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怡
晚飯過后,小區(qū)花園就是孩子們的樂園。一看見自己的小玩伴,寶寶一定有點“人來瘋”。玩得開心時,難舍難分;鬧意見、搶玩具時,也會引爆“眼淚大戰(zhàn)”。這不,你看,糾紛又上演了。
“你是傻冒!”濤濤沖著弄壞他滑輪的凱凱發(fā)火,“自己不會玩,還弄壞我的滑輪!”濤濤媽一聽兒子口出臟話,簡直驚呆了,自己和先生都是老師,家里人都很有涵養(yǎng),孩子怎么會罵出“傻冒”這樣的臟話啊? 濤濤才3歲,這樣下去可怎么了得??
說臟話是語言發(fā)展的正?,F(xiàn)象
2?3歲正是寶寶口語迅速發(fā)展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最大的特點是模仿能力強,無論聽到什么,他都會興致勃勃地嘗試去模仿,對那些沒有聽說過的詞匯更是十分感興趣,是個語言的小盜俠。由于寶寶還沒有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大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臟話,小伙伴在玩耍時蹦出的一些臟話,他都會覺得十分有趣,并且沒完沒了地模仿。
從兒童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分析,學(xué)習(xí)說臟話正是寶寶語言發(fā)展上的階段性特征。雖然寶寶還無法辨別臟話的好壞,但是他能夠從周圍人群的反應(yīng)中發(fā)現(xiàn):說臟話也能吸引別人的注意;臟話是一種具有攻擊力的語言,代表著某種力量。如果父母處理不好,就可能強化寶寶說臟話的行為。除非寶寶生活在一個十分“干凈”的環(huán)境里,否則,說臟話就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問題之一。
只要父母掌握以下原則,并且方法得當(dāng),要不了多久,寶寶的臟話就會銷聲匿跡。
給寶寶一個文明的語言環(huán)境
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用詞是否豐富、優(yōu)美而又貼切,首先與撫養(yǎng)人的語言模式密切相關(guān)。如果父母說話粗俗、語言貧乏,那么寶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改變寶寶,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給寶寶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不要強化寶寶的錯誤
寶寶說臟話,多半是因為覺得好玩才去模仿,借此顯示他的某種本事。如果父母第一次聽到寶寶講臟話,覺得好玩就哈哈大笑,不加制止,就會給寶寶一個錯誤的印象,讓他覺得大人是在欣賞他的表演,他就會說得更加起勁。
當(dāng)寶寶再說臟話時卻遭到訓(xùn)斥,他就會不知所措,對大人變幻莫測的情緒充滿了恐懼。久而久之,他會對自己的判斷力失去信心,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此外,嚴厲的訓(xùn)斥也會讓寶寶有受到重視的感覺。大人過激的反應(yīng)會讓寶寶覺得好玩,反而強化他的行為。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告訴寶寶,他說的是臟話,說臟話不受人歡迎,同時對他的行為淡然處之。如果寶寶說話文明,就及時給予鼓勵,讓他感覺到美的語言是令人愉快的。
通過故事來影響寶寶
對于故事,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感興趣。因此,當(dāng)發(fā)現(xiàn)寶寶有說臟話的現(xiàn)象時,可以找一些相關(guān)的小故事,或者自編一些小故事,讓故事中的小動物、小寶寶等角色來告訴寶寶說臟話不受人歡迎的道理。
用寶寶能夠理解的方式來糾正
講大道理,寶寶可能根本就不理解,不如采取一些他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對寶寶說:“媽媽一聽人說臟話就耳朵痛?!被蛘邌l(fā)寶寶,如果他用臟話罵人,別人會很傷心;如果他不愿意自己愛的人挨罵,就不要說臟話罵別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