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啟
【主持人語】
蒙古族美文作家鮑爾吉·原野思想深邃、目光敏銳,其作品生活氣息濃厚,極具打動人心的力量。他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謳歌,是他傾心描寫人間真、善、美的不竭源泉。讓我們認真閱讀下面的文章,細細揣摩人物的真實情感吧!
【選文一】
野菊花與海風(fēng)
沿著浩瀚的海面,風(fēng)從千里萬里跑來。
磊落的石壁被它所看不清的風(fēng)撞暈了,身上卻沒有傷痕。山回頭看風(fēng),風(fēng)的身體透明。云是什么?那是風(fēng)奔跑時的呼吸。
山扎根海邊,比內(nèi)陸的峰嶺更簡約、結(jié)實,也更黑,跟漁民差不多。它身上沒有一點浮夸的飾物,啰唆零碎都被風(fēng)吹走。山眼前,海浪像卷心菜層層疊疊地開放。山的背后是山的背簍,里面的草木大棵如羅漢松,小片是山花野草。
如果把這座山看成一條魚,脊背這一側(cè)草木蔥蘢,另一側(cè)裸巖光潔。
——光潔的石壁上開著花,一片又一片的野菊花。
這不是做夢。假如去福州的東京山頂峰一游,此景頃接眼底。在被海風(fēng)勁吹的疏闊的山坡上,野菊花片片開放。
平地的野菊花,每株可以長幾十個、上百個花苞。東京山的野菊每株只開一朵花,葉子也精簡到兩片。
野菊花緊緊貼在山坡上。它用了多大力量才在這里生長?如果是人,早跑到了避風(fēng)的地方。東京山的菊花對海風(fēng)說:“不!”
說“不”的花有鋼鐵般的力量。什么叫搏斗?什么叫堅持?它們都知道。
野菊花放射炫目的黃,像大桶的顏料灑在褐石板上;也如梵高的向日葵,葵花聚合強烈的日光……
看到這片花,我本想說“心疼”,而后收回這個詞。它們一定不允許我使用這個貌似溫情的詞。大自然不需要溫情也沒有溫情,生命體把美和力量裹在了一起。
在野花的種屬里,只有它們見過海浪,仰面接受赤裸的太陽的照耀,它們悉知懸崖孤松的心境,有一種松樹的情懷。
山頂上,我不忍采集如此頑強生長的花。曾想采一束送給那些吃苦如飴、面朝大海的人們。他們雖然吃苦,雖然低微,卻長在臨風(fēng)的山梁。
賞析
野菊不是大自然的寵兒,它的生長環(huán)境是非常艱苦惡劣的,可它有鋼鐵般的意志和力量。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它經(jīng)受住了磨難并贏得了勝利,同時它把大自然美和力量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了,印證了自己不愧是大自然中的強者。
東京山的野菊每株只開一朵花,雖不如平地的野菊花開的花多,但它敢對海風(fēng)說:“不!”這是多有個性的膽量和氣魄!這和“雖然吃苦,雖然低微,卻長在臨風(fēng)的山梁”的人們是多么相似??梢娊杌ㄓ魅耸潜疚牡耐怀鎏攸c。作者以審美的眼光、飽含真情的語言描繪海邊山崖上野菊花的壯美風(fēng)姿和頑強生命力,實際上是對生活在臨風(fēng)山梁上人們的熱情贊頌。作者將野菊人格化,使其具有象征義,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選文二】
積攢快樂
時間的不可逆性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快樂與不快樂都是一天,這一天的日歷被時光之手沒收了,像電影院的收票員一樣,永不歸還,因此,無論明天后天多少快樂,都挽不回逝去的那一天。
而在所謂的每一天的快樂中,有人只樂一會兒,有人樂一小時,有人樂一天。如果把一生快樂加起來計算人生,有人只活了十年,有人卻活了二三十年。當(dāng)然,也有只活三兩年的,甚至還有完全不快樂的人,郁郁地過了一生。除了值得同情并值得幫助的痛苦之外(這些痛苦包括疾病、貧困、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人們常常無端地不快樂或自我煩惱。
快樂都是相似的,而不快樂各有各的不快,但有思想的動物,大腦一轉(zhuǎn)動,煩惱便產(chǎn)生。許多人的腦子被幾筆賬絆住了,無法理清。如:他有錢我為什么沒錢?她漂亮我為什么不漂亮?這樣的單子可以長長地拉下去,繞地球一周。他們在毫無意義的比較中丟棄了快樂,有人說,快樂是一只小鳥,它愿意落在輕松的枝頭上,你腦子一轉(zhuǎn),小鳥就像踩在滑輪上,飛了。還有一種人,忘記了當(dāng)下已經(jīng)擁有的健康、地位、錢財和安逸,鉆進一線不通的牛角尖,妄想找到新快樂,結(jié)果該快樂的理由漸淡,手里只剩一個煩惱。
最主要的,人們不習(xí)慣用計時計日的方式填充自己的生活。沒有凱迪拉克,就別去揣摩開凱迪拉克的快樂,不妨去體味風(fēng)清月白、胸?zé)o宿慮的快樂。求眾樂而不得,獨樂也不錯。其實快樂的價格并不高,是自己定的目標(biāo)高,既然“清風(fēng)朗月不要一錢買”,何苦不接納它,并享受它。
如果困難當(dāng)前,苦是一種無奈的話,有的人的煩惱——最多數(shù)人的煩惱,完全是一種無妄之惱。譬如,在公交車上因為語言不和打起來,在郵局因為服務(wù)不周打起來。這種沖突的單子拉出來也可以繞地球一圈。打架的人都認為正義在手,其實這類事情只與修養(yǎng)有關(guān),與性格有關(guān),與正義八竿子打不著,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打不打架是一回事,而打了架滿腹怒氣是另一回事。
怒這東西是不能招惹的,不光不能惹別人怒,更不能惹自己怒。易怒之人,活得很苦啊。時時刀山,處處火海。雖然,儀表凜然,空手奪刃,但活得還是不舒服。
一生無怒的人恐怕太窩囊,怒應(yīng)生于大節(jié)大義,一輩子攤不上幾次。如果有人一天發(fā)好幾回怒,不可能為國為民,那最好離他遠一點。
賞析
什么是快樂?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其實,快樂只是個人內(nèi)心的一種心境和體驗。我們沒理由無端地不快樂或自我煩惱,因為很多煩惱“與正義八竿子打不著”、只與修養(yǎng)不高有關(guān),與個人性格相連。
快樂有助于身心健康,能啟迪智慧,它客觀地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完全可以自己找到??鞓凡恍枰碛?世上可以使人快樂的東西實在是很多很多的,關(guān)鍵是你要有一顆淳樸而敏感的心。快樂可以積攢,擁有快樂,幸福一生。
【選文三】
饑餓是所有人的恥辱
我在街上見到一位走路無規(guī)律晃動之人,側(cè)觀其面,煞白有汗。問他怎么了,他的唇微動。我將我耳送到他唇邊,聽見兩字:“我餓?!?/p>
都什么年代了,還有人在大街上餓晃蕩了。不行,我左臂一伸,指示他步入“大明包子鋪”。這是單位邊上一小型餐飲場所。后得知其為安徽省潁上縣人氏,到沈陽找工作不可得,連回家路費都耗盡了。他—連吃了三籠包子、兩碗米粥、一碟子小菜。我跟你說,人要是餓了,他沒工夫感謝你,只感謝包子。吃飽了之后也不感謝,血涌到胃里,大腦昏沉沉的,困了。吃包子,他下頜骨與咬肌堅實有力,別說包子,花梨木、雞翅木、膠皮管、開泰管、雨靴、羊羔皮、前進帽都可“咔咔”嚼碎咽到肚子里消化吸收之。吃飽了,這個60多歲的農(nóng)民,面色紅潤,眼神柔和有光。
結(jié)賬,他走了。包子鋪老板與我熟,說:“大哥,你讓人騙了。”我驚訝,他都餓成這樣了,騙我什么?騙子者,利用別人占便宜的心理謀取對方錢財,我在他餓中占到了哪一樣便宜?沒有嘛。
我不止一次看到,下層人士對更下他一層的人的兇狠。作為一個經(jīng)常得到別人幫助偶爾小助他人的人,我想發(fā)表如下三個小感想:
一、兜里揣20元錢的人不要瞧不起揣19元錢的人,在國家統(tǒng)計局看來,他們屬于同一階層的人。窮而惡比富而惡還嚇人。
二、對貧困人士不需提高全身的警惕,他們騙不了你。能給倆銅子兒就給,不給拉倒,毋庸切齒怒目。人警惕的應(yīng)該是自己的貪心,是衣著考究又善于在言說中宏大敘事之人。氣宇軒昂的人物才騙得了不如他們的弱者,弱者騙不了強者。
三、如果靜下心來體察周遭,并放些零錢在兜里,就可以幫得上別人一點點忙。我小時拜父母大人之福,在三年困難時期也不曾吃糠咽菜。我從小看畫報,聽唱片,五六歲穿皮鞋。而小伙伴兒穿布鞋,下雪天也穿帶窟窿眼的夾布鞋,使我的皮鞋顯出不好看,像牛蹄子。我拒穿竟遭父親吹胡子瞪眼,極其不爽。但我不管在兒時、青年乃至現(xiàn)今,一直知道餓是怎么一回事兒,它是恥辱之中最大的恥辱;或者說,饑餓者的存在,是時代的傷疤。
一個時代不管蓋了多少高樓大廈,不管有多少人買了珠寶首飾,當(dāng)還有一個人餓的時候,人們應(yīng)該停下自己的事務(wù),幫他在十分鐘內(nèi)填飽肚子,讓手里的錢產(chǎn)生應(yīng)有的道德感。
賞析
我們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的生命里跳躍著神圣的責(zé)任與義務(wù)——推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有了責(zé)任與義務(wù),擁擠的社會才會有秩序,自由的天空才會更加廣闊,生活的空氣才會更加溫馨。
該文敘述了作者幫助饑餓者填飽肚子的事,并闡述了作者的見解“饑餓者的存在,是時代的傷疤。”責(zé)任和義務(wù)是愛和道德的花束,它能把生活裝點得五彩繽紛。當(dāng)社會中還有不幸者和弱者存在時,我們就不能視而不見,而應(yīng)多考慮考慮自己的義務(wù),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去幫助他們?!梆囸I是所有人的恥辱”,這不僅應(y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還應(yīng)通過人們的共同努力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