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一只螞蟻”市場的關閉提示華商,要改變策略才能在俄羅斯更長久地生存。
“注意!市場不營業(yè)?!边@塊豎立在被華商稱為“一只螞蟻”的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門口的告示提示路人,大市場目前處于關閉狀態(tài)。雖然俄羅斯軍警查封市場的事已不止一次地上演,但這一次不再是“狼來了”。俄羅斯政府已下定決心,于2009年底之前要徹底關閉這一市場。這次事件是悲劇還是契機?在這里打拼多年的如螞蟻般勞碌的華商們將何去何從?中俄民間貿易將如何轉型?眾人為之矚目。
“一只螞蟻”市場引數萬華商競折腰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經濟轉軌,實行“休克療法”等一系列改革,導致國家政治動蕩不安,經濟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特別是1992年,受“休克療法”的影響,居民收入還不到從前的一半。同時,由于俄羅斯又是一個重工業(yè)發(fā)達、輕工業(yè)幾乎一片空白的國家,因此,經濟的不景氣致使國內日用品嚴重匱乏,而中國的輕工產品具有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于是,許多扛著裝滿日用品的編織麻袋的中國“倒爺”涌入俄羅斯。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與俄羅斯大多數居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相適應,因此,中國“倒爺”帶進的商品一時間極為搶手。當時坊間流傳一句話:“去俄羅斯做生意,一星期能賺一輛奔馳車?!边@些“倒爺”就是現在的在俄“華商”的“先驅”。他們分布在俄羅斯境內很多城市的零售市場,銷售的商品從衣服、鞋子到各種日用品以及食品,應有盡有,且價格低廉,規(guī)模也因此越做越大。
為限制倒爺貿易,俄政府1994年大幅調低公民免稅攜帶入境的商品價格上限。與此同時,中俄一些城市間陸續(xù)開通定期貨運包機。以“包機包稅”為代表的“灰色清關”浮出水面。也就是說,由發(fā)貨人按整架飛機載貨量向俄方“清關公司”交納費用,由后者全程代辦報關、納稅、商檢等手續(xù)?!扒尻P公司”往往與俄海關甚至邊防軍相互勾結,通過為貨物快速入境提供便利和虛報、瞞報貨品和貨值,而從中撈取好處。
“包機包稅”的紅火場面到上世紀90年代末發(fā)生了變化。由于選擇“灰色清關”后,貨主在俄無法得到正式清關的手續(xù),因此成為俄方嚴打的對象。
1998年,俄羅斯以貨物證件不全為由,查抄了被稱作“兵營”的商貿樓,大批華商在承受巨大損失的同時,開始在莫斯科尋找新的市場。就在此時,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抓住了商機,向走投無路的華商投來“橄欖枝”。
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位于莫斯科市東北部,被華人稱為“一只螞蟻”市場。其實這個市場與螞蟻并沒有什么關系,其叫法是根據市場所在地——伊斯梅洛沃的發(fā)音演化而來,根據諧音,直接叫成“一只螞蟻”。這個市場是許一多在俄華商的“淘金地”,也是在俄羅斯有名的中國商品集散地。
“一只螞蟻”市場是在一片垃圾填埋地上興建起來的,占地超過20多公頃,是莫斯科最大的服裝鞋帽等日用品批發(fā)市場,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市場。在這里經營謀生的主要以中國人、越南人、土耳其人和前蘇聯(lián)國家人為主,總人數超過8萬人。其中中國人有3萬余人。
參與“一只螞蟻”大市場經營管理的俄羅斯和外國公司有20多家。其中最大的管理公司是ACT集團。該集團的老板是俄億萬富豪杰利曼·伊茲梅洛夫,現年52歲,是一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出生的猶太人,擁有資產6億美元,在美國《福布斯》雜志俄羅斯富豪榜中排名第61位。伊茲梅洛夫從一個跳蚤市場的攤主起家,建立起“一只螞蟻”市場王國,發(fā)了大財。據說他在俄羅斯高層人脈很廣,與許多有權有勢的人都稱兄道弟,所以“一只螞蟻”市場似乎成了在俄華商的“避風港”。但是,暴利與風險并存,俄羅斯當局的每次清查行動,在許多華商眼里都無異于“打劫”,每次清查,都會有華商傾家蕩產。即使這樣,華商們依舊青睞“一只螞蟻”市場,這主要是因為該市場的經營方式簡單,經營者只要有貨擺在攤位上,就可以買賣。同進入俄羅斯商場需要有完備的海關報稅手續(xù)和高昂的費用相比,這種“低門檻”自然具有吸引力。此外,“一只螞蟻”市場的貨物流通量比較大,而且都是現金交易,資金流動率快。
“一只螞蟻”市場的經營環(huán)境在莫斯科的市場中是最差的。里面的攤位由一個個類似集裝箱貨柜的鐵皮柜組成,冬冷夏熱。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這里就人聲嘈雜,水泄不通。貨物被卡車運來卸下后,又被塞進客車拉走。就是這個市場,吸引了來自全俄各地的批發(fā)商。攤主和客戶之間,無一例外都是現金交易。從2000年開始,“一只螞蟻”市場已然成為寸土寸金之地。比如,在主要銷售皮衣及鞋類商品的區(qū)域,每個攤位的價格從5萬美元到40萬美元不等。除了攤位費,華商們每個月還要向市場方交納數千至上萬美元的管理費和幾萬盧布的稅費,但是這兩筆錢都沒有收據證明,這為后來貨物被查封留下了禍根。對于“一只螞蟻”市場,俄羅斯檢察院偵查委員會主席曾咬牙切齒地感嘆:“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是‘國中國,那里有自己的警察、自己的海關、自己的法院、自己的檢察院。很多人可以常年不用外出,所有生活設施都有,甚至包括妓院?!?/p>
有人把“灰色清關”的生意比喻成是一場“俄羅斯輪盤賭”,商販們希望幸運的總是自己。但是,從2008年開始,“一只螞蟻”市場不再幸運。這一年的9月11日,俄總檢察院突然對該市場采取強制行動,造成在俄華商巨大損失。據悉,此次被扣集裝箱共有6000個,重量約10萬噸,價值約20億美元,涉及國內2000多家企業(yè)。接著,在2009年6月18日,俄政府宣布將集中銷毀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中國“走私”商品,6月29日,“一只螞蟻”市場被無限期關閉。
應該說,大市場多年的發(fā)展與“灰色清關”這一貿易形式息息相關。7月9日,俄羅斯總理普京表示,“現在應當堵住‘灰色生意的通道”,顯然,俄當局是想借關閉這一市場的契機,對“灰色清關”徹底說“不”。
“灰色清關”——華商不得已的選擇
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各地商品供應緊張,為鼓勵進口、簡化海關手續(xù),俄羅斯海關委員會允許所謂的“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yè)務,提供運輸和清關捆綁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務。這種服務也經常被稱為“包機包稅”、“包車包稅”或“包柜包稅”。貨主只要向“清關公司”繳納一筆費用,自己不用直接和海關打交道,“清關公司”就會把所有俄羅斯海關報關手續(xù)辦好。但事實上,通過這種方式入境的貨物缺乏完備的通關手續(xù),是不合法的。這種“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通關和銷售方武延續(xù)了十幾年,并得到了俄羅斯官方的默許,目前,俄羅斯在同土耳其、韓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等許多國家的貿易實踐中也都廣泛使用“灰
色清關”。
“灰色清關”幾乎成了俄羅斯進口的惟一路徑,并已經被各國商人看成是搶占俄市場的一種無奈手段之一。因為,在俄羅斯,企業(yè)不通過“包機包稅”、“包車包稅”等是拿不到俄方的報關單的。同時通過“灰色清關,”還能使關稅稍微降低一些,這樣一來,商品價格也相對較低,消費者省錢,特別是那些低收入群體能夠承受。業(yè)內人士稱,如果中國商人完全拒絕“灰色清關”,全額納稅,那無異于將市場拱手讓給土耳其等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
“灰色清關”也反映出俄羅斯存在的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海關工作效率低,貪污腐敗現象嚴重等諸多問題。中國對俄出口的商品品種多、數量大,而且以服裝、食品為主,這些商品都具有“時效性”,需要和時間賽跑。但是,俄羅斯一些相關部門與“清關公司”相互勾結,經常故意設置障礙,拖延通關時間。此外,俄羅斯查驗和聯(lián)檢部門設備相對落后,人手相對較少,工作效率較低,這也導致貨物檢查時間較長,通關速度較慢,如果不走“灰色清關”,經常出現服裝過季、食品過期的現象,貨主損失慘重。
“灰色清關”也讓俄羅斯愛恨交加
由于“灰色清關”的俄方報關單不真實,貨物的申報價格比實際價值低,而出口貨物在中方海關則正常報價,于是導致中國出口和俄羅斯進口的統(tǒng)計數字差異較大,2002年相差竟達60億美元。俄方總覺得自己“吃虧”,因此,近幾年采取一些措施,加大了打擊力度。
但是,多年來,俄羅斯對“灰色清關”都是想說再見不容易,每次都是蜻蜒點水般地治理一下。事實上,俄羅斯政府也曾多次準備下決心治理,但是“灰色清關”在俄羅斯根深蒂固,直接或間接參與非正規(guī)貿易的俄羅斯人很多,如突然關閉“一只螞蟻”市場就會導致很多人失業(yè);另外,由于通過“灰色清關”途徑進口的商品價格相對較低,關閉這一途徑的直接結果將導致俄羅斯日用品價格上漲,由此將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最關鍵的一點是,“灰色清關”背后有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這個受益群體在俄羅斯很有勢力。關閉“灰色清關”,等于斷了他們的財路,他們一直利用手中的資源保護“灰色清關”的存在。
不能否認,“灰色清關”的貿易方式在歷史上對促進中俄兩國民間貿易的發(fā)展曾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蘇聯(lián)時期兩國貿易額最高的年份僅達到46億美元,蘇聯(lián)解體后,1993年貿易最高峰為72.8億美元,2000年為80億美元。2000年中國對俄出口額為22.3億美元,其中包括10億美元的民營出口。也就是說,2000年對俄出口幾乎一半是中國私營企業(yè)、個體戶完成的。顯然,華商們功不可沒。但是,也正如中國駐俄使館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高錫云所說,與其相伴而生的“灰色清關”等問題嚴重阻礙了中俄民間貿易健康發(fā)展。
“灰色清關”使中俄民間貿易朝畸形化發(fā)展,也成為中俄雙邊貿易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因此,已引起一部分俄羅斯人的反感和兩國政府高層人士的關注。隨著俄羅斯加快申請“入世”的步伐,打擊“灰色清關”力度也逐漸加強。在2005年11月3日發(fā)表的《中俄總理第十次定期會晤聯(lián)合公報》指出:“為實現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到201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600億~800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對俄累計投資達到120億美元的目標,雙方商定:為促進兩國貿易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繼續(xù)規(guī)范中俄貿易,維護守法經營者的權益,創(chuàng)造條件,防止經營實體利用非法渠道出口,盡快切實落實兩國海關關于過境貨物和運輸工具信息交換的協(xié)議。為進一步提高規(guī)范貿易秩序聯(lián)合工作組效率,應吸納俄方執(zhí)法部門代表加入。”
“灰色清關”能否終結
雖然“一只螞蟻”市場往昔的輝煌將不再延續(xù),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此時該市場的大老板伊茲梅洛夫卻在土耳其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還玩起“美鈔雨”游戲。6月23日,伊茲梅洛夫在土耳其投資15億美元修建的一座豪華酒店——“馬爾丹宮殿”舉行了開業(yè)慶典,當天除了不計其數的美酒香檳,伊茲梅洛夫還在現場大肆拋撒百元美鈔。據估計,光是賓客“淋”到的“美鈔雨”,就用掉了6100萬美元之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市長盧日科夫夫婦當天也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這一“盛況”。據悉,在俄羅斯飽受金融危機沖擊之時,這種“豪擲千金”的做法讓俄總理普京怒火中燒。切斷伊斯梅洛夫的財路,自然成為俄政府的必然選擇。于是,伊斯梅洛夫旗下的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成為開刀對象,市場隨即被關閉。俄羅斯正飽受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總理普京加大力度對付俄羅斯的不法商人,其民意和媒體支持度非常高,這次銷毀中國貨的民意支持度超過60%??梢哉f,俄政府此舉是一箭多雕:既打擊了金融寡頭,敲山震虎,通過清除“灰色清關”,規(guī)范整頓了經濟秩序,同時也變相結束讓寡頭收益的時代,而且亦可治理俄羅斯腐敗這一痼疾,并增加國庫稅收。
7月24日,中國光大國際建設工程總公司與俄羅斯聯(lián)邦AFI公共發(fā)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中國城項目在京宣布正式招商。該項目旨在為在俄華商提供一個合法、合規(guī)、有法律保障的良好經營場所。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為7億美元,計劃分三期完成。第一期興建一座可容納5000多商家的初級規(guī)模市場,二期建立保稅倉庫、倉儲物流中心、海關移民局辦公場所等,三期建設一座超大型的商品批發(fā)市場。預計完工后,年營業(yè)額將突破60億美元。
中俄民貿“西瓜換化肥”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只螞蟻”市場的關閉提示華商,不變的經營模式已不適應新俄羅斯,要改變策略才能在俄羅斯更長久地生存。中俄雙方經過磋商已表示,將盡快啟動中俄海關合作分委會工作,就共同打擊“灰色清關”、規(guī)范報關渠道、提高通關效率等問題提出具體方案。從“一只螞蟻”到“中國城”,中國華商必將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