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點撥】
在寫作中,對比是一種運用得最廣泛的手法。它通常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使事物、觀點更加鮮明,收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運用這種手法,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的對立,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運用對比手法的不勝枚舉。使用對比的方法主要有:
1.不同景物的對比。例如《詩經(jīng)?采薇》中有一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痹娋浔磉_的大意是: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jīng)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當中,“我”經(jīng)歷了什么已經(jīng)盡在不言中了。這是運用景物,通過昔盛今衰的對比,突出了眼前的悲涼,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2.同一類事物的對比。例如臺灣散文家張曉風在《行道樹》一文中將行道樹的生存環(huán)境與其同類作對比。同伴生活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在吸露,在玩涼涼的云。而行道樹“墮落”在雙線道的馬路邊,唯一的裝飾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通過對比突出了行道樹為他人而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甘愿承受痛苦,不求回報地為社會做貢獻的自我犧牲精神。
3.同一個人物不同肖像、性格等方面的對比。例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中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少年閏土是一個有著“紫色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手持一柄鋼叉”的刺猹小英雄。而中年閏土是臉色灰黃,皺紋很深,眼睛紅腫,衣著單薄破舊,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是一個飽經(jīng)風霜、悲苦可憐的木偶人。這樣的對比體現(xiàn)了少年閏土的聰明能干、熱情、純真,而這樣一個聰明活潑的少年走向社會以后,在社會的重壓下變得麻木遲鈍,對比是多么的強烈。
4.同一個人物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例如俄國作家契訶夫在《變色龍》中圍繞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的事件,前后反反復復,經(jīng)過多次“是”與“不是”的對比,把他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丑惡嘴臉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在運用對比手法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對比要鮮明。形成對比的雙方,或正反,或虛實,要善惡清楚,是非分明。二是對比中要滲透作者的褒貶、愛憎之情。
總之,巧妙地運用對比,會使人物形象、感情變化、景物特征等在對比中相映生輝,讓讀者讀后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范文示例】
別用藐視的眼光看我
達州考生
我是一株百合,平平淡淡,與世無爭。自從第一縷陽光照耀在我身上,第一絲春風拂過我的臉龐,我便深知我是一株高潔的百合。
我沒有華麗的外表,相貌也很普通。那些驕傲的野花總是故意炫耀著她們妖艷的身姿,并且毫不留情地挖苦我:
“你這家伙怪模怪樣,草不像草,花不像花,難看死了!”
“就是,和你在一起,真是我們的不幸!”
我能忍受成長路上的磨難和坎坷,但我受不了“花格”上的半點侮辱。萬箭穿心之痛彌漫全身。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一日,我實在忍無可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悲痛,按壓不住內(nèi)心的怒火,冷冷地盯著他們:“別用藐視的目光看我!”
“哈哈,看你?誰會看你?看你簡直糟蹋了我們的眼睛!”
頃刻間,一個晴天霹靂在我心中炸開,我悲痛萬分。我咬咬牙,忍住眼淚,默默地告誡自己:“我是一株高潔的百合,我只能用實力說話!我絕不能自暴自棄,我的命運我做主!”清晨的露水為我提供營養(yǎng),燦爛的陽光讓我活力四射,狂風暴雨則使我更加堅強。在歲月的磨煉中,我奮力成長。艱辛、痛苦、磨難,我默默地忍受;快樂、幸福、歡欣,我獨個兒享受。我不屑于她們的譏諷,也不想與她們爭辯,只是努力地聚集能量,頑強地生長。就這樣簡簡單單,平凡執(zhí)著。
終于,在一個不平常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自己長出了一個花蕾。我暗自高興,可那些野花又開始冷嘲熱諷起來:
“這怪胎真是怪,你們看她脖子上又長出了一個包。”
“那東西肯定是一個腫瘤。怪胎,快把它摘掉!”
我沒有理睬,也不屑于理睬。我深信:是金子就會發(fā)光,是百合就會芬芳!等著瞧吧,我會證明給你們看的!
皇天不負苦百合,幾天過后,帶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驚喜,花蕾綻放了第一片花瓣,緊接著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終于,一株百合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榮耀和幸福,光芒四射,清香四溢。
此時,那些野花有的羞得慢慢凋謝,有的羞得抬不起頭,有的羞得整日無語。我依然平平淡淡,與世無爭。
一朵野花對我說:“對不起,我們以前太傷你的心了。”
我淡淡地說:“萬物都有存在的價值。別用藐視的眼光看我,別用藐視的眼光看別人。”
點評:
本文以一株百合的口吻敘述了自己艱辛的成長經(jīng)歷,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拿未開花的百合和開花后的百合相對比,表現(xiàn)了百合的“平平淡淡,與世無爭”。又用百合開花前后野花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深刻地表達了“別用藐視的目光看我”這一主題,對比手法的運用給文章增添了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