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鍵彩 尹永奇 張國政
[摘要]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的歷史產物,其形成與發(fā)展有深刻的理論淵源和現實基礎。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作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必然具有同樣的理論淵源和現實基礎,二者是同一的。但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相對獨立的體系,就其自身來講又有自己形成和發(fā)展的相對獨立的線性基礎。
[關鍵詞]毛澤東;反腐倡廉;基礎
一、馬列主義廉政思想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論來源
正如任何成熟的理論體系都必須以前人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一樣,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廉政思想為直接理論基礎的。
隨著資本主義的飛速發(fā)展和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的舞臺,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投入工人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認識到建立清正廉潔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總結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公仆理論并確立了公仆理論的原則,這為毛澤東人民民主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提供了理論支撐。
列寧在十月革命后,提出的許多重要廉政思想構成了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其一,關于精簡機構、厲行節(jié)約的思想。列寧在《俄國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演說中說:“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精簡我們國家機關,我們必須厲行節(jié)約,能夠節(jié)約多少就節(jié)約多少。”其二,關于從嚴治黨的思想。列寧曾強調,執(zhí)政黨要善于純潔自己的隊伍,“寧可數量少些,但要高些”他說:“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zhí)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而注意提高黨員質量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其三,關于黨員犯罪,加重判處的思想。列寧曾明確指示:“加重法庭對共產黨員的判罪?!彼跋蛩懈魇∥瘯厣辏灿幸唤z一毫試圖對法庭‘施加影響以‘減輕共產黨員罪責的人,中央將開除出黨”?!巴钏痉ㄈ嗣裎瘑T部(抄送各省黨委),法庭對黨員的懲處必須嚴于非黨員”?!胺膊粓?zhí)行此項規(guī)定的人民審判員和司法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應予撤銷職務?!逼渌?,關于同官僚主義作斗爭的思想。針對黨內逐漸滋生并蔓延的官僚主義、營私舞弊等現象,列寧在1919年發(fā)出在全黨進行反對官僚主義斗爭的號召,指明了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反對官僚主義的艱巨性。列寧警告全黨:官僚主義已經成為群眾對黨產生不滿的最主要的根源之一,”我們所有經濟機關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義。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有什么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
馬克思、列寧這些思想觀點不僅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直接思想來源,而且為它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歷史文化淵源
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深深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批判地吸收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遺產的優(yōu)秀思想并加以改造應用于指導反腐倡廉建設,奠定了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歷史基礎。
毛澤東認為中國歷史上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所以偉大且名垂青史留芳百世為后人稱頌不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能夠“廉潔奉公”。毛澤東反復強調,“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他還指出,這份遺產是在“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毛澤東本人十分重視吸收中華民族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精華,同時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加以改造,“古為今用”,賦予它嶄新的內容。如,他把“民為貴”的民本思想,改造成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唯物史觀:把任賢使能的用人之道,改造為黨的“德才兼?zhèn)洹钡母刹繕藴?;把“重義輕利”、“克己復禮”的價值取向,概括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克己奉公”“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價值觀;把“政者,正也”和“身正”“正人”的道德示范,改造成為共產黨人應該具有的以身作則的先鋒模范作用;把“為政以德”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義改造成為共產黨人必須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黨性鍛煉的內容。這種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廉政文化正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重要來源、形成的基礎。
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還繼承了孫中山的“公仆”、“服務”思想,剔除了其中的英雄史觀成份,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一唯物史觀出發(fā),始終把做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厲行廉潔政治,作為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作為黨的思想建設和政權建設的基本方針。
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實踐基礎
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廉政學說與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理論,是為了革命的目的的。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在指導實踐中不斷得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因而從根本上說,毛澤東建黨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實踐基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同樣也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實踐基礎。
中國共產黨剛成立,反腐倡廉建設問題已歷史地擺在她的面前。從革命的任務來說,就是要推翻腐敗的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舊政權,建立廉潔的新政權,就是要改造舊社會,建立沒有階級剝削、沒有腐敗現象的新社會。從黨的自身建設來說,就是要建設一個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解放全人類為最終奮斗目標的無產階級政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艱苦的斗爭,這個努力和斗爭的過程就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過程,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就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發(fā)展和完善的。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成了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反腐倡廉建設就成了防止干部腐敗、鞏固政權、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重要大事。毛澤東在領導我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幾十年里,一直堅持不懈地厲行廉潔政治,在反腐倡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斗爭,并成功地進行了50年代初的整黨整風運動、“三反”斗爭。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
總之,毛澤東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政權、建設政權并維護黨的健康肌體的斗爭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即是說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