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昌
班主任是學校管理制度的主要落實者,是班級的“領頭雁”。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是與班主任科學的組織管理教育分不開的,在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班主任正確的引導。我任教在農村的一所中學,學生來自不同的村小學,素質參差不齊,諸如:打架、吸煙、給別人起外號等司空見慣,著實讓好多剛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師感到很棘手,有的甚至采用粗暴的教育方法,這樣既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又有損自己的教師形象,弄不好就會把學生“一棍子打死”,在學生心中刻下終生的疤痕。如何做好農村中學的班主任工作?我在農村中學做了十年班主任,我就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些班級管理和批評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技巧:
一、引導和形成班級的正確輿論
正確的集體輿論,就是在集體中占優(yōu)勢和為多數人贊同的正確言論和意見。它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紙雜志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四有”新人。集體主義教育是班級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還需經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以此來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二、班級管理要明目細化,切實以維護大局為重
2007年春季學期我接手八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這個班的情況令學校領導和原任班主任很頭疼:紀律渙散,上課亂哄哄,男同學大多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厭學情緒嚴重,并且輟學人數多,天天有事情發(fā)生,科任老師下課回辦公室就大倒苦水。原任班主任對違紀學生的懲罰“措施”也嚴厲:罰大掃除、罰到國旗底下寫反省書、請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等。搞得原任班主任整天忙亂,精疲力竭,—個學期下來人也瘦了一大圈。雖然付出了努力,但結果如何?不但收不到良好效果,而且情況愈來愈糟糕。面對這樣的狀況,學校把這個班的班主任位置轉交給我,希望在我的帶領下引導這個班扭轉學風,走上正常軌道。我深感責任重大,按照原任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是行不通的。在接手的第一周,我深入班級觀察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把班干部集中一起了解情況,與科任老師交流教學管理方法等。對班級的情況基本了解后,第二周我就在班會堂上宣布:(1)全班同學都要樹立“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觀念,每位同學都是班級中的一員,都有責任維護班集體榮譽;(2)我擔任班主任,堅決不用“罰”字;(3)在紀律制度面前堅決講原則,絕不允許有“徇私舞弊”現象。同時我又著手制定班級管理條例、班干值日職責、學生激勵條例、宿舍管理條例、學生日常行為一覽表等,把條例管理貫徹落實到每位學生的心中,讓他們明白自己身為學生,在國家當前良好的教育形勢的機會下,深感在校認真讀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將來走向社會成為一個有用之人的責任之重大。好多班主任認為自己是教師,師生之間由于年齡差異、身份地位的不同,難以與學生溝通,所以師生交談極少。但是我卻主張要想做好一個班主任,師生交談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農村學生社交面窄,老師就應該主動去與學生交談。一個學期下來,全班48個學生我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談話就有38個,有的甚至談話達到8次。通過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動態(tài)、學習情況、家庭基本情況、科任老師的教學動態(tài)等。其實只要班主任能以身作則,如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老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話要文明,老師首先要做表率,這樣的話,學生都愿意與你交談。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師生雙方有錯就能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全班同學慢慢形成文明、團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三、要學會換位思考,班主任要持有“愛心”、“善心”
前蘇聯(lián)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弊隼蠋煹木蛻摴降貙Υ恳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個別品德素質差的學生屢次違紀,有的班主任就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諸如說些:“我沒有能力教你了,叫你的爸爸、媽媽領回家教吧!”“你將來走向社會注定是個沒出息的人!”“你是天生的搗蛋鬼,你今后的孩子跟你是一個樣!”說者大多數只是發(fā)泄心目中的憤恨,聽者卻覺得低人一等,無地自容。身為教師說這樣的話是違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的,很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試想一個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各方面處于成長階段,在成長的道路上哪個不需要父母老師去關愛、呵護?做班主任老師的就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平等的權利。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方法,講究批評的藝術。
首先,批評要客觀公正,有所針對。批評通常是在事情發(fā)生后出現的,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實,調查情況,通過研究分析后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給予公正合理的批評??陀^公正是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的最基本要求。有時,班主任心情不好,或者對某學生有偏見,就直接用非常刺耳的話語去批評學生,讓學生覺得班主任老師的可怕,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客觀公正的標準。而且要針對一件事詳加了解,仔細思考之后,再去處理,不要盛怒之下錯斷糾紛,使學生受了冤枉。
其次,批評要委婉含蓄,有所顧忌。含蓄,自古以來被稱為有君子風度的人的標準。成人之間需保持此風度,那么,教師與學生之間亦應如此,學生畢竟是學生,有錯誤在所難免。因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緒,不要三句不離罵字,甚至舞槍弄棒的,大打出手,給孩子造成緊張、恐懼的心理。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甚至產生畸形心態(tài)。教師應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理解他們,用平和的心態(tài)熱情地和他們談心,含蓄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孩子明白自己的心愿,從而建立默契關系。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才能啟迪學生的心智,達到教育的目的。
再次,批評要適時適度,切忌嘮叨。學生,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思想上都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好多問題都不會想得很透徹。因此,明智的班主任不隨便去批評學生。他會選擇適當的時候,用文明的語言恰當地進行發(fā)自肺腑的談心,聰明的學生便會心領神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批評是一門藝術,不僅要使學生明白自己錯在哪,更應指出對在哪并且懂得應如何去做!不僅要教育學生,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傊?,生活在一個個團體中,批評別人,聽任批評都是難免的。班主任在工作中過多地進行偏頗教育、嘮叨教育、直接教育都是不可取的。避免無用的批評,適時適度地善用批評才是明智之舉。
總之,我認為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和批評教育學生工作的前提是,作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我們的學生就會自尊、自立、自律、自強。
(責編 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