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娟
去年剛來意大利的米蘭市時,住在樓下的尼爾很熱心地送給我一臺舊電視機。
那是一臺上世紀(jì)90年代初生產(chǎn)的電視機,雖然有些“高齡”,但插上電視線后倒還是能夠陪我作作伴,幫我消除一些孤獨感的。在這個離家萬里的異國他鄉(xiāng),我白天上班,晚上則在這臺老電視機的陪伴下,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四個多月后,尼爾搬到了距米蘭不遠(yuǎn)一座叫科莫的小城居住。他搬離前,我打算把電視機還給他,但他很客氣地拒絕了,于是我就成了這臺電視機的真正主人!但讓人遺憾的事情發(fā)生了:后來有一次我早上去上班時,天色還是很好的,但到傍晚時分卻偏偏下了一場斜風(fēng)大雨,等我回到家時,我那臺電視機已經(jīng)成了一臺正宗的“落湯機”了!
我抱著僥幸的心理請回來一名修理工,但對方東檢西測了好一陣后搖了搖頭說句“沒必要修了”就離開了。盡管有些不舍,但畢竟已經(jīng)是一個“沒必要修了”的廢舊電視機,我將它抱下了樓,輕輕放到了路邊的大垃圾箱里。
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正想離去,這時有兩位巡邏的警察在我身邊停了下來,他們先是對著垃圾箱里的電視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后說要罰款。我納悶地說電視機是我自己的,我現(xiàn)在不要了也不行嗎?那位警察大概看我是別國人,就耐心地對我說出了其中的道理:原來胡亂處理電子垃圾會對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所有廢舊電子產(chǎn)品一律不能私自亂處理,而要交給生產(chǎn)廠家,再由廠家統(tǒng)一送往政府指定的工廠作科學(xué)的無公害處理。而私自亂處理廢舊電子產(chǎn)品是一件違法的事情!所以,在意大利,你買的電器也不完全是你的,你只有使用權(quán)卻沒有“拋棄權(quán)”。
在得知這些后,我對警察表示了真誠的歉意,那兩位警察最終不僅對我這位“不知者”網(wǎng)開了一面,還掏出手機來給這牌子的銷售商打了個電話,讓對方來取走這臺電視機,接著他們囑咐我在原地稍等后就離開了。
不到二十分鐘后,一輛標(biāo)有這個牌子商標(biāo)的小面包車停在我的面前,下來兩個人把電視機搬上車后,要求我付100里拉。我納悶得直搖頭,我說我把電視機給了你們,沒有問你們要錢也就罷了,怎么反過來問我要錢?
那兩位工作人員接著對我說,處理廢舊家電的廠家是一家公益型的企業(yè),而且處理廢舊家電成本極高,一臺廢舊電視機的處理成本要200里拉,而這個成本則由生產(chǎn)廠家和消費者共同承擔(dān)。原來在我交給他們100里拉后,他們還要另外拿出100里拉交給廢舊家電處理廠,這樣,我這臺電視機才能接受科學(xué)的處理!
交了錢后,目送車子遠(yuǎn)去,我看看潔凈的馬路以及馬路邊清澈見底的城中河,再回想起我們國內(nèi)成天轉(zhuǎn)悠在小區(qū)里回收廢舊家電的小商小販,一些電子市場邊成堆的電子垃圾以及隨處可見的污染河道、土地,心中不禁感慨萬千:看來,保護環(huán)境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個詳盡周全的制度和一種自覺的國民意識!
錢哲雄摘自《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