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少婦,結(jié)婚沒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她想改嫁,但遭到公公和小叔子的反對。這個女子既聰明又有勇氣,她想去找縣官告狀。她通過打聽,得知縣官大人素來討厭煩瑣的狀文,于是便苦想冥思,寫了一份既簡單又能表達自己處境和意愿的狀子。這張狀子只有十四個字:“翁壯叔大,瓜田李下,問該嫁不該嫁?”平時縣官接到這類訴訟狀子都不當一回事,但是,看過這個少婦寫的狀子之后,頓覺耳目一新,當即揮筆批下三個字:“嫁!嫁!嫁!”
“瓜田李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路過瓜地不要彎腰提鞋子,站在李子樹下不要去整理帽子,避免摘瓜摘李子的嫌疑。后來人們用它來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博士丁的話:
這位聰明的少婦寫的狀文不但感情真摯,而且簡明扼要,只用了十四個字就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愿。故事也給我們一個啟示:作文的長短并不同文章的好壞成正比,好而短的作文,情深意濃,能撥動讀者的心弦,收到預(yù)期的效果。
特別是寫考試作文,同學(xué)們一定要按照要求的字數(shù)去寫,爭取在要求的范圍內(nèi),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表達出真情實感,寫出結(jié)構(gòu)嚴謹、完整,文從字順,短小精悍的優(yōu)秀作文來。我們在平時練習(xí)寫作的過程中,就要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xí)慣。
【楊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