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書
任何一個學生,他的品格、智力與體能狀態(tài)總是處于相應的層次上的。所以,教法應圍繞“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shù)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來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一、定好起跑線
先向學生宣傳激勵式階梯教學法的目的。使每個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劃分梯級的目的是為了劃定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材施教,最終縮小差異,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之后,公布學生雙基考查成績,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申報A、B、C三個學習小組。教師宣布備組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的不同標準和要求:C組學生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學習,達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練習題以及A組習題;B組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達到教材基本要求,獨立完成練習題、A組習題及部分B組習題;A組學生獨立達到基本要求,主動學習“讀一讀”、“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識拓廣性內容,在完成A、B組習題中總結歸納解題思想和方法,同時幫助B、C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
二、分階梯授課
1、備課設階梯
備課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抓住問題的本質,了解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過程,設置合理的認知階梯:形象記憶性內容設為第一梯級,保證C組學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內容為第二個階梯,使B組學生“吃得好”;知識擴展性內容為第三個梯級,滿足A組學生“吃得飽”。例如,初二“同類二次根式定義”教學的三個梯級為:(1)實例引入同類二次根式定義,舉正反例反復理解;(2)定義應用,充分理解“化簡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的二次根式”,并舉幾組不是最簡二次根式的例子進行理解;(3)定義的拓廣,從同類二次根式定義中發(fā)現(xiàn)一般同類根式的定義(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安排作業(yè)時,教師可將課外習題分為以課外習題集和教材B組習題為主的超基本題;以A組習題為主的基本題;以練習題和大部分A組習題為主的起碼題,以此來分別滿足A、B、C三個學習小組課外作業(yè)的要求,把教材以及與教材配套的習題全部落到實處。
2、講課沿階梯
激勵式階梯教學法在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般講課規(guī)律的基礎上,在知識和時間的安排上做了較大的改進。就新授課而言,三個階梯既獨立成段,又前后連貫,以便三個梯級的學生都明白自己在該梯級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對思維的發(fā)展起定向作用。
在時間的安排上,第一、二個階梯的授課時間要得到充分保證,一般25至30分鐘。這樣能保證B、C組學生聽懂吃透。第三個階梯只需點到為止,一般5分鐘左右,使A組學生學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個學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內容),上無窮(定向啟發(fā),課外發(fā)展)。
另外,課堂練習能異于常規(guī)教學。各個學習小組的練習內容和標準應有所不同。既要明確不同梯級學生回答相應梯級的問題,又要激勵低組學生回答高組問題,完成高組的任務。教師還可將重點內容設置幾個有梯度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以求自己獲取知識。
三、分梯級評估
成功感是人們順利完成一項工作的重要因素。學習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級授課的基礎上,學生順利完成了本梯級的學習任務,而且經(jīng)常超級答問和超級完成作業(yè),這時,教師應進一步培養(yǎng)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讓學生得到滿意的分數(shù)。
于是,我們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試卷分兩部分命題。雙基題80分,拓深題40分,其計分方法是:A組學生實得分=100分一扣分,B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此種方法常用于綜合考查)。
(2)題同評分標準不同?;A題對低組學生基分高,對高組學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識拓廣題補足A、B組學生的基分滿100分;允許C組學生做拓廣題,作為升級的參考因素。(此種方法常用于單元考查)。
考查成績90分以上者為該組優(yōu)秀學生。連同平時的聽課、作業(yè)以及智力因素等,作為學生升級的量化依據(jù)。
四、激勵跨梯
學生分級達標后,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基礎得到了鞏固,部分學生跨梯條件日趨成熟;老師應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跨梯條件(如超級提問,超級作業(yè)),引導他們向上一級臺階過渡。同時,鼓勵學生自覺申報跨梯。對部分不能升級,以及個別由于驕傲而退步須降級的學生,教師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級和降級措施。這種定期升級教育活動,一期一般進行兩次,對個別超速發(fā)展的學生,可隨時升級。調級后,老師訂出新的目標(如各組的最低分數(shù)),使學生有新的奮斗目標。
激勵式階梯教學法實驗五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兩屆實驗班實驗前均為同年級較差的班級,但是,1993年和1995年畢業(yè)的學生,合格率均為100%,人均分高于市15.4分和18.6分。尖于面不斷擴大,畢業(yè)時,達40%以上,在市組織的兩次數(shù)學競賽中,實驗班有兩人獲一等獎,4人獲二等獎(實驗班只有32人)。
同時,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其他學科成績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畢業(yè)總合格率均高于對比班,在實驗階段無一人違紀。現(xiàn)在,該教學法已遷移到了其他學科教學班和班級管理工作中,越來越顯示出它融教材、學生、教法于一體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