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平
要鎖定投資風險,不妨先選配一個適合自己的穩(wěn)健的理財產(chǎn)品。
除了前面兩期雜志介紹的低風險類理財產(chǎn)品外,還有部分套利類型的理財產(chǎn)品風險也較低,不妨先了解一下。
LOF套利
LOF是一類既能夠按照單位凈值申購贖回又能按照交易價格買賣的半開半閉性質的基金,由于大量投資者通過商業(yè)銀行渠道按照普通開放基金來辦理申購贖回,目前其開放基金的性質還是占主導的。
只要在證券公司開贏證券賬戶,就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LOF份額,與封閉基金的交易規(guī)則無異。由于LOF的單位凈值與交易價格不會總是一致,這樣理論上就存在套利機會。如果出現(xiàn)折價則可以先市價買人再按凈值贖回,如果出現(xiàn)溢價則可以先按凈值申購再按市價賣出。
造成LOF套利失敗主要是交易費用和交易時間兩個因素,相對而言折價套利的風險稍低,買進和贖回的費用都較低,第二個交易日即可鎖定風險,溢價套利則較高的申購費會蠶食較多的套利收益且申購需兩個交易日才能賣出以鎖定風險。由于交易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而且加入了較多的投資者預期,所以在熊市里LOF是有望出現(xiàn)折價的,不過第二日的凈值下跌可能讓套利功虧一簣。
去年在重大救市政策的刺激下出現(xiàn)了大盤漲幅接近10%的情況,而LOF也封在了漲停板上,由于LOF的持股比例只有70%左右,這樣3%左右的一個溢價套利機會就出現(xiàn)了。
證券公司兼具場內買賣、場內申贖和場外申贖三種渠道,LOF套利必須是場內份額采取交叉操作方式才能實現(xiàn),在商業(yè)銀行申購的LOF份額屬于場外份額必須做跨市場轉托管到場內才‘能做套利,由于做轉托管還要耽誤至少兩天時間這明顯加大了套利的風險,所以要做LOF套利就最好不要通過場外渠道獲得份額。目前LOF已經(jīng)擴大到幾十只的規(guī)模,都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ETF套利
ETF也是一種半開半閉型的基金,與LOF不同,ETF的封閉基金性質是占主導的,而且沒有場外渠道的申贖。ETF的套利幾乎是專門為機構投資者設計的,需要購買昂貴的專業(yè)套利軟件,起點一般為100萬,最少也是50萬,采取實物申贖機制,申購使用ETF對應指數(shù)的成份股,贖回也是得到其成份股,ETF套利的風險較低,一方面由于交易費用低;另一方面當天即可鎖定風險。
當ETF出現(xiàn)折價時則采取先買進份額再贖回份額然后賣出成份股,出現(xiàn)溢價時就先買進成份股再申購份額然后賣出份額。ETF的實物申贖機制還可以用來處理一些特殊的股票,如果ETF的某只成份股在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漲停而無法買進并可能出現(xiàn)連續(xù)漲停,則可以買進ETF份額再贖回份額然后留下這只成份股賣出其他成份股。當ETF的某只成份股在重大利空消息刺激下跌停而無法賣出并可能連續(xù)跌停,則可以買進其他成份股再申購ETF份額然后賣出份額就達到賣出這只成份股的目的。下表是2008年lO月21日收盤以后目前僅有五只ETF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折價。
打新債
去年打新股的平均收益率約為0.1%,而打新債的平均收益率則高達1.87%,打新債已經(jīng)成為一種需要重新審視的套利方式。
打新債本來不應該有這么高的收益,之所以會這樣是由去年的特殊情況造成的,股市的大跌使得許多保守的資金主動轉入了債市避險,一些原本存在僥幸心理的資金在掙扎了半年之后也被迫進入債市,對于債券的需求一下就提上去了,宏觀調控政策前緊后松年中來了個大轉向,降息周期的形成刺激了債市上漲,不少發(fā)債公司由于上半年形成了融資饑渴癥,債券的票面利率定得都比較高,這樣債券上市后很容易溢價,這樣看來去年八月份的債市行情井噴就不足為奇了。
而新債網(wǎng)上發(fā)行不采取搖號中簽的辦法而是先到先得,且網(wǎng)上發(fā)行的比例很低,網(wǎng)下發(fā)行的操作則很不透明,這些都加劇了債券溢價。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打新債只能參與網(wǎng)上申購,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下單,而剩余就是IT問題了。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則盡量爭取參與網(wǎng)下申購,提前收集信息并及時與債券承銷機構聯(lián)系上,拿到債券幾乎就等于拿到新債的溢價收益。
債券回購
債券回購實際上相當于一種債券抵押借款,交易價格相當于抵押借款的年化利率,回購期限相當于抵押借款時間。持有債券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債券回購拆入資金,如果用拆入的資金再買入債券這樣多次做債券回購則可達到放大投資風險和收益的效果,實際上就是債券回購產(chǎn)生了杠桿效應。而持有資金投資者則可以通過債券回購拆出資金獲得比活期更高的利息收益,債券回購就成了很好的現(xiàn)金管理工具。下表所示的是2008年10月21日兩個目前交易活躍的債券回購品種一天回購和七天回購的基本情況。
本文關鍵是為目前努力尋找理財避風港的投資者朋友提供一些思路,而不要把存款當作回避風險的唯一途徑,但是限于篇幅筆者也只能對每個品種點到為止。投資者朋友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并從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綜合考慮,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品種。文中表格中所列的所謂重要品種并一定是最值得投資的,主要是為了舉例說明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