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懷海
摘要 血淀粉酶的升高常常由急性胰腺炎引起。但在臨床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非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升高的情況,而這部分患者并不存在胰腺炎的典型癥狀、體征,也沒有影像學證據(jù)。因此,有人提出了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概念。其內(nèi)容包括:1 淀粉酶來自非胰腺組織,如唾液腺或腫瘤等。2 淀粉酶雖然來自胰腺組織,但均為其它疾病導致的繼發(fā)性升高。檢索相關文獻并進行分析,我們對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概念有了充分的認識,同時提高了對各種引起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疾病的認識,從而有助于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避免漏診、誤診,也有助于完善治療方案,防止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對機體的損害。
關鍵詞 血淀粉酶;非胰源性淀粉酶
中圖分類號 Q55,Q4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09)04-0035-02
我們檢索近10 年來關于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中文文獻,并進行了分析,對各種引起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疾病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 外科大手術、嚴重創(chuàng)傷病人
胡軍濤等報道的外科大手術病人、嚴重創(chuàng)傷病人存在繼發(fā)性胰腺損傷嚴重① ,創(chuàng)傷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 被認為是導致胰腺損傷的重要原因。
2 急腹癥
2.1 腸梗阻
趙志東等人報道的腸梗阻病人血、尿淀粉酶升高② ,腸梗阻可導致滯留于腸腔中的胰液滲出于腹腔,由腹膜吸收入血,隨尿排出,故可見血、尿淀粉酶含量升高。
2.2 急性闌尾炎
呂孝東報道了16 例淀粉酶增高的急性闌尾炎病人③ ,腹部劇烈疼痛對胰腺有刺激作用,致使胰腺產(chǎn)生的一種應激反應,致使淀粉酶升高。
2.3 急性膽囊炎
膽囊疾病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其機理為膽囊炎癥和結(jié)石排出時對Oddi 括約肌的刺激,使之痙攣導致一過性淀粉酶升高。
2.4 胃腸穿孔
正常情況下,胃腸腔內(nèi)淀粉酶不能穿過胃腸粘膜進入血液和淋巴,當發(fā)生腸穿孔時,胃腸腔內(nèi)的胰淀粉酶進入血液和淋巴,導致血淀粉酶輕至中度升高。
2.5 腹主動脈瘤
張克儉等人的報道表現(xiàn)為淀粉酶升高的腹主動脈瘤有1 例④ ,發(fā)病原因與相應器官供血的血管受損有關。
2.6 腹型過敏性紫癜
李春蕊等人研究了血清淀粉酶測定對腹型過敏性紫癜病情判斷的價值⑤ ,認為30% 的患者血尿淀粉酶可升高。其機理是:病變累及至小腸使膽囊收縮素升高,腸粘膜通透性增加,或直接累及至胰腺小血管所致。
3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佘風華等人總結(jié)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誤診為急性胰腺炎病例⑥ ,約79%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有不同程度的淀粉酶升高,升高的原因可能與高滲透壓和低灌注時對胰腺造成的損害有關。
4 急性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
譚建新等人報道的急性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患者入院即刻血清淀粉酶值升高的事件,且升高程度與中毒程度呈正相關,而且血清即刻淀粉酶值越高,發(fā)生呼吸衰竭的機率越高⑦。
5 心肺復蘇術后
李玉范、孟慶義做了心肺復蘇循環(huán)恢復后淀粉酶改變與預后關系的研究⑧。研究表明,血清淀粉酶明顯升高組的24 h 生存率和動脈血pH 值等均降低,血清淀粉酶逐漸升高者較逐漸下降者死亡率高,24h 生存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死亡組;而兩組中心率、血壓、血氧分壓等重要生命體征卻無明顯差異,這都在提示機體缺氧的嚴重程度與血清淀粉酶的水平的相關性,比與常用的生命體征指標的相關性要好,并提示淀粉酶升高者預后不良。
血清淀粉酶的測定簡單、價廉,故動態(tài)觀察血清淀粉酶的變化,對判斷復蘇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可列為常規(guī)檢查項目。
6 心力衰竭
方正明報道了6 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⑨ ,且均伴有心絞痛史、發(fā)作性胸悶心悸史、心電圖ST-T 缺血性改變。升高機理為胰腺灌注不足,胰腺回流不暢水腫,從而造成胰腺損傷。
7 大葉型肺炎及肺癌
宮晶華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了大葉型肺炎及肺癌患者的血和( 或) 尿淀粉酶升高⑩ ,原因可能是炎癥損傷肺組織導致淀粉酶釋放增加或腫瘤本身可產(chǎn)生淀粉酶所致。
8 慢性腎功能不全
謝茂興、陳運芳等人對96 例血清胰淀粉酶升高的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進行分析!1,證實血清胰淀粉酶升高可能與腎小球濾過率減少導致腎臟對胰淀粉酶排泄障礙有關。
9 急性肝衰竭
肝臟中似乎不含淀粉酶,但是切除狗的肝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的大大減少,因此,肝臟可能亦是淀粉酶的來源之一。
10 腮腺炎癥和腮腺腫瘤
健康人群血和尿液有一定量的淀粉酶,其中胰型淀粉酶約占40% ~ 45%,而唾液型淀粉酶約占55% ~ 60%。腮腺炎癥和腮腺腫瘤時血淀粉酶升高。升高機理為:1)分泌唾液型淀粉酶;2)炎癥對胰腺的損傷。
注釋
① 胡軍濤,湯展宏,季曉芳等.外科危重病人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50例臨床分析[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24(3):431.
② 趙志東,邢春根.15例腸梗阻淀粉酶升高的特點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6(3):498.
③ 呂孝東.急性闌尾炎合并尿淀粉酶升高15例報告[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23(4):398.
④ 張克儉,劉穎,馬安林.表現(xiàn)為淀粉酶升高的腹主動脈瘤1例[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1):148.
⑤ 李春蕊,李蘊冬,張賀等.血清淀粉酶測定對過敏性紫癜病情判斷的價值[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院,2000,(17):56-57.
⑥佘風華,徐向進,馮修高.初發(fā)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0例誤診為急性胰腺炎[J]. 臨床誤診誤治,1999,12(5):350.
⑦譚建新,關永東,丁學華.血清淀粉酶在急性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患者病情評估中的意義[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8,13(3):207-208.
⑧李玉范,孟慶義.心肺復蘇循環(huán)恢復后淀粉酶改變與預后關系的研究[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01,21(3):155-156.
⑨方正明. 6例心力衰竭淀粉酶變化的觀察[J].嘉興醫(yī)學, 2000,16(4):248.
⑩宮晶華,喬艷芳.肺癌患者血清a-淀粉酶升高及其意義[J]. 黑龍江醫(yī)學,1998,1:57.
(11)謝茂興,陳運芳.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清胰淀粉酶水平測定[J]. 中國熱帶醫(yī)學,2007,7(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