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青
晚飯后,我總是要沏杯茶,倚在沙發(fā)里,手持遙控器,“啪,啪”,幾十個臺找一圈,而后鎖定自己喜歡的頻道。面對“小電影”般的29英寸彩電,我的思緒此起彼伏,不禁想起了我第一次看電視。
十多年前,我的勤勞、質(zhì)樸的父母親到城里辦事,路經(jīng)商場,從屏幕上看見了北京天安門,清清楚楚的,還有北京的解說員在介紹。當時,我的父母親就下決心要早日把這玩意搬回家,讓村里的孩子們開開眼界。
記得我的父母親用客車把14英寸的羅馬產(chǎn)黑白電視機買回家時,我們村的人興奮極了,不知這方方正正的東西怎么會出人,并且能說話。于是乎,在飄著雪花的大冬天,幾個人用鎬在窗前刨了個大坑。幾個人又去村里放倒一棵樹,截成5米長做成天線桿,把星形天線綁在細的那端,而后豎起,把粗的那端埋在坑里,用石頭擠住,將土踩實。幾個人在屋里接電源,還有一幫孩子焦急地等待著。
晚間7點鐘前,屋里屋外已站滿了人。人們都議論著,“會不會和電影一樣呢?不用換片吧?”
好不容易等到7點鐘,打開電視,卻是滿屏幕的雪花,什么也看不見。于是有人說天線的方向不對,有幾個青年人到窗外去“轉(zhuǎn)桿”找方向,屋里人喊:“電視出人啦!”大家又都擠進屋里,圖象卻上下跳個不停,仍看不清。有人又說:“是不是上面的天線松了!”于是又換幾個穿得厚、戴上棉手套的人爬到上面去,綁了又綁,圖象算是穩(wěn)定了,卻還有許多雪花,于是又調(diào)微頻。折騰了大半夜,終于可以湊合著看清人、聽清聲了,可時間也到11點了,屏幕上出現(xiàn)了“再見”字樣,人們都失望地走了。但走之前人們對我的父母親說:“沒事,沒事,我們明天早點來?!焙孟裎业母改赣H需要安慰似的。
第二天一早,父親早早就起來,捧著說明書琢磨,圍著電視機左擦擦,右擦擦,似乎再看不清,他對不起全村人。
下午6點鐘,就有孩子們不斷地跑來問“電視好了嗎?”7點鐘時,幾乎全村人都到齊了,父親拿來長條木板,搭成六七排長凳,年歲大一些的或者直系親戚,就要坐到炕上去,母親還要忙著給他們沏茶、拿煙。還有五分鐘七點時,鄰居家的王哥大聲喊:“別說話了,要開始了?!庇谑俏堇镬o悄悄的,每個人都伸著脖子,眼睛都不眨地看著電視機。
謝天謝地,父母打開電視時,圖象清晰,聲音正常,人們像看電影似的,一直看到“再見”才戀戀不舍地散去。
如此這般,看了十天后,人們確實覺得這東西真是好,連外國人都能看見,于是村里就有人陸續(xù)到街里買第二臺、第三臺……
前些日子,與愛人回家,真是感慨萬千,不要說黑白電視,就是彩色電視已經(jīng)遍及每家每戶了。許多家已經(jīng)讓14英寸彩電“下崗”了,換上了29英寸的彩電,還要名牌,如康佳、創(chuàng)維、TCT王牌等。我們臨返回時,開粉房的表弟說,過些日子要買一套家庭影院看看……
〔責任編輯劉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