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愛兒的禮物
有一句名言很經(jīng)典:如果你要成為一棵大樹,就必須在還是棵樹苗的時候,就要想著成為
棵大樹。于是,我們給兒子起了個很特殊的名字:魏想。因為有希望,就會有未來!因為有想法,就能心想事成!
目前為止,兒子受到的影響大多來自于他的母親(爸爸想幫忙,可總插不上手)。這里,要特別感謝我太太,她給了我莫大的驚喜,也為寶寶付出了很多,她說,“寶寶也給我們很多的回報啊!”這回報是很多很多燦爛的笑臉……
親愛的寶寶,爸爸給你寫了一封短信,長大以后可要仔細研讀哦!
親愛的魏想:
我們出生在不同的時代,也有著不同的童年,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都會有夢想,或者可以稱作為理想!可能理想的內(nèi)容會有所不同,但如何實現(xiàn)它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想”,你的名字中已經(jīng)有它了,這是你出生時爸爸媽媽送給你的禮物,它將伴隨你一生!
你的名字中也藏著爸爸媽媽對你的期望,期望你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魏(音同為)理(隱去)想]!你的爸爸——我,始終相信人只要心中有理想,總有一天會成為現(xiàn)實。于是,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障礙,都是能夠克服和跨越的,我們也因此能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你的爸爸就是這樣長大的,擁有和你媽媽在一起的美好生活,接著誕生了你,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快樂所在!
盼你健康茁壯地成長!
你的爸爸:魏雪飛
2008年9月9日
我愛“黑貓警長”
我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每天晚上7點左右洗澡,7點半左右吃奶,8點不到,我就吃著奶睡著了。
可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奶奶7點左右?guī)臀蚁赐暝韬螅瑡寢屢恢睕]有出現(xiàn)。我要吃奶呀,我左等右等,媽媽還是沒有來。然后,我就開始發(fā)脾氣了。我開始用我最擅長的方式——哭,來表示抗議。這時,耳邊響起了我最喜歡聽的《黑貓警長》的主題歌“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精明,耳朵豎得像天線,警惕一切可疑的聲音……”咦?!真好聽!我偃旗息鼓,開始聚精會神地聽起歌來了。爸爸和奶奶舒了口氣。原來,這是他們對付我哭的一個小小策略?!鞍““ 谪埦L;啊啊啊……黑貓警長;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沒多久歌曲結(jié)束了,錄音機里響起了燕子姐姐的聲音,她開始講黑貓警長的故事。盡管故事蠻好聽的,可我肚子餓,要找媽媽!于是,我又振作精神,哭了起來。
奶奶和爸爸沒辦法,只能故伎重演。歌曲開始,我就停止哭;歌曲一結(jié)束,我就放聲大哭;真是此起彼伏啊!為了不讓我哭,爸爸只能遍一遍地給我放《黑貓警長》,而我則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聽《黑貓警長》,5遍,10遍,15遍…
直到媽媽摁響門鈴,我已經(jīng)聽了20遍《黑貓警長》了。哎喲,媽媽,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呀!我等到花兒也謝了,幸虧有“黑貓警長”啊!
原來,那天媽媽去參加院慶聚餐了。后來,聽爸爸的表姐,也就是我表姑媽說,爸爸小時候也特別喜歡聽《黑貓警長》,原來我是“子承父業(yè)”!可是從20遍《黑貓警長》來看,我對“警長”的喜愛肯定比爸爸有過之而無不及。
主題:打孩子,好不好
軒軒媽
孩子2歲多,這幾天連著因為他任性的事揍他了幾回,我打過他后自己都好后悔,明知道不應(yīng)該打孩子,但當(dāng)時好像除了打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是想教訓(xùn)教訓(xùn)孩子,讓他長記性。但好像打過之后下回還是沒記性。請問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旎旎媽
我認為孩子不聽話或不講道理的時候,應(yīng)該給她些適當(dāng)?shù)膽土P。否則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可難教了。打她是為她今后好,如果現(xiàn)在自己舍不得教育,到將來就只能交給別人教育了,想想還是自己教育起來知道輕重。
Lily
我很少打孩子,除非氣急了。女兒2歲半了,我只打過她兩次,都是打屁股。兩次都為了睡覺的事情。小家伙從11個半月斷奶后晚上的睡覺就變得非常困難。老讓我給她講故事,這本那本,說好講完一本就睡覺,可講完了還要講,不給講就哭鬧。前晚,我就狠心打了她幾下屁股,她哭著睡著了,我很心疼。
麥子爸爸
我覺得讓孩子適應(yīng)社會規(guī)則的過程中,強制力是不可避免的。動物世界中對幼仔也用拍打之類的懲罰警告幼小動物動物世界的規(guī)則。不過,不少時候,是出于我自己的心情不佳而打了麥子,真的很慚愧,這點上我不能算個好爸爸。
青藤紫英
打,是實在沒有辦法后的辦法。打,也是很快速見效的方法。因為皮膚能直接感覺到疼痛,所以孩子會轉(zhuǎn)移對原來事件的注意力和固執(zhí)。但大人打孩子時會解一時之氣,打完大人就后悔了,而孩子也會忘記。打孩子,有可能會成為爸爸媽媽教育孩子偷懶的手段,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使用,以免形成習(xí)慣。
丫丫媽
我也試著打過次,當(dāng)時我并非生氣,只是找不到更有效的方法而焦急,結(jié)果我打得太輕不成功,丫丫心里可能也急了,所以導(dǎo)致她更加生氣,自己還用力在我打的地方拍自己的小屁股。又有一次,丫丫爸爸半夜三更用力照著丫丫的小屁屁打下去。丫丫的第一反應(yīng)是尋找我的懷抱,第二反應(yīng)是小手揮動讓爸爸躺下睡覺,而且還肯定地說“丫丫不再調(diào)皮了,爸爸你睡覺,爸爸你睡覺?!贝蠹揖投及察o下來了。
天方夜譚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打。我阿姨就做得很好,她從不打孩子,但是弦子都聽她的,而且有時她說孩子的時候可以把孩子說得哭,她就是把孩子當(dāng)成和自己一樣的大人溝通。我見過她為了教育孩子可以幾天不理孩子。其實,孩子小的時候是不懂事的,這個時候打他是沒用的,用我阿姨的話說“打皮”了,以后就不好教,孩子要到6歲以上才能懂一點呢。
小編的話
從很多爸爸媽媽后悔的語氣看來,有些時候打孩子的確成了家長發(fā)泄自己情緒的手段之一。有專家指出,完全靠責(zé)打來管教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一定要考慮孩子是在什么情況下不聽話,不分青紅皂白地懲罰極有可能挫傷孩子的身心,影響他今后的成長。建議當(dāng)你揚起手掌時,問問自己:我是冷靜的嗎?這件事對孩子的將來很重要嗎?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