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國人的行為
許多中國人的行為,其實是有兩套系統(tǒng)的。比方說他既尊崇“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卻也信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漢不吃眼前虧”;既尊崇“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卻也信奉“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既尊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卻也信奉“隨遇而安”;即尊崇“普濟天下”,卻也信奉“獨善其身”……
這是因為在許多中國人的生存哲學(xué)里,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法則——“一切都要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為此,我們的責(zé)任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社會環(huán)境,以鼓勵前者,以抑制后者。
——作家吳若增
成功需要強壯的靈魂
剛到美國時,我對一些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的人對體育明星的尊重感到吃驚:如今是后工業(yè)時代了,這些五大三粗的人有什么可值得景仰的?后來漸漸才明白,體育并不僅僅比的是肌肉。有時越是強壯的肌肉,越需要一個強壯的靈魂來駕馭。敢于制定有野心的計劃、有耐心和勇氣在種種困境中堅持自己的計劃、在逆境中保持信心和冷靜、承擔(dān)別人不能承擔(dān)的磨難和考驗,這些在任何事業(yè)中幾乎都是成功之必須。
——社會學(xué)者薛涌
境界
與登山家閑談,叩問其人生境界,他以登臨作喻,說:
倫敦有個海德公園,公園有個演講者之角,沒有講壇,沒有桌椅,演講者的腳下,通常就一個肥皂箱。肥皂箱能有多高?不外幾十厘米,但人一踩上去,立馬覺得高大,這道理很簡單,因為你的對象是公園里的群眾,肥皂箱保證你至少高出別人-頭。這就是登臨的初級境界。
你來北京這么多年,香山肯定爬過的吧。海拔五百來米,不算高,也不算矮。記得我當(dāng)初,1987年,第一次登上主峰,向下一看,哇!人都像麻雀,汽車都像火柴盒,房屋都像積木。突然間,我覺得造物主真?zhèn)ゴ?,人世的蠅營狗茍很俗氣,也很無聊。這就是登臨的中級境界。
我曾三次攀登珠峰,前兩次半途而廢,第三次終于艱難登頂。站在珠峰頂上,也就是地球之巔,你問我想了些什么?實話實說,我似乎什么也沒有想,或者說,什么也沒有來得及想,我拿出相機,一連照了十幾張相,給珠峰,也給同伴,再就是張開雙臂,下意識地吼了一嗓子:“啊——!”那聲音干啞枯澀,自己聽了都不好意思。冷?倒在其次,主要是缺氧,背著氧氣瓶,容量終歸有限,呼吸急促,心臟咚咚跳,大概待了七八分鐘,便迅速下撤。當(dāng)時是四個人一起登頂?shù)?,事后我問他們?nèi)?,感覺也和我差不多。所謂豪情壯志、豪言壯語,多是事前想象,或是事后回味?!按饲榭纱勺酚洃?,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蔽蚁耄@就是登臨的高級境界。
——卞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