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名單
《財富》年年評500強,中國 人年年看500強。
成為500強,對企業(yè)來說,這是個商譽,就跟江湖人送外號“及時雨”,于是走遍天下都會有人在危難之際搭救一般。出去一說是500強,對方立馬肅然抱拳高山仰止。老百姓更認這個,有牌子和沒牌子差得太遠,就算干壞事也會被區(qū)別對待。
中國人喜歡爭名次,就連落草為寇的梁山好漢內部也要排排座次。當然,那是自己評自己,這就有點不夠客觀。隋唐時期文化繁榮,外向性強,評獎就好很多,隋唐18條好漢不分敵我,只要同一時代就行。評委中沒有包小柏和楊二,也沒經紀公司,都是觀眾跟街頭藝人們街頭巷尾一邊聽書一邊投票,所以雖然版本諸多,但整體上,實力派在哪個名單都入選了。
500強是《財富》雜志評的。去年聯(lián)想入選的時候,還曾引起了一點小風波,看點在于聯(lián)想是中國第一家入選的民營企業(yè)。聯(lián)想當時排名第499,相當于梁山108將的第107名—中箭虎丁得孫 ,他的出現(xiàn)很無厘頭,沒什么個性與故事,似乎只是為了湊齊72地煞。擱在電影中,恐怕只有“啊”一句臺詞,然后倒頭便死。既然是這么一種角色,所以聯(lián)想雖然情不自禁心砰砰跳,但也很注意地保持了低調。
但聯(lián)想卻是個有故事的企業(yè),在中國,它做過很多算得上第一的事。它自己不張揚,外界可是有點張揚,雖然張揚的目的不同。有人說這畢竟是第一家入選的中國民營企業(yè),所以驕傲; 有人說今年入了明年還能入嗎,有本事年年入; 當然還有人說,那是因為你收購,有本事不靠收購就入選試試?話說到這里,就沒意思了,聯(lián)想別活了,誰都沒法活了,怎么著都不對,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人怕出名。只要你出名,什么事情都能引起爭議。趕上互聯(lián)網繁榮,那就更是死定了。
話是這么說,名次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上過名單的,與人交流時,省了好多事; 沒上過名單的,就得多費幾兩唾沫星子。退一萬步,500強名單畢竟有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并不是一個遮遮掩掩的更改民族的考生名單,也不是一個全球通緝的黑名單。所以,綜合判斷,不是壞事。
但是,這個名單畢竟只是一個數(shù)字排列。從前中國企業(yè)個個放言要沖進500強,因為那看上去遙不可及。但現(xiàn)在一翻,呼啦啦沖進去好幾十個,活脫脫像中超賽場上的國腳。據(jù)統(tǒng)計,由于我國足協(xié)堅持不懈地堅持隔幾天就更換一次主教練,直接導致目前中超的本土注冊球員中,超過90%的球員曾經入選過國字號球隊,平均每1.2人中,就有一名前國腳或現(xiàn)役國腳。何其壯觀!我想,縱覽各國聯(lián)賽,我國活躍在綠茵場上的國腳總數(shù)也具有絕對優(yōu)勢,雖然常常在A級賽事中負于越南、老撾等東亞勁旅。由此引申去,在金融危機嚴重沖擊西方列強背景下,我國的那些無比樂觀的經濟學家已經預測我國經濟獨占鰲頭指日可待,到那時,未來世界500強就變成中國500強也不是不可能嘛,從501名開始,殼牌、沃爾瑪、BP、GE 等等才有機會壁虎掀門簾—露一小臉。
但是,有意思嗎?
我懷念從前的聯(lián)想,雖然財富不多,卻帶給那個時代勇氣與精神財富; 我懷念從前的百度,雖然還沒成為大企業(yè),卻帶給中國一個擁有正確方向的產品; 我懷念那時的方正,雖然只是一個校辦企業(yè),卻在推動一個民族的文明走向現(xiàn)代化; 我懷念那時的華為,當別人都選擇爬南坡的時候,它卻要堅定地選擇爬北坡。
那時的他們都不是500強,領導人也不是完人,但卻成為無數(shù)人心中珍藏的名單。真正的強者,來自對社會意志的征服,我覺得,這跟財富實在是沒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