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 豬
對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來說,南半球本來就是非常新鮮的。相對于南美的遙遠和非洲的貧瘠,澳洲和我們的“距離”無論是從文化還是從衣食住行都還不算陌生,尤其是對于那塊遠離“中土世界”數(shù)千萬年而形成的獨特生態(tài)和自然景觀,似乎成了我們第一次去南半球的首選之地。
很多朋友現(xiàn)在出國旅游,多數(shù)還是跳著把知名城市玩玩就算是“深入”過了。在歐洲,或許想細細地品味城市要花大把的時間和金錢,但在澳洲,是玩鄉(xiāng)不玩城,玩線不玩點。如果你有一周的時間。開部車安安心心、仔仔細細地把大洋路玩一圈,絕對是極品的享受。
路線:大洋路線5天,country Altemative鄉(xiāng)村內(nèi)線1天,Bellarine ViIIages Tour 1天
行程
墨爾本——Geelong(吉朗)——B100(大洋路)——Torquay(托基)——Bells Beach(金鈴海灘)——Anglesea(安格爾西)——Eagle Rock(鷹巖)——Fairhaven Lorne(洛恩小鎮(zhèn))
我和老婆去澳洲度假幾乎是在一天內(nèi)決定的,好像就是無意間提起“澳元跌了,現(xiàn)在去澳洲挺值的,現(xiàn)在去正好是秋天,風光一定不錯……”于是就給熟悉的Agent打個電話訂機票和代辦簽證手續(xù),然后非常順利地得到了自由出入的旅行簽證。出發(fā)前我們沒有任何的行程計劃和事先預定,只在網(wǎng)上訂了一輛豐田佳美。
住宿與飲食
多次出國的經(jīng)驗告訴我,事先訂到的酒店往往都有遺憾,就夫妻二人出游來說,青年旅社和營地絕對不會比特意尋找的特色酒店便宜多少!兩個人住青年旅社也得花70~80澳元,住頂級的酒莊。甚至更便宜,當然不會在市中心,所以在澳洲還是開車自駕,才會找到又便宜又好的地方。其實在一些絕美景點的周邊,城鎮(zhèn)外10~20公里的地方找一些特色的住處,酒莊,私人別墅、B&B;小農(nóng)莊(Bed and Breakfast。含早餐的旅館),平時很少有客人,一般都很干凈,而且有早點,風光都絕佳,不要到一些知名的大鎮(zhèn)去找住處。
關于租車
租車建議在國內(nèi)提前訂好,以我訂的新款豐田佳美。提前三周。只要48澳元/天,而如果現(xiàn)場訂,這個價格連Martz(相當于國內(nèi)的QQ)都租不到,提供兩個比較好的
訂車比較網(wǎng)站:
vroomvroomvroom
網(wǎng)址:www.vroomvroomvroom.com.au簡介:對AVIS、Budget、Europcar、Hertz、thrifty等幾家澳洲最大的租車公司的租車價格進行比較。
Discovery Campervans Australia
網(wǎng)址:www.discovery-campervans.com.au
簡介:對Apollo、Britz、Kea、Maul、Backpacker、Cheapa、Hippie、AutoRent Hertz等幾家最大的房車租賃公司的租車價格進行比較。
第1天:初探大洋路
大洋路是澳洲最美的海岸自駕線路,甚至有人說是世界上最美的5條海岸自駕線路之一。的確,一邊是浩瀚碧藍的南太平洋,一邊是懸崖峭壁,山路蜿蜒,每幾百米就有一個海灘,最重要的是游人很少,初上大洋路,看什么都漂亮,走走停停拍拍。大洋路比較窄,絕大多數(shù)是雙向兩車道,每幾公里有一處車道可以超車,如果你不幸在個老爺拖車后面,就不得不跟上十來公里才行,絕對不要路邊隨便停車。
從墨爾本出發(fā),出了城沿M1高速40公里左右就到了Geelong(吉朗),找到B100(大洋路)的路標一直向南,20幾公里到了大洋路上第一個海邊小鎮(zhèn)Torquay(托基),轉(zhuǎn)向第一個海灘BellsBeach(金鈴海灘)。大洋路上每個海灘和好看的地方都有個觀景臺,可以停車下來看,我們幾乎一個不落,30公里開了2個多小時才到Anglesea(安格爾西)。
在Anglesea河口只有小小的兩家快餐店,第一次點了炸魚薯條,店員給我的時候我以為給錯了,尤其習慣了麥當勞那小小細細的薯條,再看這個薯條也太大了,每根都有拇指粗,足足一大紙包。我們就在河口的營地邊吃起來,沒想到這里的海鷗非常“賊”,我們還沒有開包,就有幾十只圍了上來,發(fā)出可憐的“咕咕”聲,結果當然有一部分就進了它們的肚子……從那之后,如果兩天不吃炸魚薯條我就想得慌,也算是和海鷗一樣落下了貪嘴的毛病。
從Anglesea出來10公里是Aireys Inlet(艾爾斯河口),快到時有一個Split Point Lighthouse的路牌指向小山,這個燈塔建于1891年,也算是澳洲最早一批建的燈塔,只比最古老的CapeOtway Lighthouse(奧特韋燈塔)晚了十幾年。我們沿著燈塔邊的小路下到一個觀景臺,天下著小雨,不過匆匆而過,我和老婆坐在灌木中的長凳上小聲地聊天。天漸漸晴了,古老的燈塔邊搭了個小木屋,周圍開滿了美麗的野花,看著被海水和季風不知經(jīng)過幾萬年的“絕世雕塑”,據(jù)說這里還可以預定舉辦婚禮,想必更加浪漫了吧。
在Eagle Rock海洋保護區(qū)里“浪漫”了一個多小時,出來就是FairHaven,沿著海邊一路開到Lorne(洛恩小鎮(zhèn)),此鎮(zhèn)因為和墨爾本很近,所以很多城里人來此養(yǎng)生度假。整個小鎮(zhèn)只有幾百米長,圍繞著一大片海灘和沿著山坡延伸到海邊的綠草坪。草坪上,有三三兩兩正在野餐的人們,海里有人在游泳或沖浪,到處彌漫著安逸的味道。
第2天:漸入佳境
行程
Lorne(洛恩小鎮(zhèn))——Apollo Bay(阿波羅灣)——C517桉樹雨林——Cape Otway Lighthouse(奧特韋燈塔)——Otway FlyTreetop Walk(樹頂漫步)——The Twelve Apostles十二門徒——Loch Ard B&B;小莊園
如果說第一天的大洋路只是在小心探索的話,第二天就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了。懶覺睡到自然醒,在按摩浴缸里吃著水果泡個小澡,早點已經(jīng)送到房間里來了,在陽臺上幾十只白鸚鵡的陪伴下,邊看海邊吃早餐。早上前臺一般都沒人,把鑰匙放在門口的信箱里就算是結賬了,大家都互相信任,沒有人會去查房的。
洛恩小鎮(zhèn)距Apollo Bay(阿波羅灣)45公里,途中我們同樣是走走停停,路上會遇到很多不錯的海灘,碧海、藍天、白云,金沙……美極了,有的根本沒有名字,但是風景在國內(nèi)都可以評為“AAAA級旅游區(qū)”,好在澳洲全是免費的。這里每個海灘都有明確的圖標牌注明可不可以游泳,沖浪、宿營或是BBQ,就算你不識字也看得明白。不要做禁止的事,有些海灘下水可能有鋒利的礁石、水母甚至鯊魚,我們在路上就看到有鯊魚襲擊游人的報道。這還算好的,澳洲的水母有些是劇毒品種,比響尾蛇還要毒上千倍,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過只要你遵守規(guī)矩,就不用擔心會有任何自然危險。
我們一路開開停停,這種度假的方式完全不累。海邊的天氣變化極快,剛才還陽光明媚,一會兒就陰云密布,下一陣小雨又會出一陣彩虹。中午我們到了Apollo Bay(阿波羅灣),鎮(zhèn)外東邊2公里左右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公寓,如果想住在Apollo Bay,這里是很好的選擇。和大洋路其它的小鎮(zhèn)一樣,Apollo Bay街道不多,鎮(zhèn)中只有很少的幾家旅館,價格都不便宜,海邊有個漂亮的小高爾夫球場。建議可以停下車來吃點東西,喝杯咖啡,再向西就進雨林了,幾十公里內(nèi)都沒有能吃東西的鎮(zhèn)子。
在Apollo Bay休息了一下繼續(xù)上路,我關心的是旅游地圖上提到的租雙翼小飛機空中游覽的事,終于在開出鎮(zhèn)子快2公里的時候看到了一個FligheSeeing路牌,路牌前是一片巨大的草地,草地邊有幾棟美式的別墅,前面就是大洋,風景極美……
從Apollo Bay租雙翼小飛機是200澳元/人,最少兩人也就是400澳元就可以包機,隨到隨飛,途中可以看到Cape Otway燈塔、Dinosaur Cove Moonlight Head(月光岬),十二門徒、倫敦橋,一直到Bay of island,是大洋路中最精彩的一段海岸。
Apollo Bay再向西開十幾公里,就進入了Otway NationalPark(奧特韋國家森林公園),公園面積非常大,開車經(jīng)過要2個小時。雨林的確“名不虛傳”,一開進來就開始下雨,濕滑的路面高低起伏、轉(zhuǎn)彎不斷,開了大約29公里,有個一路標C157號公路,向南離開大洋路,開到底就是著名的Cape Otway燈塔。這是澳州大陸最南端的燈塔,也是澳洲最古老的燈塔,以至于這里竟然還要收門票(14.5澳元/人)!找了半天,原來售票和門口就在唯一的小賣部里。登上燈塔眼看著一片雨云從海上漂來,浙淅瀝瀝地從頭頂漂過,向雨林的方向去了,刺眼的陽光又把海面上照出兩道彩虹。由于這樣的海風帶著雨水總是這個方向,附近的灌木叢都齊刷刷地倒向內(nèi)陸的方向,如同上海灘許文強那抹得油亮的“大背頭”。
原路出來,聽說這片雨林中如果幸運可以找到野生的考拉(樹袋熊),老婆開著車就來精神了,非要我專心找,我心說,開著車,下著雨,密密麻麻的桉樹林把天都遮住了,上哪兒找去呀!突然老婆一個剎車停在路邊,說道“這里有一只”,真是奇,她竟然能看到!我們停下車后拍了十幾分鐘,回頭一看,路邊竟然陸續(xù)停了十來部車,每個人下車第一句話都問:“誰找到的?”我說是我太太開著車發(fā)現(xiàn)的,所有人都說神了,太牛了!即便是澳洲人,也不容易在路邊發(fā)現(xiàn)考拉,更別說是醒著的考拉!
再度轉(zhuǎn)上大洋路,來到南海岸著名的Otway Fly TreetopWalk(樹頂漫步),沿著泥濘的小道下了山,走了1公里才看到一條鋼棧道從山腰漫漫走向樹頂。林中不停地下著小雨,一陣陣白色的雨霧幽然飄過,1.9公里長的環(huán)形棧道在樹頂上盤旋,是世界上最長和最高的鋼結構棧道。在極其高大的雨林頂上漫步,頗有些“上帝的視角”。雨林中的植物從180萬年前至今都沒有什么變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雨林之一,走完公園要2個小時,想半途而廢是不行的。雨天車子可以直接開到門口,老人和孩子要小心體力不夠。
沒想到樹頂漫步花了這么長時間,出來時已經(jīng)是下午4點多了,等再開上大洋路,都快5點了。距離十二門徒還有36公里盤山路,計劃在十二門徒看晚霞,于是車子在雨中開得飛快,終于在5點半趕到。我們停下車,一路小跑到了海邊。這時雨已經(jīng)停了,夕陽將濃云照得金黃一片,一條條光把云撕開,從縫隙中打到海岸的峭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一座座形態(tài)各異的奇巖立在海邊,任由海中的巨浪拍打著,在夕陽中如金子一般閃耀著光芒,一直到遙遠的天邊都是幽藍的海水,海面上一道一道的白浪縱橫,海鳥迎著風幾乎一動不動地漂浮在空中,隨著陽光的變化,天空逐漸變得火紅,怪不得這里被稱為世界最美的海岸之一。其后的幾天,幾乎天天是這樣的景色,我們也被美景留了下來,在這里看彩虹,看海,一呆就是三天!
直到天完全黑下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十二門徒。前面10公里就是坎貝爾港,就以前的經(jīng)驗,在鎮(zhèn)外幾公里找特色的住處,是找到又便宜又好的住處的秘訣,于是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個小小的B&B;的牌子時,毫不猶豫地就拐進去了。
車子開到門口,鮮花圍繞著整棟房子,一個老婦人應聲開門,說明來意,老婦人請我們進門。原來這里是個私人莊園,一樓是老婦人夫婦的房間和餐廳,二樓的兩個房間則接待游人,房間雖然不是很奢華,但是極其精致,蕾絲的床品,水晶的器皿、閃亮而干凈的衛(wèi)生間、英國式的茶具,特色的銀勺子,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二樓的中廳還可以看星星,是典型的田園風格,我們極為喜歡,當場訂下兩天的房間,沒想到更美的還在后面……
Tips:
The Twelve Apostles(十二門徒)是2000萬年前的海岸,千萬年來,在南太平洋強烈的海風和海浪不斷侵蝕下,很多塊陸地被切割出來離開了海岸大陸,就像是在海中的一塊塊石頭,逐步形成了這種奇特的景觀,大洋路上有很多這樣的“石頭”,尤其十二門徒附近最多。在19世紀末期新移民剛來時,這里能同時看到12塊這樣的石頭,因為其數(shù)量和形態(tài)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巖”,現(xiàn)在同時只能看到8座了。
第3~5天:臟境留戀
行程
十二門徒附近的十二門徒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坎貝爾港國家公園)。Bay of Islands Coastal Park(島灣沿海公園),也就是以坎貝爾港為中心,前后20公里的海岸,是大洋路上最美,景色最集中的地方!
我們住在Loch Ard B&B;,當然門口就是Loch Ard Gorge(洛克阿德峽谷),別光聽名字就以為是個峽谷,其實這也是和十二門徒差不多,是一片復雜的海岸結構。一道道海浪將海岸沖成一個個U型,從天上看,宛如曲折的峽谷一般,數(shù)塊石灰?guī)r巨石已經(jīng)被沖離了大陸,海浪將巨石沖出一個個大洞,大浪襲來,從這些洞口噴涌而出,蔚為壯觀!
從B&B;出來要經(jīng)過1公里的灌木叢,清晨6點多陽光才顯出光芒,我們開著車突然發(fā)現(xiàn)路中有四五只袋鼠“正在開會”,袋鼠轉(zhuǎn)過頭看了我們的車子一眼,我們不由得放慢了車速,沒想到這幾只袋鼠竟開始陪著我們的車子一起跑,時而跑進灌木叢,時而又從灌木叢中叫出幾個同伴,看得我們又驚又奇。雖然我們不是第一次看到袋鼠,但都是動物園里懶懶討食的家伙,第一次有很多只袋鼠飛快地陪著我們跑,我低頭看了一眼時速——40km/h!
玩夠了,回到B&B;吃早點。莊園的女主人WIN和老公DON一起經(jīng)營這個小莊園,老頭較靦腆,WIN則很健談,和我們天南地北地閑聊,好像我們是她久未
謀面的遠房親戚一樣,我們給她講中國和我們游歷世界的故事,她則跟我們說她家里的親戚和她所知道的澳洲。她的莊園有400多公頃,算中小型莊園,和美國的農(nóng)場主不同的是,這里并沒有養(yǎng)太多的牛,只有幾百頭奶牛,有一大片極漂亮的草地。坐在餐廳里,水晶杯和英式花盤交錯,吃著豐盛的澳洲早餐,看著清脆的草地和南太平洋,陰云散去,天邊出現(xiàn)了兩道巨大的彩虹,直插洛克阿德峽谷碧藍色的大海中,我們不由得驚呼:“太美了!”WIN很習以為常地告訴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幾道彩虹的。果然,在這里的兩天我們看了幾十道彩虹,可以說一輩子看過的彩虹都沒有這么多。WIN說她曾經(jīng)看過幾次“月虹”,就是當滿月時的夜里,由月光照出的虹,幽暗之中泛著虹光,極有味道,讓我們羨慕不已。
閑談結束,我們上午一路向東游覽到Peterborough(彼得鎮(zhèn)),一個來回將所有的景點都看過了,中午在貝爾港買了一大堆海鮮回莊園吃。女主人WIN他們出門了,提前告訴我們鑰匙藏在哪里,現(xiàn)在,整個莊園都是我們的!在二樓陽臺吃東西、曬太陽、看海景,再睡一個美美的午覺,下午起來又挑重點再看一次,到了4點多晚霞快來時,再回到十二門徒包了個直升機(300澳元/2人/15分鐘)。傍晚,從Gibson Steps(吉步森臺階)下到海灘看十二門徒,在金色的晚霞中手牽著手,在克里夫頓海灘上聽著波浪聲散步,當最后一抹深紅的云沉入門徒邊的海水中時,我們才又回到莊園,開一瓶澳洲紅酒,舉杯邀明月,在微熏中沉醉……
就這樣,我們在Loch Ard B&B;一住就是三天,每天徘徊在海岸線上奢侈地享受。這段海岸有40公里,東起Clifton Beach(克里夫頓海灘),西到BoatBay(船灣),大洋路在這里緊貼著海岸,過了船灣,路就直接轉(zhuǎn)向北,進入內(nèi)陸了,所以這一段可以開著車,來回來去地走上幾遍,建議至少走兩個來回,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景點,值得觀看的有(由東向西):Clifton Beach(克里夫頓海灘)、Gibson Steps(吉步森臺階,十二門徒附近唯一可以下到海灘的地方,重點推薦晚霞風光),Loch ArdGorge(洛克阿德峽谷)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十二門徒。
第6~7天:宜人小鎮(zhèn)
行程
Port Campbell(坎貝爾港)——Bay of Island(群島灣)——Childers Cove——Warrnambool(瓦南布爾)—Port Fairy(仙女港)——Princes HWY(A1高速)——Terang——CamperDdwn——Colac(考拉克)——(winchelsea)——Queensclif(昆斯克利夫)
在大洋路最美的地方留戀三日之后,繼續(xù)其余的行程。大洋路在離開Bay of lsland(群島灣)一直到Warrnambool(瓦南布爾),這50公里幾乎是全在內(nèi)陸行進,景色也立刻變成幽靜的田園內(nèi)陸風光,路邊一個又一個的牧場,讓我第一次印證了所謂“澳洲白草地”是什么樣子的。澳洲是個缺水,干旱的國度,雖然四處是牧場,但如果主人不澆灌,草地就會變成灰白色,那些勤快的農(nóng)場主使用巨大的行走式噴灌車,才使得一塊塊碧綠清脆的草地上牛羊成群。
Warrnambool(瓦南布爾)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城鎮(zhèn),大洋路在這里和PrincesHWY(A1高速)合成一條線,穿城而過。城中商業(yè)設施和人口都較多,我們開著車沿著最主要的Liebig ST(大話街)向南進入市中心地帶隨意地駕車游逛。
這是一個悠閑的城市,最大的看點在于“觀鯨”。你可以一邊欣賞海景,一邊近距離觀鯨。瓦南布爾每年冬季六至十月,來自南面的露脊鯨會與小鯨魚一起游到這里,或是在附近水域里交配和產(chǎn)子。在東南海岸邊有專門的觀鯨平臺,只要沿著Whale Viewing的鯨魚尾的旅游標志指示,就一定到得了。我們來得早了一個多月,盡管把眼珠子都瞪出來了,也沒找到一只露脊鯨。
很多游覽大洋路的游客從這里就走A1高速回墨爾本了,我們則又向西走了28公里,一直走到大洋路的另一端——Port Fairy(仙女港)。仙女港(Port Fairy)是個小鎮(zhèn),如果沒有看到港中眾多的游船,仿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還停留在18世紀一般。開著車在鎮(zhèn)中游走,享受難得的一份清靜,老婆不想趕路回墨爾本,于是4點來鐘就早早地找了一家旅館,然后在維多利亞味道的小咖啡館的長廊上喝杯Coffee,看著夕陽西下,在Griffiths Island島上漫步。
下午2點,我們駕車從仙女港回到大洋路的起點托基(280km,第1日的地方),順道又去Bells beach看沖浪比賽,傍晚時分在昆斯克利Queensclif的滿天紅霞的復活節(jié)露天Party中,我們結束了一周的旅行。
如果整個大洋路是一頓極品的視覺盛宴的話,從墨爾本到奧特韋雨林的兩天是開胃菜,十二門徒到群島灣這40公里的幾天享受是美味的主菜,其余的瓦南布爾、仙女港、昆斯克利夫以及內(nèi)陸的諸多小鎮(zhèn)的這兩天,則是飯后甜點一樣不可缺少,悠閑淡雅的收尾讓這段波瀾壯闊的行程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