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電腦在目前人們生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聲音和圖像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電腦有著高效率、易掌握的特性,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在這里我談談對高中美術教學中電腦使用的一些個人見解。
美術這種藝術形式在誕生之初就多種多樣,比如巖畫、彩陶、雕塑、裝飾品……這是一種以視覺為中心的藝術形式。所以沒有人規(guī)定美術一定就是畫畫,或者美術一定是一種紙上的活動。放眼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美術風云,在一些美術集團中很多人已經(jīng)把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造型”超越,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在新材料、新思維下產(chǎn)生新感覺的作品。其中為代表的是每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許多新空間新維度的作品運用電腦表現(xiàn)出來,挑戰(zhàn)著每一個到來者的神經(jīng)。美術是一個高層建筑的產(chǎn)物,想做好它必須要打下牢固堅實的基礎,我們的中學教育尤其是高中美術教育,更加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以達到的對學生知識的塑造。美術在高中階段不僅是對美術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訓練,更重要的是對所有高中生的素質培養(yǎng)和知識面的擴展和補充。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中我們多是靠書籍來完成。比如,僅僅是對一些常識性東西的傳達,我們就需要很多的書籍等材料的準備,而結果往往還會因為地區(qū)等條件的影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當今一個人身上的藝術修養(yǎng)不是單純的以技術來體現(xiàn),更多是一種無意中流露出來的內在的素質(大多是常識的積累和口頭的表達)。正如我們作為一個美術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就應該在眼界上提升他們,而不是直接去手把手地教學生怎么去拿著畫筆做一個匠氣十足的畫師。眼界的提升決定著一個人思維的提升,正如船越大裝的東西越多一樣道理,眼界越高對事物的判斷和把握就越準確,從而一個人的思維也就越優(yōu)秀。美術教學就應該使學生更多地去了解認識我們的國家,我們生活的地球有哪些光輝燦爛的文明,當代又有哪些人在為人類思想的進化努力著等等。這些知識如果單用書本作為媒介來傳達是遠遠不夠的,而且《現(xiàn)代藝術》課本本身就很難更新這樣快。所以我們使用電腦來作為課本的補充。電腦的大容量、易檢索、快速修改等特點都在以視覺為中心的美術活動中顯出優(yōu)勢。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觀看圖片大多采用掛圖或幻燈等形式來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很受條件限制?,F(xiàn)在我們直接使用電腦教學不僅方便了靜態(tài)圖片觀看,而且還可以把當代流行的聲光點“四維”“多維”等藝術形式帶到課堂上,極大地彌補我們在傳統(tǒng)教學條件下給學生們帶來的遺憾。
山東省的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美術活動從另外一個層次上來講,是一個互動性、交互式的活動。一幅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給我們能帶來精神層次上的作用,原因在于它給我們帶來了互動。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多是視覺上的傳遞,當今物質和信息極度膨脹,使得在視覺上已經(jīng)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預期效果,所以當代的藝術活動在其他感官上也開始進行探索。比如我們常使用一個叫“VR”的國產(chǎn)軟件,直接可以用它進行互動式交流。我們在高中的美術教學中也常使用Adobe Photoshop這個軟件,它可以使我們直接在電腦上表達我們的想法,或者多種選擇性地給我們喜愛的作品進行嘗試性修改。
筆者在之前一直在強調美術是一個以積淀為方法、以視覺為載體的活動。如果想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單純地依靠看書看畫是做不到最好的。放眼古往今來,一個成功大師的身后往往是一批藝術先驅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我們依靠電腦這個載體,也是盡可能希望引眾家之長來彌補教師本人的缺漏。在課堂中我們大多是使用Flash或PowerPoint給學生展示作品,而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需要教師本人講解更多的臨場技巧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在電腦教學中有著大量的選擇性來提高課堂的效果,使單一的欣賞和理解課變成一個立體式課堂,這在美術課堂中更為重要。
電腦的網(wǎng)絡特性也給我們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遠程教育的可能。美術不單純是一個臨摹和崇拜古人的活動,更多的潮流是當代藝術家引領的。如果我們在第一時間能感受到新鮮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那么說明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藝術的規(guī)律。電腦網(wǎng)絡也能給我們學生提供一些多選擇性的學習,使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