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卞傳忠和他的散文

      2009-12-16 09:18卞傳忠
      威海衛(wèi)文學(xué)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榆樹西湖

      卞傳忠的散文,所寫所記所表達(dá)的大都是他的人生閱歷和藝術(shù)追求。他總是在努力地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和啟示。這是他追求真、善、美,體驗藝術(shù),度量人生,渴望達(dá)到某種較高人生境界的表現(xiàn)。他寫詩文,編詩集,辦詩社,彰顯著他對藝術(shù)的向往和熱愛。他努力追求的,是活得干凈、純粹,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有舊文人風(fēng)骨的寫作者。

      ——《威海文藝》執(zhí)行主編 張洪浩

      卞傳忠,祖籍山東省東平縣,大學(xué)文化。1972年應(yīng)征入伍。1999年在正團上校職位上轉(zhuǎn)業(yè)至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1996年被評為“威海市首屆十大藏書家”。2004年在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起成立“清逸詩社”并被推為社長。有數(shù)百篇詩歌、散文發(fā)表,著有詩集《瓣瓣心香》、散文集《簾外柳韻》并主編詩歌合集《清逸詩草》?,F(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威海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威海文學(xué)》報社副社長。

      卞傳忠散文小輯

      威?!靶∥骱?/p>

      威海城區(qū)東南十余公里,崮山南側(cè)的山澗里,有一大片清幽的水域,素稱崮山水庫或曰崮山庫區(qū)。它連綿十多里,山青水碧,靜謐幽深,一派江南山水的景象。

      這是20多年前部隊駐訓(xùn)其地時留下的印象,也曾作詩為紀(jì):

      威城東南十里遙,崮山庫區(qū)碧澗繞。

      山青壩白水悠悠,堤綠花艷路迢迢。

      遙想當(dāng)年軍民曲,深谷奮戰(zhàn)建閘橋。

      建設(shè)環(huán)保兩相宜,始得靈山秀水嬌。

      這么多年了,這片幽靜的水域到底怎么樣了,我時常惦記著它,猜想著它,憧憬著它。一次,我和《威海文藝》執(zhí)行主編張洪浩饒有情趣地談起它,心有靈犀,我們都想去看看。

      2005年9月18日下午3時許,我和洪浩先生、洪斌好友驅(qū)車前往。車沿海濱公園路至崮山右拐500米,僅20多分鐘的車程就輕松地到達(dá)崮山水庫。停車后,我們仨漫步庫壩,悠哉樂哉地向高大的溢洪閘走去。

      夕陽落照之下的崮山水庫,周邊青山林立,波光粼粼。長長的綠堤,乳白色的石壩,清亮亮的細(xì)沙路,青草簇?fù)礤崎L回轉(zhuǎn)。偌大的水域,清幽恬謐,碧波漪漪。臨水一帶果園相連,綠草成茵。真?zhèn)€是青山佇立,綠水環(huán)繞,“滿目青山夕照明”啊,我們邊走邊聊。

      在此之前,由資料得知:崮山庫區(qū)跨溫泉、崮山兩鎮(zhèn),由五渚河的東西兩大支流于溫泉湯西村匯合注入,在五渚河之中游的崮山南側(cè)筑壩攔水而成。1983年7月始建,翌年7月建成??値烊?660萬立方米??刂屏饔蛎娣e90.3平方公里。大壩長385米,高20.3米。混凝土防滲墻基礎(chǔ)。溢洪道設(shè)有四孔10×6米平面鋼閘。附屬建筑2500平方米。是城市供水兼農(nóng)田灌溉綜合工程。設(shè)計日供水量2.5萬噸,灌溉面積1.2萬畝,是當(dāng)時縣級威海市城市用水的主要供給地。

      說話間來到溢洪道鋼閘跟前,立于堤壩之上,舉目望去,五座郁郁蔥蔥的山,歡心攜手將庫區(qū)環(huán)抱。青山綠水,心曠神怡,我儼然以主人的身份像軍人那樣地介紹開了——

      我們所站立的這個水庫大壩:正西方是青山頂,它呈南北走向,長0.6公里,主峰海拔229米,相傳舊時山上雜草叢生,一片青綠,故名青山頂,又名鳳草頂;西南是冰石山,長1.2公里,主峰海拔高173米,山上青松茂密,山頂有一塊巨石,夏季石上流水,冬季石上結(jié)冰且晶瑩醒目,故名冰石山;南方近方位是仙人窗,呈南北走向,長1.5公里,高153米,山上松樹、柞樹相間,繁茂無比,舊時統(tǒng)稱崮山,清道光《榮成縣志》載:崮山,城西70里,山壁有石窗方丈余,名仙人窗,下有仙人足跡,杖痕在盤石上而故名仙人窗;正南遠(yuǎn)方位是佛爺頂,東西走向,長1.5公里,主峰海拔298米,山勢陡峭,多松樹、柞樹,嵐木茂密,因舊時山上有一石砌的佛爺廟而得名;東南近方位的喬麥頂,呈南北走向,長1.5公里,主峰海拔153米,因山呈三棱形,狀似蕎麥,故名。這五座看似毗連成脈的山,像條青色的巨大盤龍:青山頂是龍尾,冰石山是龍腰、仙人窗和佛爺頂是龍頸,樹木旺盛的喬麥頂是龍頭,各部位有機結(jié)合,生氣勃勃地盤臥于五渚河中游之上,把庫區(qū)這泓碧碧秀水摟在了胸間,彰顯出靈山秀水的颯爽英姿。

      當(dāng)我們經(jīng)水庫東堤走進深山,探完水窮處返回大壩,再環(huán)視庫區(qū)時,三個人竟不約而同的說出了同樣一個新奇的感覺:——這個十里庫區(qū),真像杭州的西湖?,F(xiàn)在只是個雛形,將來就是威海的“小西湖”。這個“所見略同”和“不約而同”使我仨會心大笑。于是便爭先恐后地找西湖和“小西湖”這兩個湖的對應(yīng)之處了——

      杭州西湖是北、西、南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城;威?!靶∥骱蓖瑯右彩菑奈鞅钡綎|北,三面靠山,一面臨近居民地。

      杭州西湖被錢塘江和京杭大運河抱在懷里;威?!靶∥骱笔潜蛔鎳暮Q笈踉诹诵厣稀?/p>

      杭州西湖的孤山,將西湖分成了里湖和外湖;威?!靶∥骱钡氖咨綄ⅰ靶∥骱币卜殖闪宋骱蜄|湖。

      杭州西湖中有兩條土堤,即西邊的蘇堤和東北面的白堤;威海的“小西湖”也有西堤和東堤兩條堤且西堤酷似蘇堤。

      杭州西湖有孤山、阮公墩、小瀛洲、湖心亭和三潭印月五景風(fēng)雅;威?!靶∥骱庇斜虧玖魉械摹拔邃靖傒x”。

      西湖和“小西湖”水域面積基本相當(dāng)。還有,還有……

      我們且走且議,笑談好一陣。興奮之后,忽然有了幾分惆悵和希冀:惆悵的是西湖和“小西湖”雖有酷似之處,但有天壤之別。西湖是文化湖、文明湖、旅游湖、效益湖,是祖國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而“小西湖”僅僅是個雛形,還十分荒蕪。缺少文化,缺少規(guī)劃,缺少投入,缺少開墾和管理,自然就缺少效益。希冀的是,快快地有慧眼識珠者,快快地投資搞建設(shè),快快地培育出膠東大地上的明珠,開拓出人們休閑的精神樂園。

      熱切的希望,催生了美妙的設(shè)想:

      “那邊,應(yīng)該沿水際建防浪堤和石欄長廊。”

      洪浩先生講:“說的極是?!?/p>

      “這邊,需要建個渚上亭榭。”我忙說:“這樣最好!”

      ……

      如此這般,越說想法越多,越說興致越高。身旁的洪斌好友笑問:“你們這是書記、市長現(xiàn)場辦公嗎?”

      ……啊!我倆相對而視,然后大笑起來了。

      榆樹青青

      叔家四弟傳貴,自鄉(xiāng)下來,我倆久別重逢,喜不自禁。在品茶敘舊中,當(dāng)話鋒觸及到男兒成事何為先時,他沉思著堅定地說:

      “二哥,我覺得男兒做事,恒心為先。有了它,大事可成;缺了它,諸事皆廢。你信不?我一直認(rèn)為,咱家院外水坑旁那棵被你捋直的大榆樹,就是一個明證。”

      一句話,撥動了我記憶的神經(jīng)。

      三四十年了,那是一個春天,一個種樹的季節(jié)。不知是誰丟在大街旁一棵榆樹苗。樹苗彎曲細(xì)長,根須較短,又沒有老娘土,呈干枯狀態(tài)??赡苁且驗槠滠|干不直無望成材,加之干枯的樣子難以成活而被丟棄的。我與傳貴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揀了它,回家后就照著大人植樹的辦法,在院外水坑旁邊挖了個坑,栽上了樹苗。我往坑中填滿土,又提一提,聳一聳,用腳踩實,再填滿土,然后在小樹周圍筑了個穴,澆足了水。

      大概是水分充沛的原因,也可能是小榆樹命大的緣故,幾周之后,小榆樹竟變得干青青、枝碧碧并長出了嫩綠的枝芽。我們是欣喜的??赡菢涿缂?xì)長彎曲呈“S”狀,像個羅鍋腰老頭的樣子,未能博得大人的認(rèn)可。大人幾次講:“不會成材,拔了吧!”我們可不忍心,尤其是我。心里憐憫得很:一是覺得人家好不容易活過來了,好孬是一條性命,我相信它是條有感情的性命;二是覺得榆樹是樹中君子,渾身上下都是寶——榆樹干可制作器具,榆樹皮、榆樹葉和榆錢都能食用,并在生活困難時期曾接濟過人們的生活,救人們于饑餓之中。我始終記得生活困難時期,母親把榆樹皮碾成面做的窩窩頭,用鮮的或干的榆樹葉做的稀飯,用榆錢做的饅頭,粘粘的、甜甜的,真乃饑餓中的美餐。對如此有功之臣,心存感激還來不及呢,怎忍心棄之殺之?于是就套用大人常說的“林大自有歪歪樹”的話,來求大人對小榆樹丑陋的容忍;用大人“樹大自直”的邏輯為說情的依據(jù),求大人給小榆樹留一條能自新的生路??嗫谄判牡丶m纏,小榆樹的生存權(quán)得到了,但如何才能“樹大自直”還是煞費心思的。

      在我的心靈里,有一種凄楚的見證:在祖輩、父輩的有些老人中,他們的腰板原是很直的,甚至是挺拔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生活擔(dān)子的加重,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腰肢漸漸地變彎曲了、駝背了。個別老人變成了“弓”形,成了不可改變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我想啊,這些老人是日久年深,積勞所致,是一種漸變的無奈的過程和結(jié)果。他們能漸漸地由直變曲,而小榆樹尚且年輕,樹干才有拇指肚這般粗細(xì),為什么不能助它一臂之力,使其慢慢地由曲變直呢?我想試試。

      我在小榆樹身旁插一直長木棍,將小榆樹底部的彎曲處,一點,一點,小心翼翼地慢慢捏平,捋直,用舊布條纏裹固定于木棍上,再用小繩系住,上端向彎曲的相反方向拉,拴在另一棵樹上。我不敢捏捋得太多太快,生怕傷筋斷骨釀成弄巧成拙的結(jié)果。待第二天、第三天清晨起床后看小樹的時候,見它依然枝青葉綠,無任何痛苦的表情,我也舒心了,踏實了。于是每天傍晚,我就依樣葫蘆般地給它開始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體形矯正,直至小樹變得筆直堅挺為止。而小樹也總是每每配合治療默契,且精精神神地挺過了第一年。第二年它長成錘把般粗,第三年便長成了銑杠般粗,個頭也有二三米了,且了無整形的痕跡。第四年夏天,當(dāng)我給它拔掉木棍、解去繩索時,見它巋然挺立于水坑旁,是那樣的婆娑多姿,迎風(fēng)搖曳,哈哈地笑個不停。我真陶醉了,仰視著經(jīng)我的手挺直長高的小樹,喃喃低語:小榆樹啊,你是因風(fēng)吹而搖,還是因我來而笑?你是為你的康復(fù)歡歌,還是為我成真的夢想祝賀?我多希望你永遠(yuǎn)這樣青青、茁壯成長啊!

      小榆樹走上了健康成長的征途,就自然免去了我整日為其提心吊膽的焦憂。嗣后,我只是偶爾給它澆澆水,別的則漫不經(jīng)心了。

      時間過得好快,轉(zhuǎn)眼間又是五六年過去,我與小樹都在悄無聲息地成長。1972年冬,我高中畢業(yè)時應(yīng)征入伍,來到這黃海前哨的威海,當(dāng)了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1977年夏天,當(dāng)我第一次探親,穿著一身嶄新的的確良軍官服,站在小榆樹面前時,今非昔比,境況大不一樣了。

      它已成參天之軀,身粗小抱,頭冠盈丈,偉岸英武,筆直挺秀地立于驕陽之下,灑一大片的陰涼,我的父親坐在陰涼里,歡心地與鄰居們談笑,其聲朗朗,好像在祝福我成真的夢想……我也如癡若醉般地收獲著從未有過的歡暢。

      又是多年過去,我的父親以84歲的享年作古,那棵榆樹也不知啥時做了誰家的新屋棟梁。對此,我已經(jīng)淡忘了。四弟傳貴重新提起,使我想起了我的學(xué)生時期,想起了學(xué)生時期的朋友,也想起了那棵青青的榆樹,我愿它永遠(yuǎn)青青。在記憶舊事往景之時,也惹出我無限的惆悵??纯磦髻F那張俊毅的臉和那般認(rèn)真的樣子,我油然生出一些聯(lián)想。

      傳貴,在我們家叔兄弟七個中排行第六,在叔家四個兄弟中最小,被稱之為四弟。他幾乎和我同時入學(xué),后因年齡太小,大人怕他用壞了腦子,便主動地蹲了一級,故隨我之后,一級級攆著我上。他天資聰慧,秉性耿直,不隨流俗,遇事總有自己的見解。我和他及同族又同年級的侄子卞恩生,三個人有著特殊的情誼。學(xué)習(xí)上有“卞氏叔侄仨“的說法。到了高中,此況尤甚。傳貴一直是學(xué)校公認(rèn)的數(shù)學(xué)尖子,許多難題、怪僻題,他都能解得出,解得快,且常有多種解法,同學(xué)們多有不及;卞恩生則是化學(xué)尖子,物理也學(xué)得特棒,腦靈手巧,能搞出許多小發(fā)明之類的東西,同學(xué)們信服之至;我則偏愛語文和政治,一直當(dāng)班長和團支書,高中時期的作文,篇篇都被列為語文老師推介講評的文章。就是這樣的三個人:一個是數(shù)學(xué)猶善,一個是化學(xué)獨秀,一個是語文見長?!氨迨鲜逯敦怼焙苁秋L(fēng)光了一陣??上М?dāng)時大學(xué)不招生,我們的大學(xué)夢成了泡影。恩生過早地當(dāng)上了老師,至今沒有走出那個鄉(xiāng)。我與傳貴先后從戎,他當(dāng)了汽車兵,曾一度調(diào)機關(guān)幫忙,才華初露端倪,在醞釀提他干部時,他硬是看不慣所處的環(huán)境,不愿委屈自己,毅然退伍還鄉(xiāng),跑了多年的長途運輸,因時有大腦昏沉病癥而長期閑居在家,每每想到他,我便有說不出的同情與惋惜。

      在我們大家庭的叔兄弟七個中,叫我最佩服的大有家兄卞傳禹。他不足五歲就上學(xué),學(xué)習(xí)刻苦,毅力超人,是“文革”前老家十里八鄉(xiāng)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xué)的人,是一個執(zhí)迷于教書育人的人,又是遠(yuǎn)近聞名的大孝子;小有傳貴。他智商高,秉性好,至理又忠誠,但發(fā)展不夠理想。是寧折不彎的性格,是天公不作美,還是別的什么原因,使他懷才不遇,整整埋沒了一個人才?……

      茶越喝越淡,心越靠越攏。四弟傳貴意味深長地訴說著我們相處時的歡欣和離別之后的思念;如數(shù)家珍般地提起那些對我倆有重要影響和支持幫助過我們的人們,他見我忽然有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便問:

      “二哥,這些你還記得嗎?”

      “記得,記得!怎么不記得呢?”我趕忙應(yīng)聲。

      但我心里明白:他說的那些事,提起的那些好人,都是擲地有聲,句句都印在我心里,個個都震撼我的心靈。只有平素常念的那句古詩——“天生我材必有用”,此時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書家本色是詩人

      在飄散著濃郁茶香的書房里,我端詳著案頭一本剛剛增添的《李守白詩集》:封面的基色是綠白分設(shè),典雅清新。綠的是一叢作者自家門前清翠欲滴的頂天修竹;白底上是一幀書壇泰斗啟功先生仙風(fēng)道骨的題簽,落款別致,印章生輝,顯示出這方世界是黑、白、綠、紅相間,幽雅和諧,生機盎然。封底稚樸鮮紅的“下里巴人”鈐印,使人油然生發(fā)出“陽春白雪”的聯(lián)想。輕展看來,圖文并茂,清氣撲面,入眼詩行擲地有聲,讀來唇口生香。

      守白先生,1938年生于泰山腳下的東平湖畔,副研究館員,省書協(xié)會員,省書刻協(xié)會理事,縣書畫協(xié)會常務(wù)副主席。他是我讀高中時的語文老師,是我學(xué)習(xí)詩文書法的業(yè)師。雖然我從軍來威海,離開他身邊多年了,但我曉得在全省,尤其是在故鄉(xiāng)泰安和東平湖畔,他可是耳熟能詳?shù)臅?。曾連續(xù)出版《東原頌》、《心畫心聲》詩書集、《李守白詩草》和《李守白書法作品集》。眼前的這本哲理深邃、詩藝精湛、設(shè)計別致的《李守白詩集》是他近50年所存詩詞(部分詩詞文革中被毀)的集成?!巴恕倍弧靶荨钡乃?支撐著并不健壯的身板,用燃燒的激情,以詩詞、書法歌頌著黨和人民,謳歌著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文變化,在詩海中乘風(fēng)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在硯田中晝夜辛勤地勞作,灑下了串串汗水,留下了堅實的腳印。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省市媒體多次做過專題報道。人們一提到他,就自然而然地冠以書法家,但作為弟子心目中的恩師——李守白先生,他的骨子里,他的性情中,他的本色仍然是個詩人。

      在故里,我最初聽說李守白先生的時候是1966年的春天,那時我剛上小學(xué)五年級,聽到我兩位當(dāng)教師的兄長談話,說是李守白老師這個人,德才俱佳,四五歲能背好多詩,八九歲便會作詩,若是經(jīng)濟條件許可,再繼續(xù)深造的話,他既能做官也能當(dāng)學(xué)者詩人。那時不知“學(xué)者”何意,詩人是什么意思倒是曉得的。自此,就萌生了想見見這位詩人的念頭。是年5月,《5.16通知》下發(fā)之后,文化大革命的風(fēng)聲愈來愈緊,直到半停課,停課。那時,一有脫身之機,我們要好的幾個同學(xué),就跑到離家三四里地的東平八中去,撂下草筐去看人家打籃球、玩單雙杠什么的。一天,我被一個拿著毛筆蘸著紅黃廣告色寫黑板報的人所吸引,他那樣駕輕就熟地懸臂寫下“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薄ur紅的字跡,再用黃色相襯,即現(xiàn)立體之感,又生嫵媚之態(tài),煞是活脫好看。當(dāng)一個年長的人喊“守白老師”——他應(yīng)聲時,我豁然驚喜——見到了一個早想見到的人。嗣后,我就經(jīng)常地跑進八中,球是不看了,專門看他在黑板上和宣傳欄里寫標(biāo)題和畫插圖,看他在水泥墻上畫毛主席像;甚至在窗外偷窺他在教導(dǎo)處里刻蠟紙。感謝天公作美,考入八中之后竟然做了他的學(xué)生,每天一節(jié)的語文課,聽得我心折不已。最使我心慕的不是他那一手漂亮的板書字,而是他那講話的韻律美、文學(xué)味和詩味。受其影響,入校不久的我,竟然也寫出了平生第一篇散文詩——《再見吧,老同學(xué)》,用以歡送即將離校的二級同學(xué)。文章交到語文教研組后的第二周,我怎么也想不到守白老師將其文用毛筆抄在三張大紅紙上,赫然貼在了宣傳墻上。一時間,眾多的同學(xué)到處打聽:誰是卞傳忠?就在這種氣氛中,我應(yīng)召走到了守白老師的辦公桌前,開始了第一次正面交談。他表揚了我的那篇文章,又送給了我一份《文匯報》副刊,并將其“筆會”欄目中的文章,分析著講與我聽,其情殷殷,其意切切,沒齒難忘。從此,我們便開始了歷久愈深的師生交往。

      我時常想,是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的泰山,東平的湖光山色,處處惦記著守白先生;守白先生心里也時時惦記著他們。要不,50多年來,他怎么會那樣地殫精竭慮,如癡如狂地用詩謳歌他們呢?!

      正是因為他,1958年《山東民歌選》才第一次以詩的形式——《東平湖漁歌》來表現(xiàn)東平湖的美好與變遷,也是建國后東平縣第一個在省級刊物上發(fā)表詩歌的人。從那至今已46年過去了,那瑯瑯上口的清詞麗句,還有不少的湖區(qū)漁民吟唱——

      東平湖來好風(fēng)光,碧綠湖面荷花香。

      平明如鏡銀光閃,菱角蒲草滿湖塘。

      鯉魚群群穿梭過,雞頭米葉飄湖上。

      雙漿劃破層層浪,漁民撒網(wǎng)捕魚忙。

      ……

      詩之妙道,資質(zhì)聰穎,學(xué)崇淵博,品尚真情。守白先生三者兼善,詩思敏捷,學(xué)養(yǎng)深廣,情愫富甲,更有勤奮精神提供了成就好詩妙詞的保證。他對祖國河山,尤其是他對家鄉(xiāng)的東平湖極富深情,對巍巍泰山極為尊崇,能從對它們的摯愛中開鑿出幽邃的詩意。19歲的他《登泰山極頂》就有高亢之聲:“高秋振衣到極巔,云海滔滔飄欲仙。山登絕頂峰為我,昂首又見一重天?!?0歲的他《喜迎香港回歸》更有豪邁之情:“喜迎香港回故里,百年恥辱盡雪洗。五岳三山揚笑眉,明珠碧海煥英姿。蕭蕭米旗落地下,獵獵赤幟固國基。臺澳同胞早歸來,神州高歌唱統(tǒng)一?!?/p>

      有人說“人即是詩,詩即是人,作者本人就是他的詩歌;詩歌本身就是作者本人”。也有人講“真正的詩是詩人的靈魂;真正的船是造船者”。守白先生就是一位詩如其人、詩情滿懷的時代歌者。我非常佩服作家郭云策在序言中說的“守白先生有一顆和著時代脈搏跳動的心,近400頁洋洋大觀的詩集中,共和國發(fā)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在他的筆下幾乎都能聽到反響”。個中原因就是他有豐富的靈感,深廣的學(xué)識,加上勤奮的精神,自然就創(chuàng)造出較高的產(chǎn)量。好詩配上好字,神完氣足,情酣意暢的書法,更加使詩的精神得到了高揚。

      他,詩書合璧。詩,是書家的詩,詩中有書情;書,是詩家的書,書中含詩意。近些年,多次辦個人詩書展,出個人詩書專集,精品層出,碩果累累,步步登高。在他的詩書作品里,詩書是天合之妙,不離須臾,不知道是詩融入了書,還是書融進了詩。我曾問詢:“這么多詩詞自書墨跡,你是先想到書法,還是先想到詩詞?”他沉思著回答:“先有詩,后有書。詩出書助,詩中有書,書中有詩。書繪心畫,詩發(fā)心聲,心聲乃人生……”可見,其骨子里,還是詩。他自幼便有詩書情結(jié),在他年近古稀的今天,我覺得他這個“詩書”情結(jié)的順序依然如故。詩是統(tǒng)帥,領(lǐng)軍在先,書緊緊相隨,推波助瀾,在服務(wù)光大詩的同時,自然形成了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現(xiàn)實。他是在文學(xué)的滋養(yǎng)下,激情生發(fā)了詩思,詩思成就了詩意,詩意鍛鑄了詩魂。他的生活,他的舉止言行、音容笑貌,都是完全地化詩意了,徹底地詩意化了——因而,就有了他藝術(shù)中的積健為雄,詩以載道,書以傳情;生活中的安貧樂道,好學(xué)忘憂,懿德茂行等等。這些正好詮釋了他的自我坦露:“苦讀油燈下,苦思不眠中,苦練忘自我,紙上聽心聲。”作為弟子,我能從他的詩“苦辣酸甜五十年,詩海書山兩茫然。心馳盛唐仰李杜,神往晉代慕羲獻(xiàn)。甘灑熱血染翰墨,愿揮拙筆寫東原。四壁清風(fēng)吹華發(fā),一輪明月照窗前”中聽到先生心靈的吟唱;從“一顆癡心潛墨海,兩袖清風(fēng)迪后人”之中感受到先生靈魂的飄揚;從“澄心凈慮意玄遠(yuǎn),不染繁囂無俗塵”中看得出先生淡泊的心性和坦蕩的襟懷;我更能理解先生有意遠(yuǎn)離時潮,躲避熱鬧,不嗜煙酒,潔身自好的作派;更崇尚在那滾滾商潮中遺世獨立的風(fēng)采。

      他,出生清泉山,現(xiàn)居青峰山,書房命名清風(fēng)齋,自號清風(fēng)齋主,又號清泉山人。詩尋清音,書求清韻——飲清泉,乘清風(fēng),朗鏡懸空清暉新,“清風(fēng)清泉伴清馨”①;養(yǎng)青竹,住青峰,青燈伴讀共詠吟,翠竹深處發(fā)清音。想來,他的生活,尤其是詩心書意全在“清”中。是“清”中來,“清”中去,徜徉駐行于“清”的世界里。其生活態(tài)度、人文主張、藝術(shù)追求就不言而喻地定格于這個了不得的“清”字上,其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達(dá)到了“詩如清水塵埃凈,書似春云態(tài)度妍”的效果。真乃立身高潔,器宇不凡啊!

      的確,置身“清”境實為高?!扒濉?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素質(zhì),是中國人最質(zhì)樸、最崇高的美學(xué)理念。人們向往清正廉潔的政治、清凈的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還有清新、清幽、清介、清暉、清韻等,都是對渾濁的升華,對庸俗的超越;對濃艷的升華,對假飾的超越。陶淵明文章的清遠(yuǎn)、孟浩然詩句的清曠、八大山人寫意畫的清冷、黃牧甫篆刻的清勁,都體現(xiàn)了以“清”為美的藝術(shù)風(fēng)范。②守白先生在他崇尚的駐翔如意的“清”的天地里,禁不住以詩的形式吐露了他的《詩書情緣》——

      平民樂得一身輕,白發(fā)一根詩一聲。

      飽蘸故園清泉水,生命之歌指上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的嵌名詩(聯(lián)),用簡練精妙的文學(xué)語言,把名字、職業(yè)、成就、人品等包容其中,頗有“裁云綴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堪稱“珠聯(lián)璧合”。

      先生的論書詩,由學(xué)書的心血和汗水凝成,是經(jīng)驗和教訓(xùn)的結(jié)晶,是文學(xué)和書法理論的契合。在當(dāng)今喧囂紛爭的書壇,猶如一縷清風(fēng)啟人心扉,發(fā)人深思。

      近幾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他對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熱愛、對家鄉(xiāng)山水的熱愛、對詩書的熱愛,到了幾近癲狂的程度:晝夜辛勤地讀書,作詩,寫字,經(jīng)常地為詩作徹夜不眠,時常地為書法通宵達(dá)旦;在取暖條件不好的情況下,熬夜凍僵手腳甚至凍病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鄰里知道他很苦,家人知道他太苦,師母不忍心,數(shù)落規(guī)勸時,他認(rèn)真地講:“詩書就是我的命,不寫,我就不安生?!笔前?對于一個孩提時發(fā)蒙、稍長入迷、60多年泛舟詩海、跋涉書山的人,一個用心思做學(xué)問、用心血寫詩書、用業(yè)績謝蒼天的人來說,怎么能夠停得下來呢?詩書就是他的命:生于斯,長于斯,樂于斯,斯之激情永遠(yuǎn)燃燒!奈何,奈何啊……

      詩賦是文字的精粹,它能將人的生活、思想、情趣、感情、性格等,用詩的格律、音節(jié)和形式,把心聲曲曲傳出。守白先生沉浸詩書60年,寄情詩詞翰墨間,就其德行學(xué)養(yǎng)和心態(tài)講,是一位真正的藝術(shù)家和讀書人。他嘔心瀝血,耗去了自己多少自然生命的細(xì)胞來換取藝術(shù)生命的延伸,這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守望者和開拓者,也是文化的脊梁、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驕傲。就在我們這個詩書的國度里,不知有多少個像守白先生這樣癡迷于繼承和發(fā)展詩書國粹的人。他們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而樂此不疲,安于清貧,終日勞頓而無怨無悔。這是我們的民族之幸,民族文化之幸,民族精神之幸!我為這個“之幸”而慶幸的同時,總免不了有些凄涼酸楚的感覺。

      我與先生分居齊魯大地的東西兩端,已經(jīng)32年了。其間,我們晤面機會極少,且總是蜻蜓點水式地去,急三火四地走。他舍不得,總說:“你怎么老這樣來去匆匆,話還沒說夠呢!”這些年,我們雖不能常聚,也未及長談,但“只言片語迪我思,片語只言是我?guī)?”③。老師的身影,在我心里,在我夢里。這不,今年6月2日夜,入眠很晚,又有了到山半小院《夢訪守白老師》的記憶:

      竹徑聯(lián)門通院庭,梧蔭之下訪詩翁。

      徘徊沉吟耽佳句,旋即臨案舞蛇龍。

      弟子輕聲問安好,恩師回眸喚吾名。

      相攜入室滔滔語,恨別重逢又匆匆。

      我自知:對老師的想念是真的,老師給我的培育影響是深的;給我鼓舞的力量是大的,潛移默化的,潤物無聲般產(chǎn)生的。這力量來自老師品德的固有優(yōu)勢、深厚的文化積淀、為藝的執(zhí)著精神、安貧樂道好學(xué)忘憂的達(dá)觀心態(tài)。精神感召的力量是巨大的,先生對我的啟迪,也是終身受益的。

      “外公,電視上說50年不遇的大雪,50年不遇是啥意思啊?”

      “哦,50年不遇,就是50多年才有這么一次?!遍L者慢條斯理地答道。

      “那50年以后再下這樣的大雪,你還像今天這樣背著我出來玩嗎?”

      “啊,哈哈哈……”長者笑而不答。

      我倒想:50年以后再下這樣大的雪,雪肯定還是這樣白的雪,人還是現(xiàn)在模樣的人嗎,我會是什么樣的我呢?

      從此不敢晚回家

      就親人而言,老對小,小對老,夫妻互相,尤其是老對小,若出去做事什么的,該回來的時候不回來,那種等待的心情是焦急的,忐忑不安的,有時甚至是胡思亂想。對這種牽掛的體味,我是從高中二年級才開始有的。在此之前,因玩心不退,晚上忘記早回家,讓大人擔(dān)心的事是屢屢發(fā)生的。

      幼時,我天性貪玩,尤其是晚上瘋玩。一幫調(diào)皮的小伙伴們總是天天晚上跑出家門玩捉迷藏,那些樹林、草叢、水塘邊、打麥場、空閑房都是我們的好戰(zhàn)場。發(fā)狂似地跑,挖空心思地藏。不知跑碎了多少雙鞋,磨破了多少套衣服。更傻的是替大哥哥們當(dāng)公羊,給許多的公羊抵架,以決勝負(fù)。公羊抵架是用頭,我們是用膀子,一聲口令:開始!撤出很遠(yuǎn)的雙方,拼命的相向而奔,用膀子相撞。倒下的為輸,立著的為贏。不管輸贏都震得膀子和心臟生疼,明明是痛苦,但為了爭得一點點虛榮,落個戰(zhàn)無不勝的好羝羊而爭先恐后,樂此不疲。因此常常忘記了早早回家,曾惹得母親沿街喊找,無數(shù)次地被揪回家,受到呵斥,結(jié)果還是屢教屢犯,奈何不得。

      稍長,我又成了電影迷。農(nóng)村的露天電影是巡回放映,在本村放映時我是場場必看,有些感興趣的電影,我是追逐著看。方圓幾十里,幾十個自然村,能放十幾場電影,有時是場場不落。記得最惹人喜歡的是《地道戰(zhàn)》。那真是徹頭徹尾的美,叫我百看不厭。場場都覺得驚心動魄,每次看,都得覺得痛快淋漓,特別地過癮。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xué)聚在一起,曾多次地比賽:用普通話朗誦電影《地道戰(zhàn)》序幕之中旁白——

      “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的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圍結(jié)起千百萬群眾來,發(fā)展我們的抗日戰(zhàn)爭,我們就能夠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p>

      每次朗誦,我總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認(rèn)為毛主席的這段話是字字千鈞,擲地有聲,有著無窮的鼓舞和力量。能給人增強敢打必勝的信心,讀來會使人豪情萬丈,器宇軒昂。

      還有那蕩氣回腸的《地道戰(zhàn)》插曲,好長一段時間竟然使我曲不離口,駐行起臥,整天價都是“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游擊戰(zhàn),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zhàn),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就連吹口哨也是吹《地道戰(zhàn)》的插曲,并且總是那樣地自豪和抒情:“太陽出來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閃金光,太陽照得人心暖,毛主席思想的光輝照得咱心里亮。主席的思想傳四方,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張,男女老少齊參戰(zhàn),人民戰(zhàn)爭就是那無敵的力量。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哪怕敵人逞兇狂,我們擺下了天羅地網(wǎng),要把那些強盜豺狼全都埋葬,把他們?nèi)裨帷!币粫r間,在我們老家那個廣大的鄉(xiāng)村,刮起了鋪天蓋地的《地道戰(zhàn)》旋風(fēng),顯示了電影的巨大力量。

      別說這些插曲,就是一些臺詞也背得滾瓜爛熟,動不動就裝摸做樣地模仿電影中的人物演練開了:“各小組注意,你們各自為戰(zhàn),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許放空槍。”就是這些東西鬧得我經(jīng)常晚回家,惹得大人擔(dān)心。

      壯年,又結(jié)識了一些愛讀書、聊書的同學(xué)朋友。忙里偷閑地借書,看書,交換書,諸如《戰(zhàn)斗的青春》、《林海雪原》、《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等,無不孜孜不倦地獨自猛讀,滔滔不絕地相互狂講,有時是廢寐忘食,幾近癡迷的程度,還是經(jīng)常的晚回家,還是讓大人擔(dān)心。

      這些事情發(fā)生的范圍都是在本村。

      1970年,我考上了東平縣第八中學(xué),成了學(xué)校的走讀生。學(xué)校離家四五里路,中間經(jīng)過一片塋地,冬天也常有青色的磷火亮起,許多人夜晚怕走那段路。因為遺傳的原因,我倒不怎么害怕。但有一次例外:那是一個嚴(yán)冬季節(jié),我連續(xù)三天下晚自習(xí)后,和幾個投緣的同學(xué)閑談至深夜,才獨自摸四五里夜路回家。第四天晚上,夜黑風(fēng)高,我又是照扯不誤,和幾個同學(xué)侃山聊海地拉話到快半夜才散。出校門走了一段路,我猛然發(fā)現(xiàn)路前方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忽明忽暗的火星!我毛骨悚然,定神之后,哼著小調(diào)硬著頭皮向前沖,臨近跟前時卻聽見我父親叫我的乳名,我驚恐失聲:

      “這么冷,你為啥坐在這里吸煙?”

      “我在等你。”

      “多長時間了?”

      “兩頓飯功夫?!?/p>

      “為啥不去教室喊我?”

      “怕影響你的學(xué)習(xí)。”

      我頓時百感交集。一陣鼻酸,攙起父親,無聲地走起了夜路。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把父親的胳膊攙得那樣的緊……

      忘記了早早回家,忘記了父母的牽掛,這是我高中二年級以前經(jīng)常犯的錯誤。對這個錯誤,母親時常沿街喊找,我沒有改;母親多次地大聲呵斥,我也沒有改;父親的耐心數(shù)落,我還是沒有改。但父親深夜在野外寒風(fēng)中無言地等候,是徹底地把我震撼了,一下子把我推到了痛改前非的程度。從此不敢晚回家,成了我理解大人牽腸掛肚的覺悟?,F(xiàn)在想來,只恨自己覺悟得太晚,只恨自己應(yīng)了那句老話:有些道理因為年輕而不懂,而懂了就不再年輕。

      猜你喜歡
      榆樹西湖
      游西湖
      西湖
      榆樹苗木繁育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
      雪后西湖 暖陽
      杭州西湖春色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心底的榆林
      濃濃榆樹情
      西湖雪意
      四年級閱讀訓(xùn)練材料
      望江县| 宣化县| 资中县| 巴林右旗| 东乡族自治县| 永善县| 临澧县| 大埔县| 浑源县| 徐闻县| 柏乡县| 阿坝县| 绍兴县| 开江县| 鸡东县| 广水市| 铜川市| 左权县| 晋宁县| 尤溪县| 东兴市| 东乡族自治县| 承德市| 乳山市| 轮台县| 峨山| 时尚| 林口县| 缙云县| 淅川县| 新蔡县| 远安县| 通山县| 佛教| 高清| 大同县| 滦平县| 古丈县| 南平市| 浮梁县|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