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盲蝽蟓危害特點盲蝽蟓對棉花的危害時間很長,從苗期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長達3個月,以花鈴期第三代
棉盲蝽蟓危害最為嚴重。盲蝽蟓成蟲、若蟲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破葉、枝葉叢生等癥狀。
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盲蝽蟓的危害表現(xiàn)也不同。(1)在子葉期 ,生長點被害會變黑干枯,不再生長;(2)真葉出現(xiàn)后,頂芽受害枯死,不定芽叢生,變成“多頭棉”;(3)危害嫩葉時被害點初呈小黑點,葉展開后大量破碎,稱之為“破葉瘋”;(4)頂心和邊心被害,形成枝葉叢生的“掃帚苗”;(5)幼蕾受害后往往苞葉張開,先呈黃褐色,繼而干枯脫落;(6)幼鈴被害后,輕的傷口出現(xiàn)水漬狀斑點,重的棉鈴僵化脫落。
二、盲蝽蟓的種類和發(fā)生特點盲蝽蟓屬于半翅目,盲蝽科。棉盲蝽種類主要有綠盲蝽、三點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等。河北省目前主要以綠盲蝽危害為主,一年發(fā)生5代,6月上、中旬侵入棉田,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危害盛期。但是棉盲蝽寄主廣泛,產卵期長,在田間世代重疊嚴重,所以防治時期不容易掌握。一般在田間百株有蟲1頭時,或發(fā)現(xiàn)棉株嫩葉或苞葉出現(xiàn)小黑點時,就要及時防治。棉盲蝽蟓的發(fā)生與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盲蝽蟓喜歡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當氣溫在25~30℃,相對濕度在80%時,最適宜繁殖。
盲蝽蟓喜食棉花的幼嫩部位,包括嫩尖、嫩葉、幼蕾等,在長勢旺、田間濕度大、施氮肥過多、化控不及時的旺盛茂密的棉田,往往產卵多,棉田受害重。
三、盲蝽蟓的防治措施
1.農業(yè)防治加強田間管理,減少蟲源,創(chuàng)造不適于棉盲蝽蟓發(fā)生、繁殖的條件。(1)3月份以前(越冬卵孵化前)清除田間地頭的雜草及棉柴等,減少蟲口基數(shù);(2)合理施肥,忌施過量氮肥,防止棉花旺長和棉田郁閉,搞好化控,減輕棉盲蝽蟓危害;(3)棉花生長期出現(xiàn)多頭苗時及早整枝,去叢生枝,留1至2枝壯稈,加快棉株生長以補償損失。
2.化學防治由于棉盲蝽蟓成蟲飛翔能力強,行動敏捷活躍,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1)傍晚或陰天的時候防治,以棉株尖和果枝尖等幼嫩部位為防治重點;(2)選擇正確的農藥品種,并進行交替使用,以觸殺和內吸性較強的藥劑混合用藥效果最好,可選用的藥劑有氯氰菊酯、敵百蟲等;(3)盲蝽蟓具有遷飛性,最好是各戶聯(lián)合、連片防治,效果較好。
河北省文安縣農業(yè)局技術推廣中心
鄧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