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最高的大樓MIDTOWN(可譯作“東京中城”),就在記者工作地點附近。這里的月租金高得嚇人,每平方米要6600元人民幣。前些天,記者從其樓下經(jīng)過,猛一抬頭,在最醒目處發(fā)現(xiàn)了一家豆腐店。豆腐店開到日本租金最高的東京中城來,除了一個“牛”字,便想不起其他詞匯來了。
小心翼翼地走進這家豆腐店,發(fā)現(xiàn)其裝飾之精致,可以和五星級的酒店媲美。這家名叫“京乃豆腐屋藤野”的豆腐店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賣豆腐的門臉,另一部分是吃豆腐料理的店鋪。聽店長說,這家豆腐店的總部在京都,京都最出名的菜肴就是豆腐料理。
記者看了整個豆腐店,估計總面積應該有50多平方米,每個月的租金應該是大約37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每天至少要有一兩萬元人民幣的營業(yè)額才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只靠賣豆腐就能掙到這么多錢?記者開始懷疑這家店的老板不是神經(jīng)錯亂,就是錢多得沒處花了。
但是當記者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這家店“?!钡牡览恚阂粔K普通豆腐賣15元人民幣,比超市貴2倍以上。而一個簡單的豆腐套餐,則賣145元人民幣。奇怪的是,日本主婦們不但沒被這高價嚇倒,反而爭先恐后地去買豆腐。中午時分,店門口會排起長隊,并彌漫起主婦們悠悠的胭脂味。為了品嘗一口豆腐,記者在門口足足站了20多分鐘才排上號。
據(jù)悉,豆腐是在公元前2世紀,由中國漢朝的淮南王發(fā)明。日本奈良時代(7世紀),由日本遣唐使帶入日本。剛開始時,豆腐只是日本貴族與僧人們的高級食品,并初次記錄于1183年的奈良春日大社的庫錄中。到了18世紀的江戶時代,豆腐才開始成為百姓的日常菜肴。1782年出版的日本豆腐菜譜《豆腐百珍》第一次將豆腐的烹飪方法公之于眾。
經(jīng)過1000多年,日本人已經(jīng)把豆腐做得很精,并做出了一種文化。目前,日本的豆腐分成三大類幾十種,一類叫木棉豆腐,相對比較硬;第二類叫絹豆腐,屬于嫩豆腐;第三類叫充填豆腐,是加一些配料的豆腐。如今在中國被稱為“日本豆腐”的雞蛋豆腐,就屬于“充填豆腐”的一種。
在中國平易近人的豆腐,傳到日本怎么就成了高檔食品?這個問題記者一直沒有想通。但是不管怎樣,日本人能把豆腐店開到租金最貴的大樓里去,總有它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