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杉粼
理想和現(xiàn)實的距離,不僅僅是歷時三年,耗資百萬,還有家人之間的理解與互愛。
2009年6月8日,是郎家文和兒子郎洋值得紀念的一天,他們共同打造的了解傳媒網正式上線。作為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典型,媒體以《富二代郎洋“借錢”當CEa挑戰(zhàn)百度》為題報道了其創(chuàng)業(yè)經歷。
這多少有些讓他啼笑皆非。要知道,他并不是什么富二代,相反,父親算得上一個“窮人”。
百萬出書
媒體說郎洋是“富二代”也不算錯。父親郎家文以前是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所的副教授,雖不算大富大貴,倒也家境殷實。如果不是因為郎教授的遠大理想,郎家還可以繼續(xù)殷實下去。
2007年春運期間,成都的天空漫天陰靃。各地返城的農民工像人肉沙丁魚一般,從成都火車站傾瀉而出。50歲的郎教授抱著一疊書,穿梭在人山人海的車站廣場?!皝?,免費書,送給農民工兄弟。”他不停吆喝,很快地,身前便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郎家文抱著自己寫的書,一邊遞給農民工,一邊講解書的內容。拿到書的人直接在廣場上席地而坐,翻一翻。不時和旁邊的人交流幾句。
郎家文很細心地觀察著農民工們對書的反應。這是它耗時三年的心血,為了寫這套《都市生存》系列叢書,他離開了研究所,不顧妻兒的反對,自己貼了一百萬元…想到此,心里雖五味雜陳,但更多的是滿足。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人,看見農民工被騙,心里不好受,就想為他們做點事情。寫書寫了三年,涉及到農民工的三十個職業(yè),自己做調查,希望能引起政府對農民工問題的關注?!崩山淌谑且粋€心懷理想和使命感的人,深深明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他決定為農民工出一套實用的叢書。
2004年起,他開始輾轉奔走在城市里顛沛流離的打工群體間,進到農民工務工的不同現(xiàn)場去收集素材。他希望能給農民工提供一套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素質,適應就業(yè)競爭,拓展發(fā)展空間的信息文學讀本。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郎家文傾注的不光是錢,還有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這也正是他與妻子和兒子之間,幾年來不可調和的齟齬。
影子般的丈夫
曾經,周末的時間,是一家人的歡樂時光。自從郎家文開始寫書,這樣的情景再也沒有了。
2004年至2D06年期間,郎家文常常為跟一個線索,在外和民工同吃同住,數(shù)日不歸。妻子是個性情溫和的女人,除了偶爾的責備,哭是她唯一表達不滿的方式。
有一次,丈夫已經三天沒回家了,她從郁悶變?yōu)樯鷼狻_@個好脾氣的女人終于忍不住打了電話,電話里帶著威脅的語氣。
見妻子發(fā)火了,郎家文馬不停蹄往家趕。到家已是深夜,妻子沒有睡下,沉默地坐在客廳。他走到妻子的面前,妻子顫巍巍,含著眼淚說:“你太過分了。”接著一哭不可收拾。
郎家文試著讓妻子了解自己追求的價值,試圖讓她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義??梢粋€女人,哪里管得了這么多社會責任,她只想像以前那樣,平靜踏實地過日子。這兩年,丈夫不僅不往家拿錢,還花光了家里的積蓄,欠下了債。一家三口還住在原來的房子里i家具電器還是原來那些,生活于她似乎停滯了。這不是她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妻子的眼淚能讓郎家文在家安靜幾天,但不久又拎起包走出家門。時間一長,妻子失望了,慢慢習慣了影子般的丈夫。
同樣失望的還有郎教授。他認為妻子完全不理解他。采訪中,郎家文有些理直氣壯地告訴記者,“我從研究所出來,就是想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做點事,妻子不理解也沒辦法。我是個尊重別人想法的人,像我妻子以前喜歡跳舞,我就不干涉,自己在家?guī)『?。對兒子也一樣,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p>
放養(yǎng)的兒子
郎教授認為自己是最民主的丈夫和父親。妻子卻覺得他多年來對兒子不聞不問。
郎洋在成長過程中,跟其他男孩沒什么兩樣,淘氣、愛玩。小學時父親買了第一臺電腦,郎洋自從摸過電腦以后,就瘋狂地愛上了這個玩意?!爱敃r成天對著電腦玩游戲,我爸也不罵我。后來學習不好了,媽媽急了,但我爸還是由著我玩?!?/p>
郎教授跟大多數(shù)中國家長不一樣,在兒子小的時候,就以一種開放的方式去對待他。他不喜歡給兒子劃定未來的路。他說:“就像你的目的地是北京,我不管你是坐火車,搭飛機,還是走路,總之,能去就行了。而我只希望,你能快樂,陽光生活。”
郎教授對兒子僅有的一次干預還記憶猶新。當時郎洋還在讀高中,學校辦了個電視臺,郎洋興致高昂地參與了進去。但繁瑣的事務影響了郎洋的學習,高考在即,班主任跟郎教授商量,想個辦法讓他停止電視臺的工作。于是,在選擇臺長的時候,郎洋沒選上,他把原因歸咎于某人背后去老師那告小狀。他垂頭喪氣地回家,忿忿不平地揚言要報復。郎教授對兒子講:“把朋友變敵人容易,把敵人變朋友就難,這需要耐性、智慧和胸懷,而你以后能走多遠,就取決于你有多大胸懷?!?/p>
郎洋的成長,顯然被父親的經驗、修養(yǎng)、理想和熱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艾F(xiàn)在我遇到人際關系上的問題,第一想到的就是問爸爸,他比我更加理性。”
父子兵
家庭關系的轉折,在郎洋大三的時候。他放棄了去IBM的實習機會,組建了一支自己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團隊。初生牛犢不怕虎,他開發(fā)了一套專門針對商品資訊的搜索引擎,挑戰(zhàn)百度和谷歌目前存在的不足。
郎洋拿著自己的商業(yè)投資計劃書,興沖沖地跑回家,目光灼灼地看著他們。郎家文認真地閱讀每個章節(jié),越看越驚喜,越看越激動。這個項目,能帶來的不僅僅是利益,他還隱隱從中看到了更深的意義。得到父親的認可,郎洋很高興。但在一旁的母親抓狂了,丈夫的任性妄為已經讓家里囊空如洗,如今再加上個兒子……郎洋見狀,安慰母親說,“如果項目執(zhí)行不下去,我一畢業(yè)就去打工,媽媽你別擔心?!睙o可奈何的母親只好妥協(xié)。
郎教授和兒子擬定了一份合作協(xié)議書,注資3萬元,成了兒子公司第一個股東。他把出書的熱情全部轉移到兒子的事業(yè)上。這又使妻子落落寡歡,但看著丈夫是為了兒子日夜操勞,做妻子的又忍不住心疼。和抵觸出書不同,妻子關心丈夫兒子生活的同時,不由自主地也開始關心他們的事業(yè)。
互聯(lián)網是個燒錢的行當,在消費者沒為你買單之前,你就是冤大頭。郎家文告訴記者,兒子本來只管技術,但沒錢發(fā)工資,員工都是心甘情愿跟著他。他給自己很大壓力,稚嫩的臉上堆滿了深沉。父親瞞著兒子,透支信用卡也把工資發(fā)出去,“不能讓跟著你打江山的人沒飯吃。”
郎家文為兒子籌劃推動新項目,用盡了人際資源。功夫不怕有心人,終于有人被打動,注入了資金。公司擺脫了第一個困境,父子間的談話變得頻繁起來。郎洋發(fā)現(xiàn),爸爸身上的執(zhí)著、耐力,不安分的基因同樣潛藏在他的血液里。他還意識到,爸爸比他想象中的更有理想,爸爸告訴他,“如果這個項目做成功了,將是一個多么大的學生就業(yè)平臺,現(xiàn)在大學生就業(yè)太困難了。”
郎洋有些被父親對理想的執(zhí)著熱情打動了。這樣的理想,看起來與家庭的幸福風馬牛不相及,但恰恰是家庭成員精神相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