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君
[人物:吉承]
身份:上海本土設計師。Lavie服飾品牌創(chuàng)始人、經(jīng)營者。
聲音:堅持,一種對自己原創(chuàng)風格的堅持。不能輕易地跟隨大眾市場而改變。也許這個堅持的過程很艱難,也許堅持很久還是很難得到大眾的認同,但是,只要堅持下來了,最終一定會成功。
敢想敢做的女人
吉承,一個剛想敢做的美麗女人。當了三年規(guī)規(guī)矩矩的理科女生,大四那年突發(fā)奇想:去國外讀服裝設計!學成以后,卻又放棄了國外高薪的大好前程,毅然決定回到上海,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只因意大利的很多品牌都喜歡用動物的紋做圖案,而她喜歡的是中國元素。2002年,吉承的故事從泰喇珞開始。
《手工》:泰康路上是什么吸引了你?
吉承:一種氛圍的感染。當時已有不少設計師在泰康路開店,擁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室,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很自由,我很向往這樣的方式。
《手工》:國外的學習和在大品牌司工作的經(jīng)歷,為自己開創(chuàng)門店、開創(chuàng)品牌有何裨益?吉承開了眼界,20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中國并不時尚,品牌也不是那么發(fā)達,在時裝發(fā)布會上,很驚訝,看到很多一線品牌。它們也都很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運用,這對我自己創(chuàng)業(yè)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手工》:上海的原創(chuàng)設計師如此之多,要真正地站穩(wěn)腳跟,最重要的是什么?吉承我覺得是堅持,一種對自己原創(chuàng)風格的堅持。不能輕易地跟隨大眾市場而改變。
以顛覆詮釋中國元素
吉承喜歡用破壞的方式詮釋自己眼中的中國,譬如用線條、滾邊來制造圖案;把整只鳳凰圖案割碎拼湊在衣服的各個角落;用流蘇象征京劇里面的胡子;用素緞包邊來制造細致的軍大衣。作為女性服裝設計師,吉承的審美觀和其他男性設計師很不同。
《手工》:據(jù)稱你的設計是“中國式性感”?
吉承:中國人本身就是性感的,比如后背、腰部線條,都非常美。我所做的就是把這些美和性感表現(xiàn)出來。比如“門神”系列里,就有一件純西式的露背禮服,我很注重后背的設計。因為我就是女人,就算設計性感的風格,也是不張揚的含蓄,這是我心中的中國式。
《手工》:上海的生活對你的設計有什么影響?設計靈感來自哪里?
吉承:家人都在上海,讓我在這里能找到一種歸屬感。加上上海本身就是海派文化,包容性強,所以我在應用一些元素的時候可以比較大膽。靈感來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書,聽音樂。最新一季的作品,我的靈感就來自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吃。像弄堂邊上賣臭豆腐的小攤,你都會忍不住要去吃一點,我就想為什么不把這些拿來做設計?這就是生活!這些點心由手工精心制作,代代相傳,與人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中國文化的最佳演繹。
《手工》:你的作品放之國際T臺,你認為是什么在打動國際買手的心?
吉承:我覺得是品質感。精美、細膩,有手工的感覺,會讓人感覺到溫暖,這就是我強調的手感設計。我很喜歡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像以前,工匠們會花很多時間去創(chuàng)造一件藝術品,這樣的東西拿到手里,是帶著感情的。然而,如果直接把一些中國文化元素簡單復制到設計里也并不可取,畢竟過于傳統(tǒng),缺乏時尚感,中國的元素并不一定要很規(guī)矩地去表現(xiàn),我喜歡打破常規(guī),去破壞它,挖掘它的可能性。比如一張京劇臉譜,國外設計師可能會完整地把它放進時裝里,但我卻會考慮如何把臉譜切開、打散后再使用。
Lavie就是生活
Lavle,源于法文“cela vie”,是“生活”的意思。吉承用心經(jīng)營著Lavie,從單件作品的設計到系列化的品牌發(fā)布、從面料的選擇到一顆細節(jié)的小紐扣,她都一絲不茍。她的認真賦予了Lavie良好的品質。
《手工》:Lavie傳遞的品牌理念是什么?
吉承:中國人要有自己的lifestyle(生活方式)。
《手工》:設計師需要非常有個性。而品牌運營又必須遵從市場信息。如何協(xié)調?
吉承:這也是我正在學習的。遵循市場,就會讓設計流于大眾,缺乏了自己的個性。其實像捌門這樣的品牌。注定了只屬于小眾,如果得到小眾的認可,培養(yǎng)了—部分長期顧客,就已滿足了。
《手工》:本科的經(jīng)濟學。對現(xiàn)在品牌運營有何作用?
吉承:事實上,對Lavie的經(jīng)營,我下的功夫不比設計時裝少。除了處理一些外貿事宜,還要帶領專業(yè)團隊負責市場營銷。說遠一點,我是想提高中國時尚品牌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印象。中國不是只有質量很好、價格很便宜的東西。我想做的是一個高檔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