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 子
父親是2008年4月11日晚上11時走的,享年90歲。
一年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他。他的慈祥、善良、勤儉持家和埋頭工作的神態(tài),時時浮現(xiàn)在眼前,又常常在夢中與他相依,醒后方知他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不再歸來。尤其想到母親走后,他單身獨居的20多年中,我不在他的身邊,對他孝敬不夠、照顧不周時,就會淚如泉涌,寒淚濕巾。尊敬的父親喲,您此去遙遙無歸期,恨我孝少悔莫及!
父親年輕時,做過養(yǎng)路工人。過夠了解放前苦日子的他對黨、對新中國無比熱愛。他積極工作,把他所負責的路段養(yǎng)護得平平整整、干干凈凈,就是星期天在家休息,只要下大雨,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他都會扛上鐵鍬去查路。他年年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獲得的獎狀貼滿了我們家的四面墻壁,成了“獎狀之家”,日記本和鋼筆等獎品,盡夠我們兩姐妹上學用了。
有一次,父親冒著大雨作業(yè),工地塌方將他埋在土下。人是被救活了,可是,他從此失去了聽力,聾了下半輩子,并一直工作到退休,帶著傷殘進了墳墓。
對有困難的人,父親總會伸出援助之手。記得有一天下著大雨,一名婦女背著孩子在街上乞討,又冷又餓,父親見了,就用大碗裝了飯,放上菜,拿他沒用過的新雨衣,送去給那母女倆吃和用。那位婦女說:“等雨過了,我們把雨衣還給您老人家。”“不用還,送給你們用,我還有?!备赣H還有的是那件補丁疊補丁的洗得發(fā)白的用了多年的舊雨衣。
退休了的父親仍然“閑不住”,每天從四樓打掃衛(wèi)生到一樓,樓梯扶手被他擦得發(fā)亮,鄰居們看見了都對他說:“公公,您年紀大了就休息,不要做?!彼f:“這些娃娃天天爬樓梯,怕把衣服弄臟了?!苯憬阍谛氯A書店工作,父親看見他們把捆書的塑料條扔得滿地都是,就把它撿回來洗干凈,編成一個個菜籃子,送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新華書店職工家家買菜用的籃子都是他親手編織的。
父親是個普通工人,工資不高,卻月月存款。每逢春節(jié),孫女從北京回來看他,他都要給孫女千余元的壓歲錢或車費錢。臨終前,父親留下了十余萬元存款,分分厘厘凝結了父親對子孫的厚愛,體現(xiàn)了老人勤儉持家的高尚美德,其哺乳之情如海深,如山高!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老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