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歷史學(xué)家。有一次,他聽孫女在背誦李白的《靜夜思》:“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惫下犕?,笑瞇瞇地問孫女:“詩中的‘床字怎么講呀?”
孫女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床不就是床鋪的‘床嘛!”
郭老又接著問:“當(dāng)時詩人是怎樣一種情形呢?”
“詩人月夜躺在床上,思念家鄉(xiāng),難以入眠?!睂O女答道。
郭老搖搖頭說:“如果詩人當(dāng)時躺在床上,頭是不好抬起來的;如果還要把頭低下去,這個動作就更不好做了。再說,房間里是不會凝霜的,詩人怎么會把月光聯(lián)想成‘地上霜呢?”
郭老的話讓孫女無言以對,于是她翻開厚厚的《辭海》來查,原來“床”字在詩中是當(dāng)“井欄”講的。
郭老這才解釋說:“《靜夜思》描繪了這樣的畫面:晴朗的月夜,詩人手扶井欄望月,月光灑落在井欄四周,好似白霜一片。月光下,詩人低頭沉思,心底涌起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分明是一幅生動形象的室外月夜思鄉(xiāng)圖?!?/p>
郭老又讓孫女在《全唐詩》里查閱一首李白的《長干行》,指著“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兩句詩說:“這個‘床字也作‘井欄講。假如那個男孩騎著竹竿在房間里繞著床跑來跑去追妹妹,肯定得挨大人的罵。你說是不是?”
孫女點點頭,郭老慈祥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