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宇
主席的一次筆誤
沈世英
抗日戰(zhàn)爭后期,我在新四軍四師做機要工作。1945年春天,部隊在淮北泗陽縣杜巷時,組織上決定調(diào)我去陜北延安。聽到這個消息,我高興得覺也睡不著了。延安,是革命圣地,每個戰(zhàn)士都日夜向往的地方。想著很快就能見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長了,心里特別激動。于是,我便迅速交代了工作,等著與軍部及一、二、三師來的幾個戰(zhàn)友同行。不久。我們便從淮北出發(fā),經(jīng)長途跋涉,通過敵人的層層封鎖線,于7月間到達了太行山晉冀魯豫軍區(qū)所在地的涉縣附近。當時正值日本投降的前夕,我黨我軍工作非常繁忙。中央軍委來電催促我們急速趕赴延安報到。恰巧在離我們駐地不很遠的東陽關(guān)飛機場,有美軍駐解放區(qū)觀察組的飛機要去延安,經(jīng)請示總部領(lǐng)導批準,我們遂乘坐飛機順利到達,受到了葉劍英參謀長的親切接見。
到延安后,我被分配到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工作。我們住在楊家?guī)X。離中央首長的住處很近,我很快就見到了主席。毛主席和書報上的畫像一樣,高太的身材,長長的黑發(fā),慈祥的面容,樸素的軍裝。但因多是在集會或參加晚會時看見的,我這個小青年,雖然很想按新四軍戰(zhàn)友的囑托前去問候主席,可還是沒敢上前打擾。因為我們機要人員是有嚴格的紀律觀念的。
1945年“雙十協(xié)定”的墨跡未干,蔣介石就發(fā)動了向解放區(qū)的全面進攻。毛主席赴重慶談判回延安后,對長江戰(zhàn)線作了新的戰(zhàn)略部署。并親自起草了電文。我手捧電稿細讀,發(fā)現(xiàn)有個筆誤。主席是連筆草寫。把“長江下游”誤寫為“長江上游”了。時已深夜。必須當即完成此份電文的處理工作。我想。主席是否休息了?打擾他好不好?但又想起平時首長教育我們的話:如果發(fā)現(xiàn)工作上有疑問,都要弄個明白,不能馬虎。也就鼓起勇氣,向楊家?guī)X主席住的窯洞走去。窯洞里的燈光還亮著。我喊了聲報告,跨進窯洞門,只見主席正伏案批閱文件。我敬了個禮,連問候的話都忘說了,遞上電稿就問:“主席,‘長江上游是不是‘長江下游?”主席和我親切握手,看著電文連連點頭說:“對!對!小鬼,你問得好,是筆誤?!闭f著,他提筆把“上”字改成了“下”字。主席將電文遞給我。又以鼓勵的語氣說:“干工作,就是要動腦,要細心。你這一問,倒引起我起草電文的注意嘍?!蔽耶敃r心里熱乎乎的,連話也答不出來了,走出主席的窯洞,我一溜小跑回去工作。這件事情像扎了根一樣,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引起我幸福的回憶。
只要主席下令我什么仗都敢打
汪東興
1947年5月14日的真武洞祝捷大會之后,毛主席一邊在院子里聽廣播,一邊說:“胡宗南要來拜訪我們了?!?/p>
6月8日,敵軍長劉戡率四個半旅從西邊和南面向王家灣撲來。敵軍行進速度很快,午后就到達離王家灣只有10公里的平橋地區(qū)。支隊轉(zhuǎn)移的時間到了,周副主席對毛主席說:“敵人離王家灣不遠了,請主席收拾一下,馬上出發(fā)。”
主席笑著對周副主席說:
“不要急,不要慌。我要看到敵人才走呢。”
周副主席對任弼時說:“主席要看到敵人再走,不讓看恐怕是不行的,能不能找個人替主席看?”
任弼時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他走到主席身邊,對主席說:“你看可不可以派一個同志替你看到敵人再走?”主席聽完任弼時同志的話,回過頭來對我說:“汪東興,你敢不敢留下來等敵人?”我向前大跨一步說:“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來等敵人?!泵飨笮χf:“好!給你一個連隊兵力夠不夠?”我略加思索后回答說:“給一個加強排就夠了?!敝飨f“就給你一個加強排,加上五個騎兵,任務(wù)是替我看到敵人才能走,還要打他們一下?!蔽乙豢粗飨廪D(zhuǎn)移了。心里一陣輕松,就對主席說:“請主席趕快出發(fā),我不看到敵人不離開王家灣。”主席對我說:“我們這就走了。給你留一個電臺,要和支隊隨時保持聯(lián)系。”下半夜,毛主席率領(lǐng)三支隊離開王家灣,上山向北走去。我接受命令后連夜抓緊部署。
我從中央警衛(wèi)團二連挑了二排的30個同志,由排長陳少先帶領(lǐng)。每個班分配輕機槍一挺,每人帶步槍一支,子彈、手榴彈盡量多帶,個人物品盡量少帶。然后,我與參謀長古遠興一起勘察地形,部署兵力。上午9時,觀察哨來報告:劉戡前衛(wèi)部隊約一個團的兵力開始進入我們的埋伏圈,正向我前沿陣地靠近。我和古遠興密切觀察敵人動向,待敵人進入火力射程之內(nèi),我一聲令下,頓時步槍聲、機關(guān)槍聲大作,一陣猛打,敵人迅速退出溝外。遇到這般較強火力的當頭一棒,敵人摸不清我軍的虛實,不敢冒進。一會兒,一架偵察機飛抵我們陣地上空偵察,未發(fā)現(xiàn)什么,飛回去了。不久,敵人又開始了第二次進攻。為了給敵人造成錯覺,達到為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同志率領(lǐng)的三支隊多爭取一些轉(zhuǎn)移時間的目的,我和古遠興指揮部隊將手榴彈集中投向敵人,然后用更猛烈的火力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敵人被我們密集的槍彈打得不能前進,丟下一些尸體,又敗下陣去。敵機第二次來陣地上空火力掃射偵察,一名戰(zhàn)士的眼睛被擊中,衛(wèi)生員迅速給他包扎后,準備繼續(xù)戰(zhàn)斗。忽然,一個戰(zhàn)士跑來報告:敵人繞道從山后面上來了!
我命令第二梯隊進入陣地,打退敵人進攻并掩護第一梯隊撤到第二梯隊陣地。我和古遠興同志檢查了傷員及武器彈藥情況,讓同志們抓緊時間休息。這時候,天下起了暴雨。很快山洪暴發(fā)。派出去的偵察兵回來報告說:“暴雨使山洪暴發(fā),敵人的行進時速大大減慢。雨轉(zhuǎn)小后。敵人于晚上9點左右進駐王家灣?!庇捎谖覀兊淖钃艏由洗笥辏箶橙吮阮A定“清剿”王家灣的計劃整整推遲了12個小時。為三支隊撤離王家灣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夜里12時,進駐王家灣的敵人進入夢鄉(xiāng)。我們悄然從山頂上的廟里向王家灣以西方向撤退。我們與支隊通訊聯(lián)系,得知支隊現(xiàn)在離小河村一二十公里的靖遠縣天賜灣。當我們到達小河村時,與支隊留下等我們的騎兵相遇。我們與騎兵部隊一起迅速向天賜灣前進。一進天賜灣村口,一陣槍聲響起,哨兵把我們當成了敵人。前衛(wèi)士兵立刻示意是我們自己人。我們一到支隊駐地,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時同志、陸定一同志都迎出門來。毛主席快步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剛才槍響是怎么回事?”
我說:“哨兵把我們當成敵人了。”
毛主席說:“就算是歡迎你們回來吧!你們打得好,你們用極少的兵力阻擋了大量的敵人,為我們的行動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這說明敵人還沒站穩(wěn)腳跟,他們還摸不清我們的行蹤和實力,利用這一點,以我們的勇敢和智慧是可以以少勝多的?!?/p>
我把替主席看敵人的情況向支隊領(lǐng)導匯報后,毛主席說:“謝謝你們替我看到了敵人,你們辛苦了!”
你就不要去找毛毛了
武象廷
1949年5月間,賀子珍由東北去上海時路過天津。毛主席派閻長林陪嬌嬌去看望媽媽。毛主席對閻長林說,我也很想見見賀子珍,可是東北局決定不讓賀子珍來北平與我見面,我只好服從組織決定,托你帶著嬌嬌去天津看看她。
嬌嬌去了天津,賀怡來了北平。賀怡到香山雙清別墅,毛主席親自接見賀怡。賀怡是賀子珍的妹妹,是毛主席的小姨子;賀怡又是毛澤覃的夫人,所以賀怡也是毛主席的弟妹。
賀怡見了毛主席,就向他提出她要找毛毛。毛毛是賀子珍在江西蘇區(qū)時生的一個男孩子,說長得很漂亮可愛。1934年10月,當時情況緊急,毛主席和賀子珍要同紅軍主力從蘇區(qū)撤退,進行長征,作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沒法帶孩子。毛主席和賀子珍決定把孩子交給留在蘇區(qū)繼續(xù)堅持戰(zhàn)斗的毛澤覃、賀怡夫婦安排。紅軍走后,毛澤覃、賀怡夫婦把毛毛寄養(yǎng)在一位老鄉(xiāng)家里。但是,后來又出了意外的情況,這一家老百姓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孩子很不安全。毛澤覃又把孩子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地方的另一位老鄉(xiāng)家中收養(yǎng)。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毛澤覃把孩子轉(zhuǎn)移后,在與敵人戰(zhàn)斗中犧牲了,把毛毛托付到什么地方,哪一家老百姓收養(yǎng),賀怡一概不知道。所以這時她提出要去找毛毛。毛主席說:“毛毛生下來以后,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qū)發(fā)動了五次‘圍剿,那時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我們沒有能力保證孩子的安全成長,才把孩子交給老百姓收養(yǎng)。老百姓在國民黨反動派那么殘酷、慘無人道的統(tǒng)治、壓迫下,要把這孩子養(yǎng)活長大也真不容易。人家老百姓為了毛毛還不知吃了多少苦哩。現(xiàn)在解放了。我們進了城市了,生活條件好了。這時你們要把孩子從人家手里妻回來,這樣對得住人家養(yǎng)父、養(yǎng)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之恩嗎?人家和孩子有深厚的感情,你好好地想一想,你找到孩子,把孩子要回來了,孩子借我的光上了大學,把人家養(yǎng)父、養(yǎng)母丟了,人家心里又是什么滋味,你想過沒有?我們把孩子一生下來就交給人家養(yǎng)活,人家就少生一個。孩子不是人家親生的,可是人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到十幾歲,人家對孩子比我們的恩情要大得多。我的意見是,你就不要去找毛毛了。”
賀怡堅決要去找毛毛,不同意毛主席的意見,并且堅持得很厲害,態(tài)度很強硬,跟毛主席爭辯起來。毛主席很生氣,就不理睬她了。后來賀怡還是沒有聽毛主席的意見。自己作出決定到江西去找毛毛。結(jié)果在尋找孩子的路上,汽車出了事故,賀怡不幸身亡,毛毛也未能找到。
朋友交往要重信義
尹荊山
毛主席練草體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事,他喜愛書法,博采眾長,自成一體。
黃炎培先生藏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跡,主席聽說后非常高興,便決定向他借來一閱。主席知道這是世間珍稀之物,價值連城。但自己向他借,黃先生肯定不好意思拒絕,可是如果時間過長。又怕黃先生有苦衷。于是主席和他約定:就借一個月。
真跡送來之后,主席就愛不釋手,只要一有空,便翻閱研究、琢磨,對著真跡,反復練習比照,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從借來那天起,黃老先生的心就一直懸著。才過一個星期,就不斷打來電話,詢問主席是否看完。有一天,正趕上我值班,黃老先生又打來電話,還是那本真跡的事。說心里話,我都有點煩了:主席借書你也敢催,又不是不還,又弄不丟。但人家既然來催,我還得向主席匯報。趁著給主席送水的機會,我把黃老先生催要書的事說給主席。
“怎么,他也來催債了?不是講好一個月嗎?”主席的目光里透著問號,看著我。我連忙解釋,不是催,只是問問。
當時蘇聯(lián)在逼著我國還債,所以主席就黃老先生要書的事,如此說:“到一個月不還,我失信;不到一個月催討,是他失信。誰失信都不好?!敝飨@樣講,而且每天也在計算著借書的天數(shù)。
但黃老先生終于忍不住,又打來電話,這回把電話直接打到主席那里。他先是說了一大堆別的,最后又繞到那本真跡上。主席聽后,不慌不忙地問:“任之先生,一個月的氣,你也沉不住嗎?”
我覺得黃老先生有些小家子氣,在場的李銀橋也認為向主席討債似的,沒個深淺。毛主席卻認為:黃先生夠英雄,不夠朋友。到滿一個月的那一天,主席仔細地把王羲之的真跡用木板夾好,交代給我:必須在零點前送到黃炎培家。
我告訴主席,黃老那邊又來電話說,只要主席還在看,盡管多看幾天,沒關(guān)系。主席擺擺手又對我講:“說好一個月就是一個月,朋友交往要重信義?!?/p>
毛主席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領(lǐng)導者,以他的身份、地位,隨便找個理由,耽擱幾日再送去。想他黃老先生也說不出什么,但主席卻做到了重承諾,守信譽。
今天的飯誰做的呀
程汝明
1960年5月27日,毛主席在上海會見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兩人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交談。主席談得很高興,還設(shè)午宴招待了蒙哥馬利元帥。元帥對午宴特別滿意,餐后對主席說:“我今天吃得太多了,菜太好吃了,謝謝主席?!笨腿俗吆螅飨χ妥o士長吳旭君說:“今天的飯不是咱們師傅做的?!眳切窬械胶芷婀?,下來就問我說:“程師傅,今天的飯誰做的呀?主席說不是咱們師傅做的。”我笑了笑說:“是我們兩個人做的呀?!敝飨綍r吃飯十分節(jié)儉,不喜歡華而不實的東西,可是今天有客人,我們兩個從早上5點多就忙開了。從選料到加工都非常精致,無論是冷菜、熱菜、湯,還是點心,全都變了樣,都以一個新的面目出現(xiàn)。事后,吳旭君告訴主席宴請蒙哥馬利元帥的午餐是咱們的師傅做的,主席聽后高興地笑了。
主席平時最喜歡的飲食是:長征系列、臘味系列、鹽煎肉、小魚、魚雜、蔥油餅、蘿卜絲餅、中西起酥、中西渾酥、點心凍、西餐克司德、中餐酪酢。西餐克司德主席經(jīng)常吃,是用牛奶、雞蛋、糖、玉米粉制成的。中餐酪酢是用雞湯、雞蛋、鹽、玉米粉、廣東糊炸制成的。
1959年在廬山,主席工作到深夜兩點時,提出要吃酪酢。因為主席已經(jīng)吃過安眠藥了,所以要在半小時之內(nèi)做好吃完。中餐酪酢是做熟后必須晾涼才能炸制而成的,可是當時根本沒有冰箱,酪酢做熟后涼不了,也就根本沒法炸制。這時我只有想辦法。到廚房后。找到從山上流下來的泉水,用大盆接水冷卻。另外我還動腦筋想辦法,在做酪酢時多放了點雞蛋、玉米粉,使酪酢盡快凝固。通過努力,我創(chuàng)造了“奇跡”,半個小時內(nèi)順利完成任務(wù),使主席在深夜里吃上了中餐酪酢。
我在毛主席家工作了二十多年,工作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主席對我的工作滿意,組織上也滿意,我感到非常高興。
我為毛主席設(shè)計新發(fā)型
錢水桃
我是在1958年下半年正式調(diào)到毛主席身邊工作的,當專職理發(fā)員。一天,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江華、省公安廳警衛(wèi)處處長伍一突然通知我,馬上整理行裝到武漢。武漢當時正在召開一個中央會議,我的具體任務(wù)就是給所有到會的中央首長理發(fā)。
會議結(jié)束后,毛主席的秘書羅光祿馬上把我接到主席下榻的武漢東湖賓館,這時我正式成為毛主席的專職理發(fā)師。
第二天我去給主席理發(fā),我的心情突然有點緊張,我深知自己手中的刀剪的分量。這畢竟是在給主席理發(fā)啊。如果理不好,將會影響主席的光輝形象。主席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藹地說:“小錢,你先坐一會兒?!边^了一會兒。他說?!拔业念^發(fā)有不少時間沒理了……到我這里來工作習慣不習慣?”主席和我東一句、西一句地閑聊著,我緊張的心情松弛下來。說心里話,我曾仔細地研究過主席的發(fā)型,主席當時的頭發(fā)比較長,兩鬢的頭發(fā)一直把耳朵蓋住,就像人們在電影、電視中看到早期毛澤東的那種發(fā)型。我覺得根據(jù)主席的形象、地位和威望,應(yīng)當創(chuàng)造一種既莊重又獨特,更能體現(xiàn)偉人精神氣質(zhì)的發(fā)型。
記得在1959年9月30日晚上,我又去給主席理發(fā)。我想,明天是10月1日,是國慶十周年紀念日。毛主席、劉少奇主席的大幅照片要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于是,我大著膽子向主席建議說:“主席,我想給您的發(fā)型改一改,您看怎么樣?”主席有個習慣,理發(fā)時喜歡看書看報。他當時正在看書,聽到我的話。就放下書,看著我,很隨和地說:“那好吧,你看著辦吧。”說著又捧起書。邊看書,還不時地和我聊幾句。我根據(jù)自己腦海中的預想方案,拿出看家本領(lǐng),為主席理發(fā),把毛主席鬢角的頭發(fā)剪短了些。
過了一會兒,我對主席講:“主席,好了。您看喜歡不喜歡?”看到主席面貌一新,我內(nèi)心很高興。我的這句問話,難免有點討表揚之嫌,可當時年輕,只覺得心里得意,怎么想就怎么說了。
主席放下手中的書,抬起頭對著鏡子仔細照了照說:“喲,年輕了起碼10歲,蠻好的,蠻好的!”接著主席高興地照了相。從此以后,主席一直保持著這個發(fā)型。這個發(fā)型很快為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所接受、所熟悉。這也就是天安門城樓上掛著的毛主席的巨幅畫像的發(fā)型?;叵肫饋?,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高興、最有意義、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