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合嶺
我做了多年的老師,帶過不少學生,我常對他們說,學生時代非常寶貴,要用百分之百的時間和百分之百的精力去讀書,錯過這個機會,今后到社會上就很難有這種條件了。我們形容一個人非常有學問,常常會說他“學富五車”。那么,這“五車”學問從何而來?當然是多讀書,不僅要多讀,還要多行。只有在牢記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創(chuàng)新?!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腦子里名篇、名句多了,自然就會脫口而出,下筆千言。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說了一句話,也就是傳遍世界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比绻屇銓懸黄P(guān)于家庭的文章,反映某個家庭的酸甜苦辣,你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上面這句話,那你文章的品位就明顯高人一籌。
腦子里存的東西多了,便可以開始模仿。一切創(chuàng)新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比如宋人秦觀的“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就是從隋煬帝楊廣“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的詩句中演化來的。我們也可以在自己文章中化用別人的句子,如果用得妙,還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呢?
也許有人會說,誰都知道讀書好,可真要好好讀書卻要吃很多苦頭。其實,這里就牽扯到一個讀書學習的態(tài)度問題。
在學習中,興趣的引導(dǎo)確實有著很大的作用。就拿我來說,寫作是我的愛好,數(shù)學是我的專業(yè),但我仍然能夠把興趣轉(zhuǎn)化為動力,為自己的未來鋪好道路。家長和老師如果能夠引導(dǎo)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并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愉快,就算是很成功了。
(梅文田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