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泉
水草豐美,風光旖旎的隆寶湖,是青海的一個著名湖泊,那里是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青海東南部的玉樹縣。
隆寶湖珍稀鳥類很多,尤其那里生活著一種在全球也極珍稀的高原鶴鳥——黑頸鶴,它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高貴而美麗。
美麗的鳥生活在美麗的地方
青海的藏區(qū)總體來講屬于三大藏區(qū)之一的安多藏區(qū),只有玉樹例外,因為毗鄰西藏和四川,與西藏的昌都地區(qū)、四川的甘孜地區(qū)和云南的迪慶地區(qū)共同構成康巴藏區(qū)。在藏族傳統(tǒng)的歷史地理概念中,康巴藏區(qū)系指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的特定區(qū)域。“康”,是個古地名,大約形成于唐代、吐蕃時期,是針對“衛(wèi)藏”而言的“邊地”的意思。因為是藏區(qū)的“邊地”,山川地貌、自然物產(chǎn)、人文地理、民俗風情都與藏區(qū)腹地大有不同。
玉樹的隆寶湖風光很美,但因藏于三省區(qū)交界地帶的深山里,屬自然保護區(qū),加之去路艱辛,便不為太多的人所知所到,因此相對保持著較好的原生態(tài)。這里是青海省玉樹州的著名風景區(qū),也是黑頸鶴最好的繁育地。
黑頸鶴屬于涉禽類鶴家族中的極珍稀品種,是全世界唯一生存在高原上的鶴鳥,因為數(shù)量極少成為“瀕?!?而在近年引起人們格外的關注。記得數(shù)年前,中美聯(lián)合發(fā)行過一套旨在保護鳥類重要意義的郵票,特產(chǎn)于中國的黑頸鶴與美洲鶴一起在其上亭然亮相,使生活于我國青藏高原的黑頸鶴,名揚世界。
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鳥類黑頸鶴,現(xiàn)在全世界總共只有1366只,除了不丹有少量而外,主要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由于它的數(shù)量少,分布區(qū)狹窄,繁育力極低,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和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進行重點保護。
黑頸鶴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和甘肅4省區(qū),其中青海最多。黑頸鶴的越冬區(qū)在云貴高原、藏南谷地,如貴州的草海,云南的中甸和雅魯藏布江中游等地。青海的隆寶湖是黑頸鶴比較集中的最典型的高原繁殖地和生活區(qū)。
在保護區(qū)人員忠尕才措和普布的陪同下,筆者乘車艱難地沿扎曲河向西行駛。司機告訴我說,去隆寶湖保護區(qū),須穿山越河走85公里。
路況不好,但一路的風景卻是絕美的。兩邊的山坡,長滿了茂盛的青草,全是碧綠碧綠的。玉樹與青海其它地方的氣候不同,有豐沛的雨水,得以常年眷顧和滋潤這里的山川大地,使這里的大自然披上了濃艷的綠裝。行車途中,我們還翻越了一座紅色的大山,這是第四紀的地質(zhì)杰作,與周遭滿眼的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下得這座山,眼前豁然亮出一幅美景:南北是山,很美的綠山;兩山間夾著綠草茵茵、水波滟瀲的湖澤,空中各種水鳥上下翻飛,吱吱嘎嘎,嘶鳴成一片。保護區(qū)陪行的人告訴我,這里就是隆寶湖。
冒險進入湖區(qū)拍攝快樂的鳥兒們
隆寶湖在玉樹縣結隆鄉(xiāng)的境內(nèi)。站在路上,環(huán)顧四周,南北兩面有海拔4760米的倉宗查依山和海拔5182米的寧蓋仁其崩巴山相夾,中間湖區(qū)有7條長流河和一些季節(jié)河,形成眾多的永久性淡水湖泊,據(jù)說最大的湖泊有2平方公里左右。隆寶湖的地貌生態(tài)為湖泊、沼澤、沼澤草甸、高寒平地和山地草甸相間雜。整個保護區(qū)東西長18.7公里、南北寬3公里,總面積達5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有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五、六米。隆寶湖保護區(qū)的動物資源數(shù)量最大的是鳥類,經(jīng)專家們調(diào)查已知至少有30多種,如黑頸鶴、黑鸛、斑頭雁、赤麻鴨、魚鷗、角百靈、棕頭鷗、大天鵝等,當然最珍貴的還要算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瀕危鳥類黑頸鶴。
在離隆寶湖核心區(qū)保護站不遠的地方,透過車窗,我忽然看到路左側不遠處的沼澤草地上有兩只黑頸鶴,丹頂,墨色的頭、頸項和尾羽,灰白色的身軀肥碩得像頭羊。它們像紳士一樣在湖灘上悠然漫步,不時抬起頭項向四下小做張望。我們棄車步行悄然進入湖區(qū)沼澤草地,躡手躡腳地向前靠近試圖拍攝??墒悄阕咚?你走多快它就躲多快,黑頸鶴雖沒有驚慌不迭要逃走的跡象,卻機警而又從容鎮(zhèn)定,永遠和你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讓你無法靠近。
再向前走,我們又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更多的黑頸鶴。它們基本都是成雙成對的,或悠然漫步在沼澤草地上啄食,或互相親妮地交頸依偎著“談情說愛”,或是“父母”帶著“小兒女”在沼澤中教習覓食……鏡頭長度有限,拍了一些照片后,仍不感滿足。
當進到湖區(qū)沼澤一定深度后,前面出現(xiàn)了大片水多草少的湖澤,過不去了,但我還想再走近一點。陪我采訪拍攝的保護區(qū)人員忠尕才措對我們說:“前面的湖地深淺難測,有危險,不能再向前走了?!钡覉猿窒朐囋???次覉?zhí)著的勁頭,忠尕才措回頭向遠處掃了幾眼,便說:“好吧!我喊個人來給你帶路?!庇谑?她喊來了遠處一位叫昂仁青的小牧民,做我下水的向?qū)?據(jù)說這小子對湖里的每一個地方的水深都了如指掌。跟著這位小牧民,我高舉著相機,涉齊膝深的湖水,穿越沼澤濕地進入湖區(qū)更深的地方,又拍了一些天鵝和其它水鳥的照片,然后才從湖里撤回來。
黑頸鶴奇特的生活習慣和智慧
保護站有一架帶著三角架的高倍望遠鏡,他們拿來立在湖岸上,讓我看到了湖區(qū)腹地的更熱鬧的景觀。遠處的湖里,有更多的鳥類,斑頭雁、赤麻鴨、魚鷗、黑鸛、棕頭鷗,還有不少大天鵝,或弋然游來游去,或撲楞樸楞地在水面上拍翅,不時,還會有一群一群的魚鷗和斑頭雁,“啪啦啦、啪啦啦”地從水面上集體騰空飛起,在空中劃著圓飛翔盤旋……而黑頸鶴好像不喜歡在水里活動,我們大多在半草半水的淺沼澤地帶活動。
忽然,一對黑頸鶴帶著一只小鶴,出現(xiàn)在鏡頭的視野里。小鶴似是在草灘上覓食,卻又不得要領不能成功,便把張大的嘴抬起來伸向大鶴,像是在乞食。而大鶴似乎并沒有理會,而是張開翅膀驅(qū)趕小鶴,小鶴只好嚇得跑開,重又在草地上找來找去。普布告訴我,這正是一對黑頸鶴“父母”在教孩子覓食。他說,小鶴長到這個月份上,大鶴是不會輕易再給它喂食的,而是逼著它們自己學會去找。聽起來真是很有意思,動物和人一樣,同樣有教育兒女自己學習成長的智慧。
忠尕才措告訴我,隆寶湖的黑頸鶴現(xiàn)在有158只,“住所”和種群每年基本沒有變化。
每年春天3月20日左右,成群的黑頸鶴從云貴高原和西藏南部越冬地千里迢迢準時飛回故鄉(xiāng),到隆寶湖湖灘上產(chǎn)蛋孵卵,這個時候是黑頸鶴一年中最忙碌、最面臨危險的時候。黑頸鶴孵卵的時候,總是“父母”你我輪換24小時不間斷的,盡職而辛苦。
約20天到一個月后,小鳥破殼出世,開始跟著“父母”在湖灘上學會走路和捕食,并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長大。到10月天將冷的時候,長大的小鶴就要跟父輩們一起南遷越冬地去了。
據(jù)保護區(qū)的人觀察,每天早上,隆寶湖的黑頸鶴都會自動趕到一個地方“聚會”、“跳舞”,然后再一對一對地散去,各自覓食;到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它們又聚攏了來,搧著翅膀唱著歌再跳一陣子舞,再散開。這種極富組織紀律性的規(guī)律的聚會,相當人性化,其中奧秘我們尚不能有多少解讀。忠尕才措還告訴我,每年黑頸鶴南遷之前,在湖區(qū)下游一個固定的地方還要舉行一次更大的聚會,好像是安排飛遷事宜,并群舞慶祝,有如動員誓師大會,接下來隆寶湖的黑頸鶴在連續(xù)兩三天中分批飛走。每年這時,當?shù)睾透浇娜硕紩s來觀賞這盛大的“鳥會”,隆寶湖一時熱鬧非凡,這是人鳥最和諧最歡樂的節(jié)日。
她說,黑頸鶴的生活習性非常人性化,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忠貞不二。如果一只死了,另一只絕不會再配對,終生悲傷地離群孤行,或者一直嘶鳴著在空中盤旋個不停,直到力竭身亡。噢,聽起來真是高貴而凄美!黑頸鶴產(chǎn)蛋極少,每年只產(chǎn)1-2個,蛋很大,孵化成功率卻只有50%左右,而且出殼的小鳥也不能全部成功地活下來,所以黑頸鶴的種群發(fā)展是很慢的,這個物種因而顯得格外珍稀而倍需保護。
“忠忠嘎莫”神鶴倍受保護的故事
時至中午,饑腸轆轆,我在隆寶湖僅有的前沿保護站吃了一頓藏餐。
座落在核心區(qū)湖岸邊草灘上的這個保護站,是一排已經(jīng)破舊得很厲害的平房。常年駐守在這里的保護人員文德尖措,一臉滄桑和高原人的憨厚樸真。我們站在院兒里說話,看著文德尖措,還有旁邊站著的忠尕才措和普布,感覺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人員實在是太少了。而且聽說這里沒有電,沒有煤,沒有交通工具(甚至起碼的一輛摩托車),沒有電話,甚至沒有長筒的水靴和裝黑頸鶴照片的一個鏡框……但是談及這里的鳥這里的黑頸鶴,卻聽到一串一串的感人故事。
每年黑頸鶴們從南方越冬地飛來,這個叫忠尕的女孩和文德、普布兩個藏族漢子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海拔4300米的隆寶湖,3月下旬時白天氣溫仍在零下,到處是白白的冰雪,晚上又驟降溫到零下二十度,草地都凍得嘎嘎響。這時,他們就在湖中支帳蓬了,3個人日夜輪流,住在里面觀察守護長途跨涉回來產(chǎn)蛋孵卵的鳥。“高原上實在是太冷了,湖區(qū)又很潮濕,是挺苦的,但我們每年都要堅持這樣做,為的是防止有人偷蛋和獵鳥?!彼麄冋f,就這樣,他們一直要守到7月初小鳥長大,可以跟“母親”行走時,才撤帳出來。
2001年9月,有只黑頸鶴的腳被野狗咬傷不能動了,他們發(fā)現(xiàn)后就把它抱到屋子里,用酒給消炎,撒上藥末,又給包扎好,喂米飯喂糌巴,養(yǎng)了好多天。然后轉(zhuǎn)移到條件更好一些的玉樹公園去養(yǎng)傷,好吃好喝,精心伺候著,天好時抱出來給曬太陽,整一個冬天才痊愈,第二年春天,這只養(yǎng)傷復原了的黑頸鶴又被放還隆寶湖。臨走時,這只鶴戀戀不舍,遲遲不肯離去,讓他們幾個人心里好難受。
為了追趕偷蛋的人和吃蛋吃小鳥的野狗狐狼,管護人員要經(jīng)常赤足涉水過湖。無論什么季節(jié),這里的水永遠是冰涼刺骨的,時常陷在湖里遭遇生命危險。所以,3個人都得了關節(jié)炎。偷蛋打鳥的人一般都是外來的或路過的人,一旦在望遠鏡里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車追,就只能涉水過湖去制止。費了半天勁追不上,還常常會遇到危險,對方有時用石頭進行反襲擊,有時朝他們放槍。有一次,文德在湖中心區(qū)拚命追趕,勇敢地捉住了一個偷了33個蛋的人,后來發(fā)現(xiàn)對方在那里準備了一堆不大不小好用來打人的石頭,所幸沒來得及使用。文德尖措,常年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湖區(qū)巡邏,先后捕殺過100多條野狗和狐狼,但他多次遇險,有幾次差點被狼群和野狗吃掉。還值得一提的是已經(jīng)犧牲了的原站長葉西巴德,他因勞累過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下午,在湖區(qū)深處的另一個地方,我們遇到一位50來歲的藏族牧民,叫土諾,他胸前掛著一架望遠鏡,是7倍的,是他自己花錢買的,每天出門放牧都背著,用來幫保護站觀察“敵情”。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且不要報酬,他笑了笑說:“‘忠忠是我們的神鳥啊!”原來,藏族群眾稱黑頸鶴為“忠忠嘎莫”,意即神鶴的意思。藏傳佛教倡行不殺生,當?shù)靥瓶?、藏柜的壽圖上都有以黑頸鶴為吉祥物的圖案,所以當?shù)夭刈迦罕娛遣猾C鳥不吃蛋的,而且把它看成神鳥、吉祥鳥而倍加愛護。但有外地人來偷蛋獵鳥。2003年5月的一個晚上,有位牧民發(fā)現(xiàn)有人到湖中心區(qū)鳥島上來偷鳥蛋,及時舉報給保護站正在值班的文德尖措和普布,并借自家親戚的出租車給他們?nèi)プ?最后把這3個偷了30多個斑頭雁蛋的人捉住了。
美麗的隆寶湖,是黑頸鶴的故鄉(xiāng),是我國黑頸鶴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黑頸鶴是隆寶湖的珍物和當?shù)赜駱洳厝诵闹械膱D騰鳥,是青海的省鳥。但從成立保護區(qū)的1984年起,平均每年才增加6只,而實際理論新增數(shù)應在15-30只之間。影響黑頸鶴生存繁殖和保護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人員少、經(jīng)費匱乏,大量要做的工作無能為力。
看著破敗的保護站和文德小心翼翼抱在懷里的那架破舊的望遠鏡,心里不是個滋味。隆寶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不符實,迫切需要國家支持。
離開隆寶湖回程的時候,想起聯(lián)合國和平信使古道夫女士的一句話:“惟有了解,才會關心;惟有關心,才能采取行動;惟有行動,生命才有活力?!边@一道義的呼喚,也是對珍貴的黑頸鶴的。
(作者單位:《甘肅經(jīng)濟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