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新 張炳坤 邢玉萍
0引言
復播油葵可以充分利用麥收后土地及光熱資源,提高復種指數(shù),增加種植業(yè)經(jīng)濟效益。奇臺縣7—10月≥5℃活動積溫達2200~400℃,有效積溫165~1780℃,占全年活動積溫及有效積溫的60%左右,臨界溫度(≥5℃)終止時間為10月15日,可利用光熱資源時間90~100d,完全可以滿足早熟油葵品種的生長需要。早期霜凍是復播作物最嚴重的災害性氣候,而油葵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具有對霜凍災害良好的適應性,因此大大降低了復播油葵的生產(chǎn)風險,是復播油葵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保證。
1選用早熟豐產(chǎn)良種,實現(xiàn)“兩早配套”
早熟高產(chǎn)的小麥品種和早熟、高油、高產(chǎn)的油葵品種的選育、引進為復播油葵成功提供了保證。盡量選種復播生育期在90 d左右的早熟品種,以保證獲得高產(chǎn)。目前,在生產(chǎn)中表現(xiàn)較好的早熟油葵品種有益海1號、新葵雜5號、白葵雜9號等,前茬小麥可選用早熟高產(chǎn)品種新冬22號(6月底至7月初收獲)。
2搶時早播,提高播種質(zhì)量
準備復播的地塊,在小麥收前1周進行澆水(麥黃水)做到一水兩用,或油葵先干播后澆水,這樣可節(jié)約1周時間,且出苗快。小麥成熟后搶收,搶清田,留低茬,麥田土壤采用少耕——耙地一播種1條龍式機械作業(yè),力爭在7月10日前播種。一般采用等行距條播,行距50 cm,播深3~4 cm,播量0.6~0.8kg。對于干播濕出的播后及時澆水。
3化學除草
播前結(jié)合整地用氟樂靈80g/667m2,對水30 kg/667m2均勻噴施于土壤中,此藥易光解,噴后立即用釘齒耙交叉耙2遍;或用金都爾70 mL/667m2封閉土壤,此藥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光解,但用藥后也要淺耙,能有效防治田間雜草。
4合理密植,確保全苗
復播油葵,因苗期溫度高,易徒長,花盤小,一般花盤直徑15~16cm,宜適當加大密度,以彌補單株盤小、產(chǎn)量低的不足,5D cin等行距,株距22~24 cm,保苗密度5500~6000株/667m2。
5加強肥水管理
對肥力不足的,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銨5-10 kg/667m2,帶種肥磷酸二銨3~4 kg/667m2。全現(xiàn)蕾初期,結(jié)合中耕、開溝培土,追施尿素15~20 kg/667m2,并及時澆頭水;15~20 d后澆2水(此時正是油葵開花期),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澆3水。全生育期灌水2~3次。
6及時收獲
達到生理成熟后,由于花盤含水量還很高,再曬4~5 d后收獲??傊锛練鉁匾话爿^高,初霜來得早遲不定,播種復種的油葵成熟期不同,具體收獲時間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7月10日前播種油葵,成功的保證率高。若選用特早熟小麥品種,能在6月底7月初收獲小麥,可以進一步擴大復播油葵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