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回家停留了一夜,第二天又要匆匆地走了。出門后特意回頭看了看,父親正看著我。從鏡片里我看到了父親急切的目光,好像正在搜尋著什么,似乎怕我過早地消失在他的目光中。
我以前很少出門后回頭,所以沒讀懂父親的眼神。但我知道父親有個習(xí)慣,就是在我離家時駐足門外。不管是烈日當(dāng)頭,還是暴雨臨門。在我高考前那特殊的日子里,我離家時父親也只是駐足門外。我當(dāng)時多希望他能送送我,陪我走幾步,說幾句他常嘮叨的話,我心里也會舒服很多?,F(xiàn)在回想起來,我回頭的那一刻,觸到的父親的眼神是熾熱的。炯炯有神,滿臉神情凝重,額上的溝壑深深淺淺,眼里閃著光望著我前進的方向。那其中應(yīng)該飽含著期望,甚至乞望,乞求上蒼滿足他的心愿。應(yīng)該還有祈禱和祝福,因為他的兒子明天就要步入高考的考場,邁出人生的第一步。作為父親又能做什么呢?
現(xiàn)在我明白了,我每次離家時父親為什么會駐足門前。因為他正在看著兒子踏上人生路,看著兒子一點點地成熟。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都放在眼神里,看著兒子又一次征途的開始,望著兒子的背影許下自己的愿望……
曾記得父親為了我,頂著一千多度的近視毅然到建筑工地去做一名臨時工人。為了省下兩塊錢的車費,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步行二個小時去工地,下午六點下班又徒步回家。為了使腳不至于磨出泡,他總是拿一小把干稻草塞在鞋子里。而我那半癱瘓的奶奶在那段時間里,總是在掌燈時分,用發(fā)抖的手拄著拐杖拖著椅子一步一爬地依著墻壁艱難地來到門前,凝望回家的路口。久久地,久久地……那灰白的眉毛下,一雙蒼老的眼睛瞇成一條線,她不時地搓搓手,眼光顯得有些慌亂。但又不忍離去,眼里含著慈祥,不時也閃過一點淚花。為什么?因為只有吃晚飯時她才能看一眼她的兒子,為了讓兒子早點休息又不好多說什么。她的眼神又是什么呢?是一位年邁的母親在盼望她的孩子平安歸來,有期盼、有擔(dān)心、有急切……在燈下守望成一尊希望的雕塑,死死地盯住路口。
我的母親也曾無數(shù)次在村頭遙望我的身影。她沒有高深的知識,卻培育出我一個大學(xué)生,她沒有多大的能耐,只會用鋤頭掘出一年的收成,然后把一分錢掰開兩下用。她只會在我回家時準(zhǔn)備一頓在她看來是豐盛的飯菜,然后傻傻地看著我吃,自己卻忘記動筷子,忘記了去拭垂到前額的那縷銀發(fā)。當(dāng)我抬頭看見了,她又慌忙地扒幾口飯,碗里始終沒一點菜,還總是督促我多吃點。她那癡癡的眼神里,又是什么呢?是打量——我是瘦了還是胖了,是白了還是黑了……是關(guān)懷,是把她對孩子的愛合成的一道道菜?是團圓,是平安、是幸福、還是欣慰呢?
我想是甜蜜,能看著自己的孩子坐在身邊,香香地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飯菜。是一位平凡的母親最大的幸福與滿足。
就是這些眼神激勵著我在人生路上奮進。在我失意時,溫暖我的心,支持著我讓我迎難而上取得一次次的進步。也讓我每每回想時,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