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蓮
經(jīng)過市場調(diào)查、店鋪選址、內(nèi)部設計,國內(nèi)第一家提出“天氣生活”概念的“薩尼天氣生活館”在杭州正式開業(yè)了。
既然是與天氣有關,雨天賣雨傘。那么晴天就得賣相關的商品太陽鏡、太陽帽等,種類雖然不多,但品種卻豐富,比如就雨傘的產(chǎn)地來說,有中式的、韓式的、美式的,顏色上也是五顏六色,有折疊的,有直桿的,有單人傘,有雙人傘,處處顯示出這里的與眾不同。
看著店里琳瑯滿目卻又顯得有些雜亂無章擺放的商品,黃啟立的腦子里突然閃現(xiàn)“店鋪陳設學問”幾個字,是啊,一間店,商品的陳設是一門學問。第二天,是小雨的天氣,黃啟立指揮店員們在櫥窗里、墻壁上、門框上全都掛上各色各樣的雨傘,一把把撐開的傘仿佛讓店里成了雨傘的海洋。在柜臺上則擺放著一雙雙高矮有序、爭奇斗艷的各款雨靴,讓人一進門就知道外面一定是個雨天。兩天后,太陽綻開了笑臉,黃啟立立刻重新布置店里的陳設,太陽帽、太陽鏡和部分太陽傘掛滿整個店鋪內(nèi),還在櫥窗里用一款款太陽鏡擺成一個大大的“太陽”圖案,讓街對面的路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進了店,就能感受到當天的天氣。知道自己也許應該購買一件適合自己的天氣變化的商品了。正是“看天氣。賣商品”的商品陳設,讓顧客無形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心理影響,掏了腰包,店里的生意就紅火起來。
既然有晴天雨天的商品,那么也得適應季節(jié)變化,到了冬季,“薩尼天氣生活館”推出了御寒的圍巾、絲巾、手套、帽子、暖寶寶、熱水袋、棉拖鞋、保暖鞋等冬季商品。天氣轉冷的時候,這些商品占據(jù)了櫥窗、柜臺、墻壁。告訴顧客:現(xiàn)在天氣冷了。注意保暖!
2008年11月底的一天,一對年輕男女手挽著手走進了店里,女孩問道:“我們想買兩對適合我們關系穿的棉拖鞋,你能滿足我們的希望嗎?”黃啟立看了看兩人手牽手的親熱模樣,立刻明白了:這是一對情侶,他們需要兩對情侶鞋!
情侶的生意是不錯的生意,黃啟立立刻奔赴批發(fā)市場,尋尋覓覓終于找到了一批合適的情侶用品,如情侶鞋、情侶衫、情侶手鐲等。第二天他就給那對情侶打電話,讓他們前來取他們的情侶鞋。果然,那個女孩一見就笑逐顏開,不僅買了兩對情侶鞋,還買了一大批相關的情侶用品。
這件事給了黃啟立啟發(fā),有些商品沒有情侶的概念,他就找廠家定做相關的商品,比如一對圍巾,一條長點,一條短點,顏色一樣,這也就是一對情侶圍巾:再比如一對帽子,繡上一男一女的兩個QQ,也就成了一對情侶帽子:又比如在相同的一件商品上印上“并蒂蓮”、“鴛鴦鳥”、“兩顆心”等圖案,更是款款精美的情侶用品。
任何商品有了文化的寓意之后,便有了生命力,也就成了一件炙手可熱的緊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