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
災民是目前臺灣最受關注的群體,25日,民進黨籍屏東縣議員在遭災民嗆聲后,竟以鐵椅和石塊砸傷災民,立即成為島內各大媒體的熱點新聞,《聯(lián)合報》、《中國時報》、“中央社”以及臺灣TVBS電視臺等都對此做了相關報道。迫于輿論壓力,傷人議員盧同協(xié)26日親自出面道歉,并表示愿意負責。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26日報道,民進黨籍屏東縣長曹啟鴻25日到萬丹鄉(xiāng)灣內村勘災,遭到當?shù)卮迕竦膯苈暋4迕袷┧删磁軉Ⅷ櫋八肆巳瞬艁怼?、“清理干凈才看到你”且“救濟金都沒有發(fā)”,對此曹啟鴻臉色鐵青,但仍保持風度,安撫村民情緒。不過,同行的民進黨籍縣議員盧同協(xié)對此“怒不可遏”,不僅向災民大聲反嗆,甚至要抓起鐵椅欲砸施松井。在被眾人拉開后,盧同協(xié)又突然撿起石頭朝施松井臉部砸去,結果施松井閃避不及,導致右耳兩處撕裂傷,右腳踝骨折,手肘挫傷,共縫了12針。
盧同協(xié)砸傷災民的事件立即引發(fā)島內輿論的關注。有災民痛罵盧同協(xié)的行為“跟流氓沒兩樣”,讓勘災變成打人鬧劇。對此,民進黨急忙“道歉止血”,民進黨發(fā)言人鄭文燦25日當晚緊急發(fā)布新聞稿稱,施松井在曹啟鴻下車后一直對其進行辱罵,盧同協(xié)認為曹啟鴻救災非常辛苦,一時沖動之下才拿石塊打傷施松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為,“做錯事該道歉就道歉”。
《聯(lián)合報》的報道稱,官員赴災區(qū)的功能之一,也可說是最起碼的功能,就是要能作為“出氣筒”。連馬英九都自稱是“大號出氣筒”,不料竟然有縣議員連做災民的“出氣筒”也不肯,反而把災民當成自己的“出氣筒”,砸傷了災民。災民未傷于泥石流,反而傷于縣議員的石塊之下。為什么馬英九、劉兆玄所到之處災民皆可嗆聲,而曹盧二人卻不容嗆聲,要用椅子及石塊回報災民?如果連“出氣筒”都做不到,遑論其他?
《聯(lián)合報》的評論也認為,災民慘遭劇變,民怨無法紓解,官員被嗆是當然的;但“嗆官文化”也不能無限上綱上線,以臟話來羞辱官員就過了。官員是應對災民有“同理心”,但災民何嘗不也一樣該有“同理心”?;蛟S官員被嗆是民主政治的常態(tài),但是若成為作秀的工具,就失焦了?!吨袊鴷r報》的報道則稱,這些年來的政黨惡斗,搞得臺灣幾無凈土,無論什么都要分藍綠。這種惡斗已影響救災,更是可惡。臺風釀災,不分藍綠;泥石流肆虐也不管“朝野”。大家同在一塊土地上安身,同舟一命。面臨這么大的災難,團結都未必能克服,更何況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