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謙
有位年紀不小的女演員在電視廣告中為多種藥品代言,先后說自己患了牙齦萎縮、牙周炎、風濕、肺氣腫、肝病、腎病、心臟病等嚴重疾病,生活幾乎不能自理,吃了廣告中的藥品后,身體竟痊愈了。有網(wǎng)友開玩笑,說她什么病都得全了。
要這么說,這位演員似乎在糟踐自己,可是她的家人辯解說,她是一名演員,這是在演戲,并不能當真。這似乎也有點道理。誰也不會把影視劇里的事兒當真??墒菑V告是影視劇嗎?
在西方,名人代言廣告,要對宣傳產(chǎn)品試用過之后才敢接拍,宣傳過當,是要負法律責任的。而國內對于演員,總愛網(wǎng)開一面,如果被他們忽悠了,又不至于傾家蕩產(chǎn),就會安慰自己說:破財免災吧。這樣的寬容,只有一種后果,就是慣壞了那些演員,讓他們繼續(xù)演戲繼續(xù)作假繼續(xù)騙人而不用負一點點道德的或法律的責任。
是他們差錢才接拍這樣的廣告嗎?可是有比他們更差錢卻拒拍這樣的廣告的。肌無力患者張云鵬、張云成兄弟,憑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假如我能行走三天》一書的寫作,后來在好友的幫助下,在北京成功經(jīng)營著一家叫“鵬成E購”的網(wǎng)絡商店。此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住著簡陋異常的租賃房,只能吃一些豆腐白菜之類的便宜食品,連雞蛋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奢侈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有藥品廠家找他們代言廣告,說吃了某種藥,就有了怎樣神奇的療效,可是被他們拒絕了。他們自己就是病人,深知病人的痛苦,不希望通過自己的忽悠而增加別的患者的不幸。他們很差錢,可是他們不差人格。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睆臍v史上看,人窮志不短,倒是有著相當悠久的傳統(tǒng)。可是一個人富足之后,卻往往不容易把持,不是欲壑難填,貪得無厭,就是揮霍無度,傾家蕩產(chǎn)。這兩種形態(tài)在當下中國都普遍存在著,病根只在于人格二字。別跟錢有仇,可是別拿人格來演戲,一旦演砸了,就永遠找不回自己了。
(摘自《雜文月刊》2009年5月下 本刊有刪節(jié)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