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
【文題展示】
11,底線·防線
【命題分析】
最近,杭州街頭發(fā)生的飆車案,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青少年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將“底線·防線”作為作文競賽題,從當前的教育狀態(tài)和青少年的生存現(xiàn)狀而言,彰顯了一種對社會文明、傳統(tǒng)道德的觀照與回歸精神,它讓參與寫作的、欣賞寫作的、評閱寫作的所有人(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有意識地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體系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度量,在一種對自我的拷問中達到思想的凈化甚至靈魂的升華。
再把視角轉向本次大賽的總主題——為了美好的明天。正如比賽說明中所言,明天,是未來,是憧憬,也是希望。明天的內(nèi)涵,可以詮釋為生活的明天。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理想。還可以闡發(fā)為社會的明天,更可以延伸為人類的未來……無論怎樣一種內(nèi)涵,都深蘊著積極向上的意味。如果說這一主題旨在幫助當代中學生以更廣博更深遠的視野,更深刻地思考關注社會現(xiàn)實。關注國家、民族、人類的命運。那么,“底線·防線”這一文題則是旨在幫助當代中學生以更清醒更健康的態(tài)度,更公正客觀地直視生活人生,思考明天未來,關注自我的成長成熟,關注自我的生存準則和價值,關注自我的命運能帶給國家、民族、人類怎樣的福祉,關注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一切關于道德的事件。它在書寫和品鑒中,構建了一個中學生自我對話和自我檢視的平臺,讓他們懂得在人生的軌跡中除了麥當勞、爆米花、除了周杰倫、快樂女生、除了色情暴力帶來的視覺感官上的強烈沖擊外,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必須去思考的東西,比如道德、責任、生存……
由此觀之,該題的可行性和必行性就不言而喻了。它讓學生在書寫中能真正實現(xiàn)“小我”、“自我”的真情流露,讓學生寫出反省、寫出收獲甚至是寫出懺悔,從而更大意義地實現(xiàn)了作文的教化功能。同時也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戶,讓他們從對某些社會事件的思考上去審視自我,去明了自己的路該怎么走。
【思路點拔】
那么,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從這些方面去打開思路:
1,首先,要清楚兩個名詞的基本定義。底線,原是象棋術語,是指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懂點象棋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什么棋子到了底線都會止步。無論形勢如何危急。棋子都得在底線前彷徨掙扎,不敢越雷池半步。因為一旦突破了底線,就破壞了象棋的規(guī)則,也就無法再將游戲進行下去。后來,把它引申為如下基本含義:(1)社會學、經(jīng)濟學和心理學術語,指人們在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談判雙方討價還價時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夠認可閾值的下限、或某項活動進行前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2)倫理學術語,道德底線。防線,防,戒備,防止,防備,預防。防范(防備,戒備)防御工事連成的線。所以從基本定義而言,兩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底線不等于防線1
2,在法制社會里,每個公民都充分享受到法律所賦予的平等、自由的權利。同時又必須服從和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底線就對人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作用,而作用的大小取決于底線所處的位置、行為人的自控能力及事發(fā)環(huán)境的復雜程度。所以我們務必牢記做人的底線、行為的防線。
3,底線是對于個體為人處事而言,防線則是對于個體的對人對事而言。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應該能認識到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正是因為有了為人處世的底線,才從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構筑了一條對人對事的防線,讓我們拒絕誘惑、逃離陷阱。為我們規(guī)避了很多人生的錯誤。反之,對于人事具備一種潛意識的防護意識,也讓我們最大程度地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和人格。有了這條防線,它告訴我們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絕對不能做的,也便形成了我們?yōu)槿颂幨碌囊欢ǖ赖碌拙€。
4,在素材運用上,學生可以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日常儲備,可以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某些以小見大的事情,也可以捕捉時代的熱點、盲點事件??梢詫懝糯娛聭?zhàn)略、政治外交,也可以寫現(xiàn)代商海沉浮、國際事務……
總之,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這個題目的主觀啟示功能,也要充分調(diào)動自我的思維思辨能力。讓一次偶然的寫作成為一次靈魂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