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軍
近日。讀到一篇文章:
有一次。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制作了一個電燈泡。那是他們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的勞動成果。隨后,愛迪生讓一名年輕學(xué)徒將這個燈泡拿到樓上另一個實驗室。這名學(xué)徒從愛迪生手里接過燈泡,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上樓梯。生怕手里的這個新玩意兒滑落。但他越是這樣想。心里就越緊張,手也禁不住哆嗦起來,當(dāng)走到樓梯頂端時。燈泡最終還是掉在了地上。
愛迪生沒有責(zé)備這名學(xué)徒。過了幾天,愛迪生和助手們又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制作出一個電燈泡。做完后,還得有人把燈泡送到樓上去。愛迪生連考慮都沒考慮,就將它交給了那名先前將燈泡掉在地上的學(xué)徒。這一次。這個學(xué)徒安安穩(wěn)穩(wěn)地把燈泡拿到了樓上。
事后,有人問愛迪生:“原諒他就夠了,何必再把燈泡交給他拿呢?萬一又摔在地上怎么辦?”愛迪生回答:“原諒不是光嘴巴說的,而是要做出來的。”
原諒是做出來的,多么簡單而又深奧的哲理!很多時候,人們面對他人的過錯。嘴上說著原諒,內(nèi)心卻一直耿耿于懷,總想有一天揪住他的小辮子。讓他吃不了兜著走。成人間的糾葛自不用說,單說師生之間的瑣事,而且還是最近發(fā)生的。
那天,我在學(xué)校值班,一個男孩急匆匆地走進辦公室,說是值班老師讓我去一趟。我問他什么事,他說值班老師和學(xué)生在教室里吵起來了。我讓他回班里,同時捎上一句話:讓吵架的孩子到工作處找我。不久,男孩跑來告訴我,說吵架的孩子不肯上來,還說不認(rèn)識工作處。其實,聽到這一句時,我怒不可遏,且不說他和值班老師在課堂上吵起來,單憑他說不認(rèn)識工作處,我真想跑下樓,逮住他問個究竟。但還是忍住。我知道老師不能動怒,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動怒;任何一位老師被學(xué)生惹怒,都是不明智的舉動,也是無能的表現(xiàn)。
就在我準(zhǔn)備下樓問個明白時,值班老師拖著一個女孩走到我跟前,怒氣沖沖地喊道:“她從上課就開始講話,制止也不聽?!薄安皇俏抑v的,不是我講的!”女孩連忙辯解道?!澳敲炊嗤瑢W(xué)都聽到了,還敢狡辯?原諒你了,還講。真不是東西!你再講講看?!”值班老師面紅耳赤。怒目圓睜,聲音如雷,一只手高高舉起,似乎要做出什么動作。我趕緊讓他回去繼續(xù)上課。臨走之前,他依舊喋喋不休地說:“這是什么班,紀(jì)律差死了!”說完狠狠瞪了她一眼,眼中滿是怨恨,而后拂袖而去。
值班老師剛走,女孩便失聲痛哭,流淚滿面,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老師,我只在課前講了幾句,他說我沒聽,后來我問同桌一個問題,他硬說我搗亂,還讓我滾出去?!笔虑楹芎唵危仁桥⒅v話,老師制止失敗覺得丟面子,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fù)。正好女孩討論問題,于是便抓住不放,實施自己的計劃。誰知孩子不服氣,進而演化成激烈的矛盾沖突。如果值班老師一開始就原諒她,如果值班老師按既定事實說話,也許問題就不會這么嚴(yán)重。
等女孩說完,我問了三個問題:因她而使班級蒙羞,對不對?因她而使老師、班主任生氣,對不對?因她而影響同學(xué)、自己學(xué)習(xí),對不對?她停止哭泣,低下腦袋,連說不對。我讓她回班里,先跟值班老師道個歉,而后認(rèn)真學(xué)習(xí)。她點點頭,她轉(zhuǎn)身離去,丟下一句:“謝謝老師!”
謝我什么?其實我只做了一些簡單的事情。我只是原諒孩子。原諒她的過錯,包括頂撞老師,包括上課討論問題。退一步講,這些也不是問題。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告訴值班老師,別往心里去,別忘了他們還是一群孩子,其實也告訴他,原諒是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