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林
楔子:驚堂木掀大明風(fēng)云。各位看官,話說元朝末年,一個長得挺寒磣的窮小子竟然登了龍位。他就是中國唯一的農(nóng)民天子——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南京石頭城稱帝,大興土木,建造了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打這兒起,朱元璋就開始天天琢磨,怎么讓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的江山一代代地傳下去??上а?,太子朱標(biāo)早早地就撒手人寰。朱元璋反復(fù)盤算,最后選定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等他“駕崩”以后,太孫繼位。沒承想,風(fēng)云突變,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從燕京發(fā)動“靖難之役”,大軍所向,烽火連天。建文帝朱允炆在戰(zhàn)亂中人間蒸發(fā),不知去向。金陵城頭變換了大王旗。雖然皇帝還姓朱,可年號已經(jīng)改成“永樂”啦!
第一回:明成祖建北京太廟祭祖巧蒯祥畫彩畫反釀禍端
朱棣做了皇帝,雖然志得意滿,可有一個陰影老是在他心頭籠罩著:這南京城,古稱“金陵”,確實是塊風(fēng)水寶地。據(jù)說當(dāng)年秦始皇巡游到這里,見此地聚攏龍氣,怕再出一個皇帝搶秦朝的天下,所以開了一條秦淮河,徹底截斷了龍脈。也就是說,將來誰要是在這兒稱帝,江山肯定長久不了。歷史還真真地應(yīng)了這句話。后來的一千多年,先后有七個皇帝在南京建立國都,不論哪個皇上,過不了幾代,全都亡國丟了天下,沒有超過六十年的。所以說這“南京”哪是“南”京啊,對皇帝來說,整個兒一個“難”京。可朱元璋是農(nóng)民出身,沒有文化,也壓根兒不信邪,覺著自己命硬,偏在這開國建都。這亡國的魔咒,應(yīng)在了他的孫子朱允炆身上。
對“難京”的典故,朱棣可著實放在了心上,不敢掉以輕心。他想,自己就是發(fā)動“靖難”之役才當(dāng)了皇上,南方的根基不穩(wěn),可別讓人家也“靖難”自己一回。加上太子少師道衍和尚一掐二算地給他出主意,自打當(dāng)上皇帝,明成祖就沒打算在南京久居,要把都城搬到北京。于是他早早地就籌劃,準(zhǔn)備大興土木,在自己的老窩——燕京,營建新都城。
您問了,這道衍和尚是誰,皇上怎么那么聽他的?道衍和尚是朱棣的重要謀士,足智多謀,可謂天下奇才,幫助朱棣奪得皇位。朱棣稱帝后封他太子少師,就是太子的老師,恢復(fù)他的本姓姚,賜名廣孝。
隨著永樂皇帝一聲令下,營建北京城的工程開始了。全國征召來的上百萬能工巧匠,夜以繼日、揮汗如雨地干了十幾年,嶄新的北京皇城眼看就要修得了。這明成祖修的北京城,完全仿照南京的皇城,可比南京城更高大,更漂亮。
話說這一天,明成祖正在批閱奏章,突然太監(jiān)劉三高喊:“少師求見?!?/p>
“快快有請!”您猜怎么著,朱棣一聽是姚廣孝來了,就特別地高興,因為姚廣孝主持修建北京皇城,從規(guī)劃到設(shè)計,再到施工,全靠他,這些年都累成瘦猴了。朱棣一方面有點體恤臣下之心,另一方面是惦記著施工的質(zhì)量和進度。北京城建成之日,正式遷都,自己才能踏踏實實地穩(wěn)坐龍廷。
“參見萬歲!”
“免禮賜座!劉三,將朝鮮國進貢的千年老山參拿來,給少師補補身子!”
“謝萬歲賞賜。老臣鞠躬盡瘁,萬死不辭。今日拜見皇上,向萬歲道喜?!?/p>
“好,不要這么多朝廷上的禮兒啦,有話直說吧。”
“皇上,遵照周朝的規(guī)制,左祖右社,皇城社稷壇早已修畢,今日太廟也已落成,只剩一點漆工彩繪,就全部完工?;噬铣欣^祖宗大統(tǒng),遷都大典指日可待。微臣恭喜萬歲,賀喜萬歲!今日懇請萬歲親臨太廟,查驗工程,考察規(guī)制?!?/p>
“太好啦!朕立刻前往?!?/p>
看官說了,這永樂皇帝真是個急脾氣,還啥事都管,修個房子土木工程也得親自檢查,這皇上當(dāng)?shù)脡蚶鄣模稽c也不瀟灑。您有所不知,在古代,皇上祭祖,那是天大的事兒,一點也馬虎不得?!蹲髠鳌防镉性挘骸皣笫拢陟肱c戎?!鄙妒恰叭帧保烤褪谴蛘?,國家的戰(zhàn)爭事大不大?都得放在祭祖的后頭。再說了,天下都嚷嚷朱棣是篡位,修好了太廟,祖先的牌位一擺,風(fēng)風(fēng)光光,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祖的儀式,等于確立了他這個皇帝的合法性。此刻,朱棣最關(guān)心的就是這事兒。您說他能不麻利嗎?
太監(jiān)劉三趕緊傳話:“皇上出行,備輦!”
朱棣一擺手說:“不坐輦,朕要騎馬!”
朱棣出了臨時的皇宮,也就是原來的燕王府,一路快馬,不消半袋煙的功夫,進了長安左門,直接從承天門(就是現(xiàn)在的天安門)進入已經(jīng)基本竣工的太廟。
下得馬來,朱棣龍行虎步,快步走向琉璃門,眼前一亮。只見路面是黃土新鋪的,高高的圍墻用紅土刷得簇新,進到大戟門的前面,漢白玉的須彌座上,那龍頭雕得跟活的似的,仿佛只要一聲驚雷,馬上就要飛向天空。大戟門上,左右一百零八根金戟閃著金光。進了大戟門,抬頭再看太廟的大殿,雄偉挺拔,高聳入云,重檐屋頂上的琉璃瓦金光閃閃。朱棣看得大喜,連連贊嘆。
永樂皇帝朱棣面向南面天空高聲說道:“皇考大人,列祖列宗,請放心,大明的基業(yè),如同這皇城,千秋萬代,烜赫輝煌!”說罷向著太廟長揖三拜。
拜完了太廟,朱棣問道衍和尚:“太廟工程是誰主管?”
道衍說:“是蘇州名匠蒯祥,上月承天門竣工,陛下已經(jīng)查驗了他的手藝?!?/p>
“原來是他,傳來見駕,朕重重有賞?!?/p>
劉三輕輕地拽了皇帝袖口一下,小聲說:“皇上,后面還有寢殿,看完再賞不遲?!庇罉坊实垡幌耄@劉三鬼心眼子就是多,想得周到,先賞完了,待會兒要是挑出毛病了可就不好說啦。
您說這老北京有個習(xí)俗,不能說背氣的話,本來沒有的事,一說背氣的話,還就真沒準(zhǔn)出岔子。
這不,就因為劉三攔了皇上一道,晦氣就來了。卻說皇上邊走邊看,突然,皇上的目光落在了寢殿斗拱下枋心的彩畫上。只見枋子大面四周剛剛畫了一個邊框,中間空空如也,這是怎么回事?前面大殿上相同的地方畫著美麗的旋子彩畫。這么一比,寢殿上枋心的彩畫肯定是沒有畫完,這不是糊弄皇上嗎?這幫管事和工匠多年給皇上建造宮殿,這規(guī)矩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竟然還敢打馬虎眼,想蔫不筋兒地蒙過去,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朱棣越想越生氣,勃然大怒,問道:“蒯總管,此處彩畫為何空著?”
您猜怎么著,皇上這一問,嚇趴下一大片。朱棣是馬上皇帝,殺人如麻,而且性情暴躁。惹惱了這位皇上,連管事的帶干活的,恐怕肩膀上的吃飯家伙都要挪挪地方了。
大家伙兒在這跪著,還沒來得及回話,皇上先發(fā)話了。只聽朱棣厲聲說:“此處彩畫,明日天亮之前必須全部畫完,不能耽誤祭祖。如果違時,或畫得不精,以欺君論罪,工程總管罪大惡極,誅滅九族;一應(yīng)工匠人等,滿門抄斬!”
皇上說完拂袖而去。劉三火上加油,走到太廟門口,轉(zhuǎn)過身來說到:“呦,還不趕緊著,明天腦袋就變球踢啦!”
這劉三的一句蔫損壞的話,把大伙氣得牙根兒直癢癢,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可敢怒不敢言啊,吃飯的家伙要緊,趕緊想辦法吧。
您猜怎么著,其實是朱棣弄錯了。這寢殿的枋心原本設(shè)計就是空的。您想啊,蒯祥那是多大的名氣啊。怎么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說到這兒,我得給您掉一回書袋,把這彩畫給您簡單地解釋一下,后面的故事啊,您聽著就全明白啦。
這樓臺亭閣上的彩畫,是咱的老祖宗傳下來的建筑藝術(shù),大分有三種:一是旋子彩畫,二是合璽彩畫,三是蘇式彩畫。前兩種是官式彩畫,合璽彩畫比旋子彩畫更豪華美麗,是清代才有的。明代只有旋子彩畫,用在皇宮壇廟等皇家建筑上,用象征的手法,彩畫的圖案是龍、鳳、錦、旋子、西番蓮、夔紋等,顯得既高貴又莊嚴。蘇式彩畫是民間建筑上用的,筆法寫實,彩畫的圖案有自然山水、花卉,比如葡萄、蓮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硯、書、畫等;動物如仙人、仙鶴、蛤蟆、蝙蝠、鹿、蝴蝶等;還有文字,如福、壽等。要經(jīng)過十來道工藝,可麻煩啦。
現(xiàn)在離明早兒祭祖大典還有不到倆時辰,要把空的枋心全部畫上彩畫,真的能完嗎?萬一有個閃失,可了不得?。』噬鲜钦J畫不認人。必須是板上釘釘能完工,不能有一點點的不牢靠。
其實太監(jiān)劉三說得對:趕緊干吧。想跑,往哪兒跑?這是皇宮大內(nèi),護軍們是里三層,外三層,看的嚴嚴實實。你一個小小的工匠,想從太廟溜到長安街去都甭想。還是趕緊干活吧!早點干完,早點保住腦袋,吃飯也能踏實點啊。
怎么干哪?蒯總管還沒發(fā)話哪!大伙的眼光,齊刷刷地看著蒯祥。這會兒蒯祥正想主意哪!本來寢殿的活就剩一點點了,幾個人三下五除二,不消兩刻鐘就能完工啦??涩F(xiàn)在不行了,要在那么多空的枋心上畫上精美的圖案,是絕對完不成的。怎么辦?大伙兒大氣不敢喘,眼巴巴地看著蒯祥。終于,蒯祥說話了:“好!就這么干。”他把大伙兒聚攏過來,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話,于是,大家都立刻蹬梯爬高,點著燈籠,手腳麻利地干起來??磥恚嵯椴焕⑹谴蠡飪旱闹餍墓?。
得,大伙干活的這會兒功夫,我給您說說這蒯祥,這修蓋紫禁城的“蒯大總管”。
蒯祥生在鐘靈毓秀的蘇州,他的父親蒯富,建筑手藝高超,是修建明代南京皇城的“木工首”,就是皇家建筑的總設(shè)計師、總工程師兼總監(jiān)理師。蒯祥自幼隨父學(xué)藝,蒯富告老還鄉(xiāng)后,蒯祥繼承父業(yè),憑著一身絕藝,繼任“木工首”,蒯祥讀過私塾,有文化修養(yǎng),在建筑上的手藝和創(chuàng)造,可說是爐火純青,鬼斧神工。木匠、泥匠、石匠、漆匠、竹匠,五匠全能。
永樂十五年,明成祖遷都,蒯祥隨永樂皇帝進京,主持修建北京皇城。那“地球人都知道”的天安門,就出自他的手筆,不過明朝那會兒叫“承天門”。這承天門是大明皇宮的正門。黃瓦、朱柱,上為面闊五間的門樓,下為開有五孔的城臺,外有金水橋五座對應(yīng),兩側(cè)分列石獅、華表,那氣勢,那豪華,文武百官看了,全都豎起大拇指,是贊不絕口啊。永樂皇帝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從此,這“蒯魯班”的稱號就叫開啦!
蒯祥不僅營建了天安門,故宮三大殿等許多建筑瑰寶都出自他的設(shè)計。你說這蒯祥能出岔子嗎。出了一點問題,砸“蒯魯班”的牌子呀。明天,您就瞧好吧!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