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果
骨灰伴著鮮花花瓣撒播在開國第一大將粟裕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土地上,隨后,這位曾經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叱咤風云的將軍的長子粟戎生舉起右手行軍禮,噙著熱淚深情地凝視著父親浴血奮戰(zhàn)的土地……
粟戎生,戎馬一生的軍人,一如其名。從軍45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多次立功,從士兵升到中將,最后升任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他說:“父親盡管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所摯愛的軍隊,但他的形象、他的聲音、他的風范、他的精神時時浮現在我眼前、耳畔、腦際、心底?!?/p>
骨灰里篩出的傳家寶
1930年2月下旬,作為紅四軍一縱隊二支隊政委的粟裕與支隊長肖勁光率領部隊隨紅四軍進軍贛南地區(qū),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突然敵人一發(fā)迫擊炮彈打過來,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只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就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戰(zhàn)斗結束后,士兵們把昏迷不醒的粟裕抬到后方醫(yī)院,因醫(yī)院條件簡陋,無法進行大手術,醫(yī)生只好用紗布將其頭部緊緊纏住。治療3個多月后,粟裕傷愈歸隊。
在以后的日子中,戰(zhàn)事一緊張,或者工作一勞累,粟裕就常犯頭痛頭暈病。疼的最厲害時手都不能去摸,摸的話,根根頭發(fā)都像針扎一樣。
1984年1月底,粟戎生接到父親病危的通知,趕到解放軍總醫(yī)院。2月5日下午4時33分,粟裕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粟戎生悲痛欲絕。粟裕逝世后,粟戎生在整理骨灰的時候篩出來3塊彈片—大的一塊像黃豆粒那么大,小的兩塊也有綠豆大小。這些彈片在將軍的顱骨里已經整整54年,是折磨將軍數十年的頭痛病的根源所在。
粟戎生說,父親去世時留下遺囑,身后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將他的骨灰遍撒在他曾身經數百戰(zhàn)的大地上,為的是和長眠在那里的戰(zhàn)友們永遠在一起。我手上留的彈片,可以說是我全家的傳家寶。
3歲時被父親扔進水里
1942年,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中,粟戎生降生了。在粟戎生剛3歲的時候,粟裕與夫人楚青就帶著粟戎生去河邊游泳,粟裕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竹筒,塞給孩子說:“抱緊了,跳下去!”3歲的粟戎生還沒反應過來,粟裕就猛然抱起孩子拋進水里,這可把小戎生嚇壞了。粟裕在岸上喊:“孩子,不要怕,自己游!”因抱著竹筒,粟戎生浮在水面只得依靠自己亂撲通。楚青看在眼里急得不得了,責備粟裕說:“你也真是,就不怕淹著他?”粟裕說:“就是要把他扔進水里,要不老是學不會,你看怎么樣?不是也沒淹著嗎!”
粟裕如此鍛煉兒子的吃苦精神和意志在當時新四軍內部傳開后,人們就流傳著這樣一句歇后語:“粟司令教兒子游泳—扔進去不管!”
粟戎生說,父親并不希望子女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下成長,哪里危險,哪里艱苦,父親就想方設法要求子女到困苦的工作環(huán)境中去鍛煉?!备赣H調到北京工作后,我也跟著來到北京上學。后來,我一心想當兵,1961年考上哈軍工,學習導彈專業(yè)?!避娦.厴I(yè)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前線。前線的生活是很緊張的。敵情多時每天要有4次以上的戰(zhàn)斗警報。誰也不能遠離陣地,警報一響,就拼著命跑到戰(zhàn)位……從戰(zhàn)士到排長,粟戎生一干就是四五年,跑了上千次戰(zhàn)斗警報,不斷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帳篷。
粟戎生說,他自己這一生比較得意的是,作為一名和平年代的軍人,居然有幸參加過兩次作戰(zhàn):國土防空和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安簧偃烁艺f,當了一輩子兵,沒有參加過打仗,可我至少是參加過作戰(zhàn)。當兵不打仗,怎么說也是遺憾。”
愛槍的父子難舍戎武情
粟戎生愛槍是出了名的,槍法也好。當軍長時,只要下部隊,他有一個不變的科目,就是要跟師、旅、團長們比槍法。他說“我的槍法很準。能比過我的人很少。他們老比不過我就得練。試想,師旅團長們在訓練場苦練還能不帶動部隊的訓練?”
早在5歲那年,粟裕曾送給粟戎生一支木制小手槍,說:“這是給你的禮物,你要好好地學會打槍!”那時的粟戎生對槍很是喜愛。粟裕常對他說打好槍,愛護好槍是一個軍人最基本的素質;學會使用各種槍,熟悉各種槍的性能又是一個軍人最基本的業(yè)務能力。
戰(zhàn)爭歲月里,粟裕槍不離身,全國解放以后,粟裕仍然保持著對槍的愛好。粟戎生說,戰(zhàn)斗中繳獲的槍、我國制造的槍、外國軍事代表團贈送的槍,父親保留了好幾支?!靶瞧谔?我從學?;氐郊?趕上父親有空,就帶我們去進行實彈射擊。父親的槍法很準,常常同我們比賽。有一回,他嫌胸環(huán)靶太大,就用一節(jié)樹枝插在地上,上面頂著半個乒乓球,然后讓我和弟弟先打。我弟弟是區(qū)射擊代表隊的隊員,但幾十米外打這么小的東西還是頭一回。弟弟沒有打中,我的射擊結果也和弟弟一樣。父親笑了笑,接過槍、壓上子彈,舉槍瞄準,第一槍就打中目標?!?/p>
粟戎生不僅槍打得好,陸軍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練掌握。如何打贏未來高技術局部戰(zhàn)爭是粟戎生特別關注的問題。在當軍長時,他就曾組織研制出一套能聯通所屬團以上部隊的野戰(zhàn)指揮自動化系統(tǒng),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部隊,粟戎生是一位讓戰(zhàn)士擁戴的將軍;在退休之后,粟戎生以普通一兵嚴格要求自己—不變的是軍人的本色,不變的是父子難了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