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夫
童年記憶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站在后車尾指揮倒車的人,而那段提示語“倒車,請注意”是否還依舊令你記憶猶新?科技的不斷進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電子化的倒車輔助技術又提高了我們的駕駛效率和安全性,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不過,曾經(jīng)也有人打趣說:自動檔、主動式巡航以及自動泊車功能的出現(xiàn),是導致現(xiàn)代人駕駛技術退步的三大罪魁禍首。盡管事實如此,但遵循“既有之,則享之”的真理,我們更應該善用這些技術,從它們中挖掘出存在的價值,并享受它們帶來的樂趣,這才是電子倒車輔助技術誕生的初衷。
車位難找已是不爭的事實,要想在中心地段找一個兩側(cè)無車的寬敞車位,更是癡心妄想。看著兩旁不是奔馳就是寶馬等豪車,即使在駕校的倒桿訓練中已是輕車熟路,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難免還是會產(chǎn)生心理壓力。要是正向的停車位還好,大多數(shù)技術不佳的車主大多會將車一頭栽入停車位,出來時再倒出來;不過要是碰到側(cè)方位停車,那很多人便是手腳無措了,如果有代客泊車的服務場所還好,不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空車位留給下一位車主。也許這個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讓倒車也變得和DC一樣的傻瓜化。很難想象,對于女性車主來說,要是在倒車的時候沒有電子輔助設備的介入,那會是怎樣一種狀況——矮小的個頭,龐大的車身,車身處處皆是盲區(qū)。實際上,對于大部分已經(jīng)習慣了“嘀嘀嘀”提示音或是車尾實時圖像顯示的人來說,駕駛一輛沒有倒車雷達的車,就好比騎上了一匹脫韁的駿馬,頓時便亂了方向。從駕駛的角度來說,倒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在駕校通過文考后,第一門學習的技術就是倒車,而在日常駕駛中,能否一把入位也考驗著你大腦的靈活度和判斷能力。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時下在汽車上流行的電子倒車輔助技術,并由此預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聲控倒車雷達
小探頭,幫大忙
毫無疑問,聲控倒車雷達已是時下最為普及的電子倒車輔助技術。在新車上,它已經(jīng)覆蓋了包括微型車、MPV、SUV在內(nèi)的所有乘用車輛,而在后裝市場,聲控倒車雷達也是裝車率最高的配件之一。通常我們看到的聲控倒車雷達一般由探頭、微型處理器、蜂鳴器和數(shù)字顯示屏組成。它的成本并不高,根據(jù)功能不同,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和它的構(gòu)成部件一樣,聲控倒車雷達的工作原理也很簡單。由裝在車尾保險杠上的聲學探頭發(fā)出扇形探測超聲波,遇到障礙物后產(chǎn)生回波信號,傳感器接收到信號后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判斷障礙物的遠近并發(fā)出適當?shù)奶崾疽簦ň邆滹@示功能的會同步顯示實時距離)。一般而言,我們常見的聲控倒車雷達通常在1.5~2m的范圍內(nèi)開始提示,當掛入倒擋時它便啟動了,提示音會根據(jù)障礙物的遠近而改變:遠——長間隔,近——短促,危險距離——長鳴。
要指出的是,雷達探頭是為探測有凸起的障礙物服務的,如果你的車尾有溝壑或是鋼絲繩,很少有雷達會主動作出判斷。
可視倒車雷達
廣角攝像頭將車尾信息一覽無遺
許多人認為可視倒車雷達是一件高檔貨,似乎永遠都只是高檔轎車的專利。不過說出來你可別笑,在公交車上,雖然沒有雷達探頭,但可視倒車幾乎已經(jīng)達到了普及的程度。之所以在家用車上無法普及,是因為可視倒車雷達除了要保留聲控雷達的構(gòu)成外,額外還需一塊液晶顯示屏來提供實時圖像,而這塊屏幕通常又是多媒體影音系統(tǒng)的構(gòu)成部件,由此會導致成本上升??梢暤管囀菍V角攝像頭和聲控倒車雷達結(jié)合起來,由車內(nèi)蜂鳴器和顯示屏提供實時信息,很好地解決單一聲控雷達盲區(qū)過多的問題。你可以通過圖像上的提示框來擺正車尾的姿態(tài),還可以通過提示音的長短來判斷車尾的有效距離。雖然這套設備能幫上大忙,但它自身也存在許多弊端,例如雨天車輪卷起的泥水會導致攝像頭功能失效;此外廣角攝像頭產(chǎn)生的畫面畸變,會影響你對車尾狀況的真實判斷。可視倒車雷達目前并沒有普及,僅在少數(shù)車型上作為高檔配置出現(xiàn),在名爵MG7、廣本雅閣、沃爾沃S80等車型上可以見到。相對來說,沃爾沃S80上的BLIS盲點信息系統(tǒng)擴展了可視倒車雷達的功能。它不僅可通過液晶顯示屏采集車尾信息,中控臺上的單色顯示屏還能顯示車頭、車尾探頭的信息,并發(fā)出蜂鳴提示聲,而位于A柱上的橘紅色提示燈還會根據(jù)距離的遠近進行閃爍。
可視倒車雷達能不能自己加裝?回答是肯定的,不過問題會回到前面所提到的—成本上升。拋開成本問題,實際上后期加裝的可視倒車系統(tǒng)和原廠的在功能上是一樣的。比如好幫手推出的卡仕達智能軌跡倒車系統(tǒng),它的攝像頭采取專車訂做形式,不破壞原車風格,并且能將車尾死角降低到最小限度。而圖像處理器模塊的加入,也有效解決了廣角攝像頭畫面失真的弊病,屏幕上的梯形區(qū)域代替了常見可視倒車系統(tǒng)的標尺線,通過第二代軌跡算法,曲線更準確,預先規(guī)劃倒車安全區(qū)域,讓倒車一步到位。其實像這樣的后市場產(chǎn)品,通過加裝后能延伸娛樂級別,2DIN的主機集成智能軌跡倒車系統(tǒng)和多媒體影音功能,由此可以做到一石二鳥。
自動泊車技術
無需動腦,解放雙手
不知道雷克薩斯LS600h的電視廣告是否還留存在你的印象中。幽靜的畫面中,一輛黑色的LS轎車通過GPAS高級泊車引導系統(tǒng),完美地停在了兩座酒杯塔之間,酒杯塔完好無損,而車身也擺得非常規(guī)整。聰明的豐田在雷克薩斯的廣告中引入這項功能,不僅提升了該功能的技術含量,還樹立了雷克薩斯在國人心中高端的形象。其實,自動泊車技術(Parkmate)目前在歐洲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在許多車型上,德國西門子VDO公司、法國雷奧Valeo、豐田、PSA集團和大眾集團目前走在前列。雪鐵龍將其命名為City Park,而大眾則命名為Park AssistVision,它們各自旗下的C3、C4和途安、途銳、帕薩特B6都可以選裝該功能。
自動泊車系統(tǒng)大致由超聲波雷達探頭、車尾廣角攝像頭、觸摸顯示屏和ECU構(gòu)成,與之配合協(xié)作的零部件包括自動變速器、EPS電動助力轉(zhuǎn)向以及E-Gas電子油門,在ECU的掌控下,這三大協(xié)作零件可脫離人工控制,根據(jù)探頭和攝像頭的探測情況,進行自我掌握。通常而言,自動倒車入位需距離障礙物0.5~1.5m遠,耗時僅需5~15秒鐘,倒車時的速度在20km/h以下。到目前為止,自動泊車系統(tǒng)除了傳統(tǒng)的需要駕駛者留在車上控制制動停車外,還衍生出一種由遙控鑰匙控制入位的全自動化新系統(tǒng)。
我們先來看看“老系統(tǒng)”。以雪鐵龍C3為例,駕駛者將車輛以低于25km/h的速度駛過準備停放的車位,并點擊“Auto Park”按鍵,掛入R擋。系統(tǒng)啟動后,ECU則通過雷達探頭捕集到的信息計算車輛最佳的入位路線,在入位過程中,車輛以自動擋的蠕行方式倒車,方向盤自動旋轉(zhuǎn),駕駛者僅需控制制動踏板實現(xiàn)最終停車。如果在自動泊車過程中,駕駛者發(fā)現(xiàn)車輛并沒有按自己的計劃進行倒車,可通過制動或控制方向盤來退出系統(tǒng)。在以大眾的Park Assist Vision為代表的新系統(tǒng)中,駕駛者可走下車輛,通過遙控鑰匙完成整個自動泊車過程,這套系統(tǒng)是目前自動泊車輔助系統(tǒng)中最先進和最完善的。同樣的,它的工作需要雷達探頭和攝像頭捕集車身四周的情況,然后由駕駛者在中控臺觸摸屏上選定預停放的車位,下車前啟動系統(tǒng),并掛入P擋,通過遙控鑰匙上的按鍵實現(xiàn)倒車入位。整個停放過程輕松愉快,并且你會難以想象,由電子系統(tǒng)擺放的車身比人工倒車入位的還要規(guī)整。最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回到車上熄火,并關上車窗,最后鎖車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