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后銀 張燕燕 柏廣利
1. 特征特性 黑驃茄子是我所選育的雜交一代茄子新品種,生長勢強,株高100厘米左右,開展度105厘米左右;早熟,7~8片真葉現(xiàn)蕾;每1~2片葉著生1花序,坐果力強;莖及葉脈為黑紫色;果實直、長棒形,平均果長27厘米,果粗4.3厘米,單果重170克,萼片、果皮均為黑紫色,有光澤,商品性佳;抗逆性強,耐低溫、弱光,耐旱力強;抗青枯病。一般畝產(chǎn)量3500~4000千克。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早熟設(shè)施栽培,露地栽培表現(xiàn)也較好。
2. 栽培要點
①播種育苗。南京地區(qū)越冬栽培于9月播種,11月定植,翌年2~6月上市;春早熟栽培11月中下旬播種,翌年3月上旬定植大棚,5~7月上市。將種子均勻撒播于澆透底水的播種床上,覆蓋細土,1葉1心時移苗至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土選用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園土或塘泥,與腐熟有機肥按6∶4的比例配制;或采用茄果類蔬菜專用育苗基質(zhì)穴盤育苗。出苗期注意保溫、保濕。幼苗生長期保持晝溫25~30℃,夜溫11~15℃;澆水見干見濕。定植前7天加大通風(fēng)量,煉苗、蹲苗,春季栽培苗齡80~100天。葉面噴施綠亨一號2500~3000倍液預(yù)防猝倒病、立枯病。
②定植。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為非茄科蔬菜的地塊種植;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25%茄果類復(fù)合肥50千克。株行距45厘米×45厘米,每畝栽植2800株左右,定植后澆透水。越冬栽培定植后及時搭建小棚,采用5層覆蓋,即地膜+小棚下層膜+草簾+小棚上層膜+大棚天膜,有中棚更佳;早熟栽培采用3層覆蓋,即地膜+小棚膜+大棚天膜。
③田間管理。定植后1周內(nèi)不通風(fēng)或少通風(fēng),促進緩苗?;羁煤筮m宜棚溫為20~25℃。結(jié)果前期棚溫最低不得低于12℃。盛果期調(diào)控棚溫,保持晝溫25~30℃,夜溫15~20℃,夜間氣溫10℃以上時可不蓋小棚。氣溫18℃以上時大棚晝夜通風(fēng)。門茄坐果前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門茄坐果后,適量施肥澆水。盛果期結(jié)合追肥每8~10天澆水1次。定植緩苗后,每畝穴施尿素20千克加25%茄果類復(fù)合肥15千克,促苗早發(fā)。門茄坐住后,每畝追施25%茄果類復(fù)合肥25千克。前期使用防落素?;ū9?。及時整枝。封行后適當(dāng)摘除基部老葉,植株生長中后期摘除病、老、黃葉。及時采收。
④病蟲害防治。預(yù)防黃萎病用40%根腐靈600倍液或30%枯萎靈500倍液灌根,6~10天灌1次。發(fā)病后及時拔除病株并燒毀,在地上撒生石灰。菌核病用50%撲海因1000倍液或40%速克靈500倍液,噴淋茄子莖部和葉部。紅蜘蛛用掃螨凈1500倍液或35%清螨3000倍液噴霧防治。茶黃螨可用73%克螨特2000倍液或20%螨克1500倍液噴霧防治。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蘇省南京市蔬菜科學(xué)研究所 郵編:210042 電話:025-8554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