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長河
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座落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熔巖高原之上,四周為高山峻嶺所環(huán)繞。它是美國最早、最大的一個國家公園。
早期的火山活動給公園帶來了無數(shù)的天然奇景,最令人神往的是被稱為世界奇觀的間歇泉。園內(nèi)有間歇泉200個,其中以“老忠實泉”最負盛譽。它的噴柱高達46米,每次噴射歷時4.5分鐘。噴水量為41640升。每隔64.5分鐘噴射一次。它那直上云霄的勢頭和伴隨產(chǎn)生的隆隆轟鳴聲常使游覽者流連忘返。
還有“女巨人泉”,雖然噴射不太頻繁,但是一旦噴射,騰空而起的水柱雖只20米,但水汽可高達八九十米,水光波影,氣勢磅礴,比“老忠實泉”更為壯觀。公園里溫泉密布,比比皆是,約計10000個。它們布局巧妙,耐人尋味。有的泉水從山澗壁隙中潺潺而下,有的泉柱竟從離地面300米以下的大峽谷底部冒出。
公園北部的黃石大峽谷是黃石公園的又一絕景。黃石大峽谷長達24公里,它崎嶇蜿蜒,峽壁陡峭奇險,壁面高達730~1000米。峽壁與夾層、夾石都帶有各種艷麗色彩,在粉紅色、橙紅色等耀眼的印第安紅色中,還夾雜著黃綠斑點。猶如一幅天然的彩色畫面,令人心曠神怡!
黃石公園還是一座天然的動物園和植物園,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鳥獸禁獵區(qū)之一。園內(nèi)原始動物區(qū)有專人看護并嚴加守衛(wèi)。麋、鹿、熊、狐貍、羚羊、野牛、豹等動物經(jīng)常出沒其間。在200種飛禽中,有棲息鳥,也有移棲鳥,它們親吻絮語,鳴聲悅耳;湖邊,水蓮、蘆葦遍地;溪中,魚群戲游。一到夏天,百花盛開,野草吐芳香,好一派山林景色。此外,園內(nèi)還有化石森林、熔巖層、“冒煙洞”、“黑玻璃”黑曜巖懸崖等奇景,使黃石公園成為馳名世界的勝跡之一,吸引游客及科學家紛至沓來。
為了便利游覽,公園內(nèi)還開辟了歷史古跡博物館,修建了長達225公里的環(huán)行大公路,并置備了野營設(shè)備與劃艇等。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是非洲歷史上的奇跡之一。12世紀,埃塞俄比亞扎格維王朝的君主兼圣者拉利貝拉在首都羅哈堅硬的凝灰?guī)r里,開鑿了一座座巖石教堂,后來人們就稱它為拉利貝拉巖石教堂,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個很有名的游覽勝地。
拉利貝拉為什么要在這里開鑿巖石教堂,現(xiàn)在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拉利貝拉將教堂開鑿在這塊安全和隱蔽的山地是為了防備入侵者。還有人認為這是宗教上的原因,拉利貝拉認為教堂必須和大地連成一體。從而把上界(天堂)和下界(地下)連接起來。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分為三群,共有11座。它們絕大多數(shù)開鑿在整塊巖石里,利用巖石的不同顏色,如粉紅色、淺黃色、綠色等,使各座教堂具有不同的天然色彩。周圍挖了深溝,人們可以通過地道(深溝)、橋梁和涵洞,進入各個巖石教堂。這些巖石教堂雖然大小、式樣各不相同。但它們有一個統(tǒng)一的風格——屋頂都被鑿成埃塞俄比亞所特有的阿克蘇姆石碑式尖頂。
在拉利貝拉巖石教堂中,最大的一座是開鑿在紅色巖石中,名叫梅德哈尼阿萊(即救世主之意)的巖石教堂。它長33.5米,寬23.5米,高11米,在4根橢圓形的柱子后面鑿有一扇小窗,形狀極像阿克蘇姆石碑的尖頂。
為了保護這座巖石建筑,人們在屋頂上特意覆蓋上一層瓦楞鐵皮,從空中看來,這座巖石教堂就特別引人注目。
在它的附近有一座名叫戈爾塔的巖石教堂,里面埋葬著拉利貝拉國王的遺骨,存放著國王生前使用過的器具。還有一座名叫圣瑪麗的巖石教堂,內(nèi)部雕鑿得別具一格,在房頂和拱門上雕鑿著由鮮艷奪目的,紅、黃、綠三色組成的幾何圖形和動物圖案。
現(xiàn)在,這些巖石教堂仍在使用。每當舉行禮拜時,神父帶領(lǐng)著一支身著長袍、手執(zhí)儀仗傘的隊伍,隨著歌樂聲浩浩蕩蕩地行進在巖石教堂之間。
果雷島
在塞內(nèi)加爾首都達喀爾附近的海面上,有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島,名叫果雷島。它原來的名字叫“比爾島”。1617年,荷蘭殖民者用一把釘子,從佛得角國王比拉姆手中騙得了這個小島,并把它改名為“果雷”島,意思是“好的避風港”。
由于果雷島是非洲西海岸距離美洲最近的一個地方,在17世紀至19世紀中葉,這里便成了世界奴隸貿(mào)易中心之一。至今,島上還保存著當時販賣黑奴的遺跡,成為研究販賣黑奴罪惡活動的歷史見證。
島上的販奴堡就是當年關(guān)押販賣黑奴的地方。販奴堡分成地上和地下兩部分,販賣奴隸的殖民者住在地上的樓房里,而地下則是陰暗潮濕的、用來關(guān)押黑奴的牢房。
地牢面朝大海,有一個非常狹小的出口處,奴隸只能蜷曲著身體才能從中爬出。一上販奴船,船長便用烙鐵在黑奴的四肢和胸膛上烙上他自己的姓名,作為他自己所有的標志,并被運往美洲。
加拉帕戈斯群島
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又稱科隆群島,以下簡稱加島)位于離南美大陸900多公里的東太平洋,它由13個大島和百余個小島組成。
很久以前,加島與南美大陸曾經(jīng)是連成一體的。幾經(jīng)滄桑,連接加島與南美大陸的那塊高原被海水浸沒。于是加島與大陸分離了,諸島之間也各成一體。
加島是珍禽異獸的自由王國。在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巨龜?!凹永粮晁埂睄u在西班牙語中就是“龜島”的意思。島上巨龜?shù)姆N類不下15種,大都身高1米以上,體重250公斤左右。有的能活三四百年,為世界長壽動物之一。而現(xiàn)在,由于濫捕亂殺,島上的巨龜已所剩無幾,瀕臨滅絕。
島上還棲息著無數(shù)熱帶大蜥蜴,它比陸生的大得多,一般長1米左右,黑色,背上長著一排類似魚鰭的長刺。大蜥蜴以球藻為食,常常成群結(jié)隊到海里覓食,或匍匐在海邊光禿禿的巖石上曬太陽。由于大蜥蜴一直在加島上世代繁殖,現(xiàn)在,它們成了島上動物王國中數(shù)量最多的“公民”。
加島還是鸕鶿的唯一安樂窩。企鵝、海獅、海豹、鳴鳥等珍貴鳥獸也在此安家。因此,加島具有極大的科學考察價值。
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于1835年在此考察了一個多月。島上特殊的動植物區(qū)系分布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并對他后來寫作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有很大的影響。在這里的圣克里斯托巴爾島的岸邊,人們建了一座達爾文的半身銅像,以紀念這位杰出的生物學家。
1964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贊助下,厄瓜多爾政府與達爾文基金會合作,在這里的圣克魯斯島上建立起了一座科學研究站。
納漢尼國家公園
納漢尼國家公園坐落在加拿大西北地區(qū)的馬更些河支流——南納漢尼河上,面積為2766平方公里。這里原是加拿大古代部族“納漢尼”世代生息的地方,現(xiàn)仍保留著自然的原始生態(tài)。1972年,加拿大政府在這里建立了國家公園。
納漢尼國家公園傍依馬更些山脈,園內(nèi)有三條崎嶇蜿蜒的大峽谷,深度都在1220米以上,氣勢雄偉,頗為壯觀。素負盛名的弗吉尼亞瀑布落差達96米,水流從天而降,似一幅巨大的銀幕懸掛在山谷之間。分_布在公園各處的巖洞,就像是一座座迷宮,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來的游客。這里還有幾個含硫化物的溫泉,因此成了療養(yǎng)的勝地,每年慕名前來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