予以治療后送回;允許他們從南京、上海遞送信件和生活用品;允許他們在當?shù)卮彐?zhèn)購買新鮮水果、蔬菜等。
“紫石英”號事件發(fā)生后,中共方面立即指示部隊注意避免與外國軍艦發(fā)生新的沖突。英、美等國停泊在上海的軍艦也在解放軍進軍上海的過程中相繼撤離。有人說,“紫石英”號事件最大的影響是使英國在中國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炮艦政策狼狽收場,西方國家軍艦也從此結束了隨意進入中國內河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