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浩然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豬或人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種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根據(jù)其表面(H和N)結構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許多亞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發(fā)現(xiàn)的血凝素有16個亞型(H1~H16),神經(jīng)氨酸酶9個亞型(N1~N9)。
目前,已從豬身上分離到四種主要的亞型:H1N1、H1N2、H3N1和H3N2。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豬群中全年可以傳播,發(fā)病率較高,病死率較低(豬的病死率為1%~4%)。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先后發(fā)生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甲型H1N1病毒。
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此次的流感病毒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還沒有證據(jù)證明人是從豬身上感染這一病毒的,各國報告的病例均為人際間感染。另外病毒分析也表明,這種病毒實際上集合了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因此,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權威機構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變異的H1N1亞型流感病毒,不應籠統(tǒng)地稱作豬流感病毒。
H1N1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染途徑與普通流感類似,通常是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等。
臨床癥狀與體征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類似,包括發(fā)燒、咳嗽、喉痛、身體疼痛、頭痛、發(fā)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xiàn)腹瀉或嘔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發(fā)紅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進展,來勢兇猛、突然高熱、體溫超過39℃,甚至繼發(fā)嚴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休克及Reye綜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損傷,導致死亡?;颊叻尾矿w征常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聞及濕羅音或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傳染期與潛伏期
現(xiàn)有資料表明,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傳染期為發(fā)病前1天至發(fā)病后7天。若病例發(fā)病7天后仍有發(fā)熱癥狀,表示仍具有傳染性。兒童,尤其是幼兒的傳染期可能長于7天。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一般1~7天左右,較流感、禽流感潛伏期長。
易感人群與高危人群
普遍易感。患者多數(shù)年齡在25~45歲之間,目前報道以青壯年為主,應注意老人和兒童。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常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豬感染甲型H1N1流感一般發(fā)生在夏秋季節(jié)。
甲型H1N1流感診斷標準
1.醫(yī)學觀察病例曾到過甲型H1N1流感疫區(qū),或與病豬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1周內出現(xiàn)流感臨床表現(xiàn)者。列為醫(yī)學觀察病例者,對其進行7天醫(yī)學觀察(根據(jù)病情可以居家或醫(yī)院隔離)。
2.疑似病例曾到過疫區(qū),或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史(也可流行病學史不詳),1周內出現(xiàn)流感臨床表現(xiàn),呼吸道分泌物、咽試子、痰液、血清H亞型病毒抗體陽性或核酸檢測陽性。
3.臨床診斷病例被診斷為疑似病例,且與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者。
4.確診病例從呼吸道標本或血清中分離到特定病毒;RT-PCR對上述標本檢測,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存在,經(jīng)過測序證實,或兩次血清抗體滴度4倍升高,可確診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如何預防甲型流感
1.保持手部清潔,并用正確方法洗手。如沒有明顯污垢時,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2.避免手部接觸眼睛、鼻及口。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遮掩口鼻。
3.不要隨地吐痰,如要吐痰應將分泌物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
4.有呼吸道感染癥狀或發(fā)燒時,應戴上口罩,并盡早求醫(yī)。
5.若出現(xiàn)流感癥狀,切勿上班或上學。
6.如外出途中或回程后出現(xiàn)發(fā)燒或類似流感的征狀,要馬上就醫(yī),告知醫(yī)生有關外游記錄。
防流感的食療良方
酸奶:益生菌保護腸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護腸道,避免致病細菌的產(chǎn)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進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長。
紅薯:增強皮膚抵抗力。皮膚也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一員,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維生素A在結締皮膚組織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補充維生素A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食物中獲取β胡蘿卜素,紅薯是獲得這種營養(yǎng)的最快途徑,它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且熱量低。
茶:抗細菌防流感。哈佛大學的免疫學者發(fā)現(xiàn),連續(xù)兩周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其體內會產(chǎn)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擾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這種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幫助人體抵御流感,同時,還可以減輕食物中毒、傷口感染、腳氣甚至是肺結核和瘧疾的癥狀。當然,喝綠茶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牛肉:補鋅增強免疫力。鋅在飲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生長,進而幫助人體防范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即使是輕微缺鋅, 也會增加患傳染病的風險。牛肉是人體補充鋅的重要來源,所以在冬季,適當進補牛肉,既耐寒又預防流感。
蘑菇:促進白血球抗感染。長久以來,人們就把蘑菇當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現(xiàn)在,研究人員找到了這樣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產(chǎn)生和活動,讓它們更具防范性。
魚和貝類:補硒防病毒。英國專家研究指出,補充足夠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數(shù)量,進而幫助清理體內的流感病毒。硒主要來源于牡蠣、龍蝦、螃蟹和蛤蜊等海鮮類食品。魚類如大西洋鮭魚中的歐米伽-3能夠幫助血液產(chǎn)生大量的抗流感細胞,也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
大蒜:大蒜素抗感染和細菌。英國研究人員的實驗結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讓感冒發(fā)生幾率降低2/3。經(jīng)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結腸癌和胃癌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因此,建議每天生吃兩瓣蒜,并在烹飪菜肴時加入一些大蒜末。
燕麥和大麥:健康纖維抗氧化。燕麥和大麥都含有β葡聚糖,這種纖維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麥和大麥,可以增強免疫力,加速傷口愈合,還能幫助抗生素發(fā)揮更佳效果。
〖編輯: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