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岳年
孫康宜曾經(jīng)問施蟄存,人生的意義何在?91歲的長者起初報以無言的微笑,接著就慢慢地答道:“說不上什么意義。不過是順天命,活下去,完成一個角色……”這些記述在陳子善新編的《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里189頁。
2003年10月17日,施蟄存百歲華誕,華東師大舉辦祝壽會暖壽,著名詞學(xué)家、澳門大學(xué)澳門大學(xué)施議對教授那天對老人說,你一生“詞學(xué)上等于兩個龍榆生,文學(xué)上等于兩個魯迅。”“一人抵二人,一世當(dāng)二世”。一生仿佛做了別人幾輩子沒有做好的事。雖說是敬詞,卻也有晚輩的評價在。一個月后,施蟄存離開了這個世界。
辦《現(xiàn)代》,冒險發(fā)表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推薦《莊子》、《文選》給青年讀,惹魯迅不高興,知道魯迅以豐之余的筆名著文,不敬,論爭,贏得“洋場惡少”之名,友誼變成怨隙,卻始終保有對魯迅的敬意。鼎革后蒙不白之冤至開放時。施蟄存挺了過來,中國文人中多了一個壽星,文化史上留下了窗開四面的不老傳奇。施蟄存本身也成了一部社會史,讀之,亦“非但可以博聞多識,繼承薪火,亦可仰諸老輩之堅貞風(fēng)度”,向往一回“舊雨新雨,相見并歡”的風(fēng)流日月。
施蟄存在談到張伯駒《春游瑣談》的時候說:“1958年至1976年間,中國知識分子黃楊厄閏,大受沖擊,剛烈者一死了之,怯懦者隨緣忍辱,惟曠達者猶能夷然處之,不改其樂?!彼€有一篇文章,題目就叫《紀念傅雷》,是在傅雷去世后二十年的時候?qū)懙?對老友的遭際,自然感同身受,但話語已平淡了許多:“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剛直,如一團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雖然幾乎處處不同,但我還是尊敬他?!薄案道字?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說‘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剛勁,永遠彌散于知識分子中間?!鼻?在其中是濃縮了的。手邊的這本《往事隨想》,封底有施蟄存介紹性的話語:“由于我個人性格急躁,沒有耐性,缺乏鍥而不舍的精神,再加之生活條件的不穩(wěn)定,我治過許多學(xué),可是卻只走了兩段路,沒有完成治學(xué)的全程。因此,至今不名一家,在文學(xué)研究工作者中間,我只是一個三腳貓。我把我的經(jīng)驗貢獻給青年學(xué)者,祝愿他們審慎決定研究課題,一段一段地走完治學(xué)的全程,不要像我一樣的見異思遷半途而廢。”
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災(zāi)難,過后是輕松自然,安定祥和,百年歷程。施蟄存活出了人生的極致。
《施蟄存散文選集》的內(nèi)容提要里說:“這是一位曾經(jīng)被曲解、遺忘的作家寫下的,不會再被遺忘的作品?!薄稌呺s寫》里,谷林老人說那是情文兼至,言短意長的句子。老人并以施蟄存用過的《我的愛讀書》標(biāo)題為題,談?wù)f施蟄存的書。為了這個,我找齊了施蟄存的書,享受著。谷林在以《名豈文章著》為題的文章里說,讀施蟄存的《唐詩百話》,“乃不覺獲致一種誼兼師友的情感。”
俱往矣,施蟄存還有谷林們,讓人懷想的前輩。
可是,他們的文字都在,那都是情文兼至,可以獲致誼兼師友情感的文字??上┑?是看不到《施蟄存七十年文選》里說到的精品了:“‘文化大革命前期,我在‘牛棚中每日寫的‘日記,由紅衛(wèi)兵收去貼在學(xué)生宿舍樓下的大黑板上,惹來了許多學(xué)生的‘欣賞。那些只占抄本簿兩頁的文章,可能有不少很妙的小品文?!爆F(xiàn)在讀到的,是《昭蘇日記》《閑寂日記》。
施蟄存的小品文究竟有多妙?這里抄《匹夫無責(zé)論》來欣賞:
顧炎武是一個明朝的亡國遺民。明朝之亡國,沒有人要顧炎武負責(zé)??墒撬麉s心血來潮,說了一句替昏君、暴君脫罪的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彼陌倌陙?有不少“匹夫”,把這句話奉為座右銘,儼然把“天下興亡”的責(zé)任放在自己肩膀上,人人自以為“天下興亡”的負責(zé)人。
我,也是一名“匹夫”,卻實在想不通。
看看歷史,天下興,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功勞,也說不上責(zé)任。天下亡,是桀紂、陳后、隋煬、宋徽的責(zé)任,自負盈虧,都和“匹夫”無關(guān)。
匹夫既不能興國,也不會亡國。天下興亡,對匹夫來說,只是換一個奴隸主罷了。
然而竟有許多匹夫,吵吵嚷嚷,要干預(yù)天下興亡,自以為天下興亡,少不了他們。
結(jié)果是天下既不興,也不亡,而匹夫們卻死的死,逃的逃了。因而我曾賦詩一首,曰:
天坍自有長人頂,玉碎寧勞瓦塊傷。
冬去春來成歲序,匹夫何與國興亡?
他的妙語多,我見了就想記下來,可是辦不到,就再抄:“孔孟思想,是一種思想呢,還是兩種思想?天下沒有兩個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畢竟還是兩家。孔孟、老莊、申韓,都是被司馬遷硬捏合攏來的。他們原來都是自成一家。”他是灑脫的,比如,谷林對陳子善編了一本《閑話周作人》,以“閑話”說知堂頗為不滿,說是不妥,他可好,來了一篇《閑話孔子》,并且說:“于是,我老了。重讀《論語》,進入第三個階段。我發(fā)現(xiàn)孔子并不是什么偉大的‘圣人,也不是‘思想家,也不是‘哲學(xué)家,他只是一個政客: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奔走于王侯之門,獻策求官,孔子也是其中之一?!边€有的就是賦得永久的“疑”:“我怎么能說永久?”“哪有永久鞏固地安定團結(jié)的國家?”“我不信世界上有能治百病的萬應(yīng)靈膏?!边@些都在同一篇文字里。
他在《收獲一九九二》里說到廖沫沙的時候說:“此人胸襟十分寬宏,氣度十分高朗。想不到文化大革命居然會培養(yǎng)出兩位幽默詩人,一位是散宜生,一位是廖沫沙,他們都活下來了?!?施蟄存也是胸襟十分寬宏,氣度十分高朗的人,也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他懷疑,他博學(xué),他“窗開四面”,東窗文學(xué)創(chuàng)作,南窗古典文學(xué)研究,西窗外國文學(xué)翻譯和研究,北窗金石碑版之學(xué)??嚯y生涯,反而造成一代奇人。
他是明白自己的責(zé)任的,他也寄希望于后來人的明白事理。他在寫給楊迎平的信里說:“文史哲學(xué)者,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所寄,沒有這些人不行,有這些人而不用或不起作用的也不行,高等院校的文史哲教師必須自重,了解自己負有祖國文化的歷史任務(wù),萬不能因物質(zhì)生活條件不好而放棄自己的職責(zé)。今天,我看得出來,了解自己的人格的高校教師,是不會下海的,已經(jīng)下海的,證明他們本來沒有能力繼承或創(chuàng)造祖國的文化?!彼麕资晡伨佣肥?活動范圍受限,可是他的學(xué)術(shù)研究從來也沒有停止,他給后人留下了好樣子。李輝在《人格掃描里》里評說施蟄存:“對于他這樣有成就和經(jīng)歷的人,功名于他的確是非常淡薄的,顯赫也好,沉默也罷,任何時候他從沒有停止過他的文化創(chuàng)造。”
斯人難得,滄海有珠,千年局外爛柯山。《施蟄存文集》展卷之時,想到那些過去了的,不禁心馳難抑,這些過去了的,都是美好的回憶嗎?
200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