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愷
悶熱的都市,擁堵的車流,實在煩躁了那片灰蒙蒙的天,和同樣灰蒙蒙的心情。于是,在道聽途說中,在上網(wǎng)搜索中,了解了一個名詞,一個很抽象又仿佛被大家習慣接受的叫法——壩上。打開網(wǎng)頁,這樣的字眼反復躍入眼球:“攝影人的天堂,北京的后花園”;“好客的草原人會把你請進蒙古包,捧出醇香的奶酒,獻上潔白的哈達”。我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在看完這些介紹以后,毅然決然地拋開手邊的工作,開赴壩上尋求精神家園去了,不過他們可能沒有考慮到,這些僅僅只是廣告的說法。
如果這種情況發(fā)生在2001年,就像我第一次去壩上的時候,我會鼓勵他們,祝他們玩得開心。但是現(xiàn)在,在我剛剛結束了壩上的重游之旅,我會對這些朋友說“三思而后行”。在這里我并不想危言聳聽,也不想嘩眾取寵,我只是把我的真實感受說給大家聽,
首先,我不建議大家去壩上,并不是因為壩上不好,而是我們很多人沒有做好去壩上的準備。不要以為有輛好車,有套高端的攝影器材就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了。對壩上,我們到底了解多少?
在壩上,經(jīng)??梢钥吹蕉噙_幾十輛的車隊,很多外地人甚至把車運到北京,然后飛過來開車前往。壩上的道路方便了,開車時間縮短了,心情也好了。但很少有人會顧及壩上那越來越嚴重的沙漠化程度,越來越反常的氣候變化。以前豐實的草場,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化成斑駁的沙漠,一層極淺的草皮下是厚厚的白沙??杉词故沁@樣脆弱的環(huán)境狀況,居然還能舉辦大規(guī)模的汽車拉力賽。我不知道那些主辦方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那些承辦方又是怎么想的。也許,真正會思考的只是那些手握牧鞭的牧民,而他們的思考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在網(wǎng)上找了一篇發(fā)表于去年7月的帖子,標題非常搶眼:“7月12日在壩上紅山軍馬場被官匪勾結合伙訛詐的慘痛經(jīng)歷”。事件經(jīng)過是這樣的:北京的一個自駕團,駕駛6輛汽車到壩上宿營,8頂帳篷15口人。結果遭到當?shù)嘏宕髦吧盅策墶毙錁斯ぷ魅藛T的檢查,說他們破壞了草場,要罰款,合計罰金高達30200元。隨后,自稱是該草場地主的農民也趕至,要每輛車交20000元賠償金才能罷休。經(jīng)過反復拉鋸,最后交了2000元罰款,賠給農民5000元。
這篇帖子的回帖討論很激烈,有人認為這是很多旅游景點都存在的宰游客現(xiàn)象,也有人提醒那些只會享受美景,不知道愛護草原的游客,應該受到制裁。不管怎樣,這個事件可以說明一點:去壩上,需要準備的還有很多。
其次,我不建議大家去壩上,是因為現(xiàn)在的壩上確實有很多問題。別的不說,圍場機械林場和紅山軍馬場相距才十幾分鐘路程,為什么要收兩次門票?官方說法是圍場屬于河北省,而軍馬場屬于內蒙古,收兩次門票好像理所當然。其實關鍵在于通往軍馬場的路必須經(jīng)過圍場,才給當?shù)亓粝铝恕皵r路虎”的機會,每個去軍馬場的游客也只好乖乖留下“買路財”了。
據(jù)當?shù)厝苏f,從今年開始,軍馬場周邊的景點要開始單獨收費了。這種說法還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不過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也就是說,以后要去類似將軍泡子、公主湖、五彩山拍照,還要單獨收費。收了兩次門票還要收景點門票,豈有此理。如果此舉成行,游客會憤怒的。最近在網(wǎng)上,有一個民意調查,壩上已經(jīng)位列“中國十大最黑風景區(qū)”之列。上榜理由是“上馬容易下馬難”。在壩上,開車要格外小心,防止開到草場上毀壞草
原。騎馬也要小心,在路上經(jīng)常會有當?shù)厝藸恐R讓你騎,說好40元一小時,可還沒摸到馬就開始計時,然后帶著你胡亂繞上半天,等回到起點向你索要幾百元的牽馬費,這種情況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