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衛(wèi)強
自“9·11”事件以來,伴隨著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局部戰(zhàn)爭中的頻繁使用和出色表現(xiàn),特種部隊成了和高技術武器一樣出彩的“殺手锏”。但是,人們對特種部隊的討論多數(shù)集中在如何快速準確地消滅敵人上,而很少有人關注他們?nèi)绾卧趹?zhàn)場特別是敵后戰(zhàn)場的生存。其實,輕裝的小股特種部隊被敵方發(fā)現(xiàn)后會立刻陷入重重包圍之中。這時,他們?nèi)绾卫米约旱能娛滤刭|(zhì)突出重圍,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好萊塢大片《黑鷹墜落》反映的就是1993年美軍“游騎兵”和“三角洲”部隊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一次失敗突襲行動,它將向我們真實地反映了逆境中的特種部隊如何生存?,F(xiàn)在,就讓我們直接切入《黑影墜落》中的經(jīng)典鏡頭,從美軍陷入困境開始,分析特種部隊在逆境中的生存戰(zhàn)術。
走向地獄的車隊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在陌生的城市中開車,繞著錯綜復雜的街道,可是怎么繞,就是找不到目的地。在摩加迪沙臟亂不堪的街頭,美軍特種部隊的士兵們就是這樣迷失了自己。
鏡頭一史崔克(美軍地面車隊的領隊車長)沒有告訴觀測直升機他們要駛向哪個墜機地點。但是,當史崔克又看到目標建筑時,他才知道觀測直升機引導他們?nèi)サ氖堑诙嫏C地點,而他們應該去的是第一墜機地點!這時,負責指揮的另一架直升機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因為基地已經(jīng)開始集結搜救人員,準備趕赴第二墜機地點,而史崔克的車隊竟然也往那個方向前進。于是,史崔克和觀測直升機之間有了如下的通話:
“丹尼,我想你太靠近西邊了,已經(jīng)接近第二墜機地點。你似乎向西邊遠離了四個路口、向南邊遠離了五個路口,完畢?!?/p>
“羅密歐64,這是制服64,告訴我正確的轉(zhuǎn)彎方向!”
“制服64,這是羅密歐64,你需要往南過四個路口,再轉(zhuǎn)東,該地點有綠色的煙霧彈。繼續(xù)往南走?!?/p>
然而,此時無線電中卻傳來各個單位不同的命令。
“不要再下命令了,你下命令給錯誤的單位了!”
“這是制服64,你又把我們帶回奧林匹克旅館了。”
“制服64,這是羅密歐63,你需要再往東轉(zhuǎn)?!?/p>
“制服64,這是羅密歐64,下一個彎右轉(zhuǎn)!右轉(zhuǎn)!”
“他們錯過那個路口了!”
“下一個彎想辦法右轉(zhuǎn)?!?/p>
“他媽的!停下來!他媽的!停下來!”
“右轉(zhuǎn)!右轉(zhuǎn)!快一點!”
克勞塞維茨研究古代戰(zhàn)爭史后指出,戰(zhàn)爭中有所謂的“戰(zhàn)場迷霧”,它會迷惑指揮官的決策、阻礙上下層之間的聯(lián)絡。美軍的車隊正是被“戰(zhàn)場迷霧”引領著走向最深的地獄。由于兩架“黑鷹”直升機(“超級”61和“超級”64)的墜落打亂了計劃,每個指揮官都有自己的應變計劃,可是每個人的應變計劃都不一樣!觀測直升機想要車隊先救“超級”64(在第二墜機地點),而基地指揮官卻要車隊先救“超級”61(在第一墜機地點)。更糟糕的是,摩加迪沙市區(qū)的建筑物形成的地獄迷宮,讓你就算知道坐標與方向都沒有用,你必須知道那條該死的路究竟是哪一條。
鏡頭二斯伯丁發(fā)覺子彈像激光一樣“嗖”的一聲就穿過了他的身體,奇怪的是,他沒有什么感覺。這時,他的駕駛員麥道斯驚慌地大喊:“我看不到啦!我看不到啦!”斯伯丁發(fā)現(xiàn)麥道斯的頭盔歪到了一邊,眼鏡掉了下來,罵到:“戴上你的眼鏡!白癡!”然而,麥道斯確實被擊中了,子彈打到他的頭盔上,幸運地保住了小命。但是,子彈的沖擊力使他暫時失去了知覺。
如果有什么比在槍戰(zhàn)的大街上開車更糟糕的事情,那一定是你的駕駛員還瞎了眼睛。斯伯丁大喊著:“左轉(zhuǎn)!右轉(zhuǎn)……”麥道斯完全沒有了視覺,只能靠著車長的命令駕駛。麥道斯感覺車隊好像總在街道兩側的房屋之間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忽然他覺得好像撞到了什么東西:“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斯伯丁說:“沒事,你只是碾過了一個人而已?!焙竺娴囊惠v戰(zhàn)術卡車也好不到哪去,一枚RPG-7火箭彈從左邊鉆進駕駛室,打斷了駕駛員瓦留斯基的左臂,彈頭居然沒有爆炸而是穿入他的身體,卡在胸骨中。
車隊已經(jīng)在方圓不到兩英里的街道中轉(zhuǎn)悠了45分鐘,一半以上的人中彈,8人陣亡或者是瀕臨死亡。領頭的“悍馬”車右邊兩個輪胎已經(jīng)被擊破,第二輛“悍馬”車幾乎無法動彈,事實上是讓后面的五噸卡車推著走。其他“悍馬”車也沒有幾個輪胎還是完好的,許多車輛中更是灑滿了乘員的鮮血。然而,更不幸的是,車隊再度走錯了路。這次是從第一墜機地點東邊的路直往北走,由于街道是如此危險,車隊發(fā)現(xiàn)走錯了路也不能停下來倒車,必須繼續(xù)前進再找路繞回來。然而,這讓空中的指揮人員必須從“迷宮”中找出新的道路,浪費的時間讓索馬里人有更多機會血洗車隊。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下午5點40分。車隊指揮官知道他的部隊已經(jīng)不可能再呆下去了,車子的機動力大幅削弱,人員大量傷亡。就算他們能找到路到達墜機地點,也沒什么機會能運載幸存的機組成員離開,頂多是車隊全體人員一起陪葬。因此,盡管基地指揮官一再命令繞回去,但他仍然決定抗命,將車隊帶回基地。
如果車隊都不敢在這條街道上呆下去,更不用說步兵的感覺了。由于臨時調(diào)走3輛“悍馬”車先運載摔傷的布萊博回基地,車隊并沒有將全部隊員運走,而是在目標建筑物附近留下一些“三角洲”部隊士兵以及“游騎兵”隊員,總共近80人。在車隊無法解救“超級”61的情況下,美軍指揮官命令這些留下的士兵前往支援。
暴露在戰(zhàn)場的步兵
如果有什么比在槍戰(zhàn)的街上開車還可怕,在街上步行絕對是其中之一。雖然美軍都穿著防彈衣,但是其設計目標是抵御9毫米口徑的手槍子彈而不是高動能的步槍子彈,更別提火箭彈,在這“充滿炙熱火焰的地獄里”跟穿雨衣沒有太大的差別。從這次行動中還可以看出“三角洲”部隊和“游騎兵”在戰(zhàn)斗力上的差別。雖然“游騎兵”是百里挑一的步兵,無論在意志上還是在體力上都勝過普通步兵一籌,但這仍然不能掩蓋一個事實:“他們還是菜鳥?!痹S多“游騎兵”是新兵,大多數(shù)都是第一次進行實戰(zhàn)。所以,在隨時都可能被子彈撕裂的街道上,他們不想屈服,也不想示弱,但是恐懼已經(jīng)侵蝕了他們的潛意識?!坝悟T兵”不自覺地緊跟著前面的人,像一群鴨子一樣前進。他們雖然還條件反射一樣進行射擊,大腦卻已是一片空白。然而,不論恐懼如何占領“三角洲”部隊的心靈,他們都被訓練成將意志超越恐懼來思考,判斷、分析眼前的局勢,選擇最佳的戰(zhàn)術。原本這群步兵協(xié)議前進時,“游騎兵”分別領頭和殿后,“三角洲”部隊則位于中間。但由于“游騎兵”隊形緩慢,不一會兒“三角洲”部隊就超越到前面去了。“三角洲”部隊不戴防彈頭盔而佩帶橡膠盔,雖然喪失了一定的防護力,卻能
憑借盔內(nèi)的免持無線電彼此溝通支援,將危險降低到最低。即使無線電故障,他們也能憑借手勢聯(lián)絡。他們對子彈沒有抵抗力,可是對戰(zhàn)場情況的掌握能力使其被擊中的幾率降到了最低。
你該如何在這種危險的街道上行走呢?“三角洲”部隊告訴年輕的“游騎兵”們:不要靠著墻走。墻壁給你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好讓你集中注意力于另外一邊。事實上,高動能的子彈打中墻壁后會沿著墻壁飛行很遠的距離,在途中尋找它的“獵物”。如果你緊貼著墻壁的話,你就有可能是下一個獵物。所以,你必須走在街道中央,好讓子彈沒有太大的機會沿著墻壁擊中你。沒有依靠的走在街上讓人感覺更危險,但是“感覺”和“實際”常常不會一致。
索馬里民兵也一樣,拿著武器連發(fā)射擊的不是最可怕的。自動武器連發(fā)射擊的后坐力讓訓練有素的士兵也不一定能夠準確瞄準,索馬里民兵更不可能做到。許多索馬里人幾乎都是閉著眼睛,盡可能讓自動步槍朝向美軍,然后全自動連發(fā)射擊。這當然會增加空氣中子彈的密度,但是很少會真正威脅到你。不過,那些單發(fā)射擊卻是另外一回事。這表示在瞄準好之前,對方不會讓你有機會發(fā)覺,更不會有機會躲閃。一旦擊發(fā),就算不擊中你,也會嚇破你的膽。而美軍唯一的保護就是手中的這支步槍。你必須在敵人瞄準好之前擊中他,或者至少在敵人開火前擊中他。所以,你要隨時保持耳聰目明、精神集中。子彈聲音是爆裂還是呼嘯?前者表示你沒有被擊中完全是因為你運氣好,或者表示他還沒有瞄準好你,你還有機會。子彈從哪個方向發(fā)射過來?甚至子彈來自什么槍?你不能停止判斷,同樣不能停止移動。
就像車隊一樣,步行最危險的部分是穿越十字路口。左右數(shù)個街道內(nèi)的索馬里民兵會等著你穿過馬路,然后給你永遠難忘的痛擊。所以,步兵必須開火掩護,等到前一名隊員完全通過了再果斷沖過街去,唯一的依靠就是你的運氣。雖然許多人受傷,但一支80人的隊伍前進了近一英里子彈與火箭彈交叉射擊的街道卻沒有人陣亡,堪稱奇跡。甚至火箭彈就打在旁邊的墻壁上,也只是飛散的彈片讓一兩個人掛彩而已,這是美軍的運氣。雖然這個國家充斥著輕武器,但畢竟索馬里民兵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訓練,他們沒有合理的戰(zhàn)術,也沒有先進的武器,反坦克火箭筒雖然聲勢嚇人,但并不是完美的殺傷武器。它將爆炸威力集中在面前的裝甲而不是附近的人員上,所以幾乎無裝甲防護的悍馬車遭到火箭筒的攻擊反而還有機會留下活口,步兵也是一樣。當這支部隊步行到達“超級”61的墜機地點后,立刻封鎖占領了附近街道并控制這片區(qū)域。士兵們分配位置,進駐民房從窗戶后構筑作戰(zhàn)掩體。另一方面,醫(yī)護兵將傷者集中到“超級”61墜落民房所撞出的空間,拆卸直升機上的附加防彈鋼板來保護傷者。
“超級”64的處境則是越來越危險,不像“超級”61墜落時機上還有一名“三角洲”部隊的狙擊手,它早已卸光所運載的所有“游騎兵”,機上只剩下2名駕駛員和2名座艙長。而且墜落時的沖擊力太大,座艙長位置沒有防撞措施,都摔成了重傷。正駕駛拉杜知道必須靠自己求生,掏出MP5沖鋒槍頑強抵抗。此時,戈菲納駕駛的“超級”62將“超級”64的處境完全看在眼中。由于后者墜落的地點距離目標建筑太遠,所以美軍指揮部決定先集中地面兵力去保護“超級”61,而舍棄了“超級”64。“超級”62不斷在“超級”64上空盤旋,讓機上的“三角洲”部隊狙擊手壓制企圖接近墜機地點的索馬里人。然而,索馬里人的數(shù)量實在太多,2名狙擊手——休發(fā)特與戈登要求上級派他們到地面去保護“超級”64。美軍指揮官很難下這個決定,因為他們已經(jīng)沒有支援了。原本的車隊已經(jīng)回去,緊急集結的車隊要過很久才能出發(fā),讓狙擊手下去拯救機組人員的希望很渺茫,很可能只是讓他們?nèi)プ雠阍帷?/p>
幾經(jīng)周折,上級終于同意2名狙擊手落地。他們落地后立刻將“超級”64的正駕駛拉杜抬出來安置,并尋找位置開火射擊。但對于如此兇猛的戰(zhàn)場而言,兩名狙擊手所能展現(xiàn)的勇氣遠大于實際的效果,他們很快就犧牲了,正駕駛拉杜則成了唯一的俘虜。這2名狙擊手死后被追認為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國會榮譽勛章,克林頓總統(tǒng)在典禮中如此描述授勛的原因:“他們?yōu)榱艘粋€高貴而重要的原因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給拉杜和其他的成員一個活下來的機會!”美國海軍甚至在1996年以休發(fā)特的名字為一艘新建的貨運船命名。但即使是如此高的榮譽(美軍在海灣戰(zhàn)爭中都沒有任何人得到這個榮譽),美國政府仍然沒有承認他們的“三角洲”部隊身份,僅稱其為“美國陸軍士官長”和“游騎兵特遣隊的一員”。
當2名狙擊手與拉杜在地面為生存而拼死戰(zhàn)斗時,“超級”62繼續(xù)在上空以座艙長的7.62毫米“加特林”機槍掃射企圖接近的索馬里人。另一方面,索馬里持續(xù)發(fā)射火箭彈,企圖再擊落一架“黑鷹”直升機。很快,索馬里人成功了,“超級”62成為第4架被擊中的“黑鷹”直升機。飛行員幸運地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部分俯仰軸的控制能力,得以勉強撐到基地降落。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zhàn)爭勝負不在于死傷的多寡,而在于你是否有效擊中敵軍物質(zhì)或者是心理上的重心。索馬里人這次確實擊中了美軍的作戰(zhàn)重心——“黑鷹”直升機。
生死之間的惡斗
“黑鷹”直升機無論在作戰(zhàn)上還是心理上,都具有關鍵性的地位。摩加迪沙的街道錯綜復雜,唯有直升機能以直線方式在兩點之間飛行,用最短的時間投入和撤離部隊以及運送傷員。如果你希望能夠快速攻擊并使敵人來不及反應,必須乘坐直升機;如果你傷勢嚴重,要立刻送到醫(yī)院急救,直升機也是唯一的選擇。然而,4架直升機的損失(2架墜落,2架在基地迫降),徹底摧毀了美軍指揮官動用直升機的勇氣和信心。這對兩個墜機地點的步兵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們必須撐到救援車隊趕到。
史崔克先率領3輛“悍馬”車護送布萊博回基地急救后沒多久,指揮官就要求他趕快組織一支新的車隊去救援“超級”64。新車隊調(diào)光了特種部隊基地里所有的可用戰(zhàn)力,包括前后2輛“悍馬”車,中間3輛五噸戰(zhàn)術卡車。索馬里人已經(jīng)在基地外圍的交通要道布滿了路障和火力點,史崔克很快發(fā)現(xiàn),即使他的“悍馬”車能越過路障,后面的戰(zhàn)術卡車也沒有能力開過去。空中的指揮直升機不斷盤旋,還是找不到?jīng)]有路障的路,史崔克的車隊只能繞過整個城市才能到達“超級”64的位置。然而,“超級”64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等待了:2名“三角洲”部隊的狙擊手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包圍他們的索馬里民兵,沒過多久就被擊斃了。憤怒的索馬里民兵沖到墜機地點,抓起唯一幸存但已受重傷的拉杜就是一陣痛打。
在“超級”61的墜落地點,“超級”64墜毀前索降的搜救人員,以及步行趕來的“三角洲”部隊突擊隊員與
“游騎兵”算是暫時控制了局面。他們雖然不象車隊那樣擁有12.7毫米機槍和40毫米自動榴彈發(fā)射器等重火力,但地形的掩護使他們成為了難以射擊的目標。然而,等到美軍車隊一一撤出戰(zhàn)場,索馬里人便集中一切力量來毀滅他們。美軍所使用的輕武器較為先進,卻不完全適合城市作戰(zhàn)環(huán)境。M16A2自動步槍和M4卡賓槍發(fā)射的是尖頭鎢芯穿甲彈,這種彈頭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可以射殺利用石墻與樹木做掩護的索馬里民兵??墒钱斔黢R里人瘋狂攻擊時就不見得有效了——鎢芯彈會穿過障礙,同樣也會穿過敵人的身體,甚至敵軍沒有一點中彈的感覺,這使得美軍往往要對一個敵人射擊4、5發(fā)子彈還是不能確定是否已經(jīng)擊斃對方。少數(shù)狙擊手使用的是7.62毫米M21狙擊步槍,它有笨重的槍身以及較大的后坐力,但是打起敵人來卻一點也不含糊,一發(fā)出去保證一人倒地,有點命中即摧毀的感覺。
如果說,索馬里人是將美軍帶往地獄的惡魔,那么AH-6“小烏”攻擊直升機則是美軍唯一的守護天使,它讓許多索馬里人在接近美軍之前,就被機上的火箭彈和多管機槍給“毀滅”掉了。這時,美軍已經(jīng)完全放棄使用“黑鷹”直升機提供火力掩護,救援車隊則在基地慢慢集結。AH-6發(fā)現(xiàn)目標后就會急速爬升,用“米尼崗”六管機槍進行俯沖攻擊,其破壞力相當驚人。事實上,一般配備12.7毫米機槍的OH-58D飛行員就表示他們更愿意使用這種7.62毫米六管機槍。雖然“米尼崗”的射程與摧毀力達不到12.7毫米機槍的水平,但是極高的射速使其可以在開火的一瞬間毀滅被瞄準的目標。
“超級”61墜機地點的美軍士兵認為對面一棟兩層的建筑物過于危險,如果索馬里人聰明地利用那個地形,整個陣地就都在其火力范圍之內(nèi)。于是,美軍士兵要求AH-6摧毀那棟建筑物,而飛行員回復的只有一個問題:“你確定不會打到自己?”。得到肯定的答復后,AH-6俯沖著轟擊該棟建筑物,硬是把兩層樓打成了廢墟。事實上,AH-6唯一的問題就是它火力的毀滅性太強,沒有人敢接近友軍使用。所以,對于墜機地點附近的敵軍,步兵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但在沒有誤擊可能性的地方,AH-6就是為索馬里人帶來毀滅與災難的惡魔。當索馬里人摧毀了美軍使用“黑鷹”直升機與車隊增援的決心后,索馬里民兵也開始集結附近城鎮(zhèn)的軍隊來增援大量傷亡的戰(zhàn)場。美軍指揮直升機憂心忡忡地注視著車隊的接近,并提醒地面部隊關于附近敵軍增援部隊的距離。隨著目標一步一步接近,美軍開始擔心手邊的火力還不夠迎擊大規(guī)模的生力軍。然而,美軍地面部隊終究沒有看到這批生力軍的接近,在增援的路上AH-6就把他們?nèi)看虺闪怂槠?/p>
美軍特譴部隊這次任務的關鍵就是“速度”,攻擊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連進出時間也應該在2個小時之內(nèi)結束。而現(xiàn)在“超級”61墜機地點的美軍難以置信地發(fā)現(xiàn),他們居然已經(jīng)在這個“鬼地方”待了近3個小時,而且救援車隊還沒有出發(fā),這表示他們必須準備在這里過夜了。
黑夜中的激戰(zhàn)
隨著夕陽西下,雙方交火更加激烈,仿佛要在天黑前做一個了斷。摩加迪沙市沒有太多燈光,黑皮膚的當?shù)厝嗽诤谝估镆揽繉Φ匦蔚氖煜ぃ瑢⒂懈鄼C會摸進美軍把守的房屋。盡管美軍指揮官不肯派出“黑鷹”直升機撤離人員,但仍然派出了“超級”66攜帶彈藥、飲水和血漿為駐守的士兵提供補給?!俺墶?6一降落,索馬里人的步槍與火箭筒火力就立刻發(fā)揮到極至,一名機員臉部中彈,機身多處被子彈貫穿,但其最后還是幸運地飛回基地。
出乎意料的是,隨著月亮的升起,這個血腥的地獄漸漸沉寂。美軍發(fā)現(xiàn),黑夜中槍口的火光使其可以更精確地發(fā)現(xiàn)索馬里槍手的位置,而擁有全套夜視裝備的AH-6也能夠肆無忌憚地轟擊看不到直升機的索馬里人。這個黑色城市的黑夜雖然看起來更加恐怖,實際上卻安全得多。
那么,此時美軍基地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從“超級”61一落地,指揮官蓋瑞森將軍就要求第10山地師的3個步兵連待命出發(fā)。然而,看到回來的特種部隊車隊穿過城市所留下的累累彈痕,美軍不敢再以輕型車隊運送,而要求巴基斯坦的M48坦克與馬來西亞的M113裝甲輸送車支援。問題在于,巴基斯坦的坦克在城市另一邊,在美軍與民兵以街道為戰(zhàn)場的激烈戰(zhàn)斗中,沒有人敢穿越摩加迪沙市,美軍必須繞過城市外圍到巴基斯坦的基地與坦克匯合。當三方人員終于聚在一起后,又為了協(xié)調(diào)管制的問題耽誤了時間。美軍希望借用馬來西亞的裝甲車,但是隨車而來的馬來西亞士兵不甘心被晾在一邊,馬上跟美軍吵了起來。最后協(xié)調(diào)的結果是,由馬來西亞車長與駕駛員來駕駛戰(zhàn)車,美軍步兵上車作戰(zhàn)。然而,三種不同文化的軍隊如何下達命令進行指揮呢?于是,又花了更多的時間以確定救援部隊的每個分隊都有懂英語的官兵可以接受指揮。當指揮部門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三國士兵卻是無所事事地在車上睡大覺。直到晚上9點半(距離戰(zhàn)斗打響已經(jīng)過了將近5個小時),車隊才出發(fā)到新港,與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部隊會合。留在基地的剩余美軍特種部隊眼看著他們的弟兄被摩加迪沙市吞沒,而這群正規(guī)部隊的“老太太”還在旁邊磨磨蹭蹭,氣得差點抗命出擊。
車隊開始向摩加迪沙市進發(fā)時已經(jīng)是半夜11點半,原計劃巴基斯坦部隊的坦克做先導,馬來西亞的裝甲輸送車與美軍卡車隨行。但是巴基斯坦的帶隊指揮官拒絕領隊,他們怕陷入街上路障構成的反坦克陣地中,成為索馬里民兵的活靶子。
經(jīng)過反復協(xié)商,巴基斯坦的坦克只領隊到接近交戰(zhàn)地點的K-4圓環(huán)(實際上等到接近真正的戰(zhàn)場時,巴基斯坦的坦克已經(jīng)逃跑了),最后只好由馬來西亞的裝甲輸送車領頭。這支救援車隊看起來比美軍之前的“悍馬”加卡車,或者“黑鷹”直升機看起來安全得多。但在特種部隊的眼中,這些裝備同樣不具備防護力。在這個戰(zhàn)場上唯一可靠的安全保障就是“速度”,而緩慢的集結速度已經(jīng)失去了“速度”優(yōu)勢。其次,這支裝甲部隊的士兵都不認為自己是安全的,一遇到路障馬來西亞的裝甲輸送車就拒絕通過,他們覺得索馬里人不是埋設地雷,就是架設好了RPG-7火箭筒,非要美軍下車清理完路障后才肯通過。
摩加迪沙的復雜街道并沒有放過救援車隊,兩輛馬來西亞裝甲車在路口轉(zhuǎn)錯了彎,遭到猛烈的攻擊,一名車組成員重傷。此時,摩加迪沙市除了AH-6間歇的攻擊和特種部隊少而果決的槍聲以外,大致上已經(jīng)安靜下來。然而,在目睹特種部隊白天被沿路痛擊的慘狀后,第10山地師出發(fā)前就通知了所屬官兵戰(zhàn)場的危險性,車隊幾乎無時無刻都在射擊沿路看到的所有可疑的東西!救援車隊就像地獄舞會中遲到的噴火巨獸,當眾魔休息時,才噴著火舌橫沖直撞。救援車隊的聲勢不但嚇到了索馬里民兵,也嚇到了“超級”61墜機點的美
軍。他們可不希望勇敢地堅守半天后,被一群魯莽的友軍打死。他們在陣地周圍布置紅外線探照燈,索馬里人的肉眼看不見這些光束,可是救援車隊的夜視鏡看得到。到達救援地點后,美軍將傷者送上裝甲車的車廂內(nèi),部分尸體則放在車頂。將弟兄的尸體暴露在車頂是件令人很難接受的事情,可裝甲車的內(nèi)部空間實在不夠,以至于幸存的特種部隊士兵必須要跑步跟著裝甲車隊沖出摩加迪沙!當這群“三角洲”部隊與“游騎兵”們被索馬里人包圍、被指揮官遺棄了大半天后,現(xiàn)在居然要跑步撤離戰(zhàn)場!但他們沒有屈服,要跑就跑吧!于是,特種部隊士兵們就一面跑步、一面射擊、一面中彈地跟著車隊撤離!
當美軍終于回到基地的時候,天已經(jīng)快亮了。在半天多的慘烈戰(zhàn)斗中,美軍陣亡了19人,不過這完全要歸功于美軍醫(yī)護人員卓越的急救技術,因為光是“游騎兵”就有30多人受重傷。其中,最慘的是“超級”64,4名機組人員落地后只有正駕駛拉杜生還,他被索馬里人抓了俘虜,囚禁了一陣子后在外交斡旋下獲釋。當然,陣亡的還包括奮不顧身的那兩名“三角洲”部隊的狙擊手。然而,“超級”64死者尸體在隔天被索馬里人拖在地上示威的照片很快刊登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頭條,成為美軍近年來最大的恥辱。在索馬里方面,由于缺乏足夠的醫(yī)療條件,保守估計死亡500余人,傷者上千,而真正的傷亡數(shù)字也許只有天知道。
余波
這次戰(zhàn)役是美國軍民沉浸在海灣戰(zhàn)爭勝利榮光中后的第一次挫敗,迫使美國總統(tǒng)下令美軍撤出索馬里并至今再未踏入一步。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以失敗而告終,這個貧窮落后的非洲國家則繼續(xù)深陷無休止的內(nèi)戰(zhàn)之中。
事后,美國軍方拒絕做出任何檢討,而是極力淡化、遺忘,個中原因并不完全是畏懼面對失敗。首先,“三角洲”部隊太過敏感,美國官方不愿因任何談論而讓他們曝光;其次,這次在摩加迪沙的行動對特種部隊而言,實在是顏面盡失。但是,這場戰(zhàn)斗真的失敗了么?不論索馬里人擊落了幾架直升機,都不會掩蓋一個重要的事實:美軍的作戰(zhàn)目標(俘虜兩個索馬里游擊隊的重要人士)已經(jīng)成功。然而,在戰(zhàn)略上美軍還是失敗了。過高的傷亡、特種部隊的暴露使美軍不得不撤出戰(zhàn)場,甚至所有俘虜也在不久后釋放。人們不禁會問:究竟是為什么會造成在這樣的結局?
這次戰(zhàn)斗最關鍵的轉(zhuǎn)折點就是“黑鷹”直升機被擊落,一架接一架的被擊落,迫使美軍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變救援作戰(zhàn)計劃,導致任務時間一再延長,讓索馬里人有足夠的集結時間,終于將美軍特種部隊團團包圍。那么,使用“黑鷹”直升機是一個錯誤么?非也,即使后來的裝甲車部隊,一樣被索馬里人的火箭筒痛擊。而且車隊會被路障所阻礙,又必須依靠街道線路行動,這使得索馬里人有更多的時間布置攻擊,車隊卻需要更長的時間、更激烈的苦戰(zhàn)后才能到達目的地。而且在此之前,美軍根本不會想到有人會把RPG-7反坦克火箭作為防空武器使用。美軍只是想當然地認為索馬里人連肩射防空導彈都沒有,也就不存在所謂的防空能力,因此才對“黑鷹”直升機的安全抱有極高的信心。
事實上,索馬里人使用火箭筒對直升機射擊仍然是一種效果非常有限的防空戰(zhàn)術,其需要齊射大量的火箭彈(此役,摩加迪沙市周圍的索馬里游擊隊幾乎消耗光了他們所有的火箭彈庫存),且只有等直升機飛到頭頂上才能進行攻擊(此前美軍曾經(jīng)以直升機發(fā)射導彈攻擊索馬里游擊隊,而RPG的射程根本夠不到發(fā)射導彈的直升機)。更重要的是,一但戰(zhàn)斗進入夜晚,這項戰(zhàn)術將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問題的根源在于,美軍無法自由選擇攻擊時間與地點。目標人員出現(xiàn)在何時何地,美軍就必須利用這個時間、地點。再加上美軍從事的是人道主義援助任務,而不是戰(zhàn)爭,不可能把整個城市包圍起來圍捕目標(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連“偉大的薩達姆先生”都沒能逃脫美軍的搜捕),或者使用戰(zhàn)斗機投擲炸彈在城市中炸出一條血路來。所以,索馬里人的戰(zhàn)術享有一個絕對有利的環(huán)境。另外,美軍原本的使命是維持和平、拯救索馬里人民,但是當?shù)厝藚s不認為美軍是來拯救他們的,反而團結起來抗擊美軍。加之美軍害怕傷及無辜,不愿意出動大部隊而以精銳的特種部隊進行精確的人員攻擊,索馬里游擊隊則以平民做盾牌。如此一來,美軍的作戰(zhàn)目的注定不能成功。
不過,這次作戰(zhàn)的戰(zhàn)術行動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果美軍地面車隊一開始就準確開到兩個墜機地點,而不是在摩加迪沙市“逛大街”,很多不必要的傷亡就不會發(fā)生。事實也證明了傳統(tǒng)的“方向一距離”導航方式在城市作戰(zhàn)中根本行不通,你必須知道街道的走向,甚至要知道新道路的資料,并且具備1米級或者更高的定位能力。此役中,“三角洲”部隊還利用他們良好的訓練與默契,加上個人通信能力,使得每一個士兵都能獨當一面,了解整體狀況的方向與弱點,組合成一個面面俱到的戰(zhàn)斗集體。以上兩者的組合,就是美軍信息戰(zhàn)中的重要課題:如何運用“信息”來“掌握狀況”。
“掌握狀況”一詞來源于空軍的“狀況意識”,首先你必須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位置),了解目標(知道墜機地點的位置與狀況),接著要盡快知道到達目標的方法(通往墜機地點的路徑),最后還要隨時掌握自己的兵力狀況(知道每一個手下或者上司的位置,維持攻守俱佳的戰(zhàn)斗隊形,填補戰(zhàn)術上的漏洞)。美軍數(shù)字化士兵項目就是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個人GPS讓指揮官或自己了解每個人的精確坐標;隨身攜帶電腦顯示的數(shù)字化資料庫可以看出復雜地形的穿越途徑或者敵人陣地的弱點:頭盔無線電系統(tǒng)讓單兵可以通報目標狀況或者傷亡狀況:熱像儀可以享有夜戰(zhàn)優(yōu)勢;步槍上的攝像機可以讓步兵在不離開掩體的情況下掃蕩建筑物后面的敵軍;高爆槍榴彈可以迅速清除密閉空間內(nèi)的敵人。
另外,索馬里民兵的巷戰(zhàn)戰(zhàn)術也相當值得借鑒:路障可以嚴重削弱敵人的機動能力;燃燒的輪胎、布設的詭雷、火力陣地的掩護還可以進一步的強化路障的威力。假如對手發(fā)動奇襲而你沒有快速機動兵力可以及時攔截的話,那么你起碼要用路障阻滯敵人;用火力削弱敵人、破壞敵人的計劃、干擾敵人的指揮,等到敵軍完全無法移動的時候,再集結最大的兵力席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