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疆在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上的戰(zhàn)略地位分析

      2009-12-28 05:46李志陽張紅麗
      天津農業(yè)科學 2009年1期
      關鍵詞:戰(zhàn)略地位糧食安全中國

      李志陽 張紅麗 楊 強

      摘要:介紹了糧食安全的概念和我國糧食安全的狀況,并在分析新疆的糧食供求狀況后,結合新疆的自身優(yōu)勢,提出了把新疆建設成國家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的有利條件及限制因素。

      關鍵詞:新疆;中國;糧食安全;戰(zhàn)略地位

      中圖分類號:F3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6-6500(2009)01-0016-03

      Analysis on Strategic Position of Xinjiang in Food Security of China

      LI Zhi-yang,ZHANG Hong-li, YANG Qiang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Trad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food security and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in China was stated. Then, after analyzing the food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Xinjiang, the beneficial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on building Xinjiang into the strategy replacing area for the food security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Xinjiang;China;food security;strategic position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如何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作為我國西部大開發(fā)重點區(qū)域的新疆,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獨特的地緣環(huán)境決定它在中國糧食安全戰(zhàn)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 我國糧食安全狀況分析

      1.1 糧食安全的概念

      世界上很多研究人員對糧食安全概念進行各種探討,但迄今為止被世界各國廣泛引用的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當初所下的定義,即“糧食安全是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的糧食”。1983年FAO又對此進行新的定義,即“糧食安全的最終目標是應該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他們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2年我國政府也提出了糧食安全的概念,指出“糧食安全,即能夠有效地提供全體居民以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達標的包括糧食在內的各種食物”。從概念可見,國家的糧食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1.2 我國糧食安全狀況分析

      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會對國際糧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實現中國糧食的安全不僅能滿足國內人們生活的需要,還體現了我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糧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貢獻。

      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從新的角度,以科學和發(fā)展的眼光,分析和把握當前和今后我國可能出現的糧食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有顯著地提高,但還不太穩(wěn)定。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3.04億t穩(wěn)步提高到1996年的5.04億t后,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xù)4年穩(wěn)定在5億t左右。然而,2000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驟減到4.6億t,減幅達9%。2003年我國的糧食產量更是下降到4.31億t,創(chuàng)18年來新低。這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我國糧食生產的不穩(wěn)定性。從糧食供求來看,雖然我國的糧食產量是供過于求的,基本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現階段糧食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目前的糧食過剩是相對性和階段性的過剩,是由于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和市場消費緊縮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我國耕地的數量在減少、耕地質量在下降;三是一些經濟落后地區(qū)過分強調經濟作物的經濟效益,片面地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大力發(fā)展經濟作物,縮減糧食耕種面積;四是我國人口的持續(xù)增長也可能給糧食需求帶來壓力。我國雖然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我國人口目前仍保持年均1 000萬人左右的增長速度。

      2 新疆的糧食供求狀況分析

      新疆地處西北,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1/6,是我國的一個農業(yè)大區(qū)。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其人均耕地面積為1 667.5 m2。目前,全區(qū)還有未開發(fā)的宜農荒地1 000萬hm2,占全國宜農荒地資源的20%以上。除2001年外,新疆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最近10年都超過了800萬t。而且新疆的人均糧食占有量保持在450 kg左右,是中國最具增糧空間的省區(qū)之一。

      自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的糧食產量穩(wěn)步提高,由1978年的370萬t上升到2005年的877萬t,升幅達137%。人均糧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300 kg上升到2005年的436 kg,升幅達45.7%。但前些年,新疆同全國一樣,也曾出現階段性、結構性的糧食過剩。糧食價格走低,糧食種植效益差,政府對種糧的農戶扶持力度不夠大,農民增收困難等,都使農民失去了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不過這種狀況在最近幾年得到改善,其原因是政府加大對農戶的補貼力度,并采取了免除農業(yè)稅等政策來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糧食價格上漲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政府應該抓住此契機,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深化糧食流通、儲備體制改革。

      隨著人們消費結構的調整,新疆地區(qū)糧食的直接消費量有所下降,但是糧食的間接消費量卻有所增加。隨著西部大開發(fā)進程的加快和新疆人口的自然增長,新疆地區(qū)對糧食的消費需求也必然會增加。據有關研究估計,2010年新疆的糧食總需求量將達到1 177萬t,其中工業(yè)用糧以及飼料用量需求增加的幅度較大??傊?新疆的糧食需求量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著較高的水平,只有保持新疆糧食生產和供應的穩(wěn)定性,才能保證糧食安全。

      3 新疆在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上的戰(zhàn)略地位分析

      3.1 新疆在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上的戰(zhàn)略地位

      新疆作為全國最具有土地開放潛力,最具有增糧空間的省區(qū),對維護全國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新疆的優(yōu)勢資源,把新疆建設成西北區(qū)商品糧基地、國家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新疆現有后備耕地資源中尚有333.33萬hm2具備水源灌溉條件。新疆糧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初步是:在新疆一些降雨相對豐富、水源較多的地區(qū)如伊犁河谷、塔城盆地等,大面積推進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計劃可增加耕地66.67萬hm2,同時采取節(jié)水、增水措施可新增耕地66.67萬hm2。5年之后,爭取把新疆糧食播種面積發(fā)展到200萬hm2,總產量達到1 150萬t,除滿足區(qū)內糧食需求外,可調出疆商品糧300萬t。到2020年,使新疆糧食播種面積翻一番,達到266.67萬hm2,可產糧1 600萬t,可調出疆商品糧600萬t,對國家糧食安全將提供有利保證??傊?把新疆建設成國家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無論對維護新疆糧食安全還是維護全國糧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2 新疆建設為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的有利條件分析

      (1)自然資源條件好。一是新疆具有豐富的水、土、光、熱等自然資源,適宜大面積的糧食種植。二是新疆的水利設施具有一定的基礎,其農業(yè)節(jié)水技術也走在全國的前列。三是新疆地廣人稀,適宜規(guī)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發(fā)展糧食生產。四是新疆有豐富的后備耕地資源,為新疆耕地面積的擴大提供了保障。總之,這些有利自然條件為新疆建設為全國的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成為可能。

      (2)糧食生產潛力巨大。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調整冬、春小麥種植結構,挖掘耕地利用潛力和提高農作物總產量。二是提高復種指數。當前新疆的復種指數為1.03,如果能在現有冬麥播種面積的基礎上,充分采用套作、間作、輪作等耕作方式,把復種指數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加了2萬hm2耕地。三是改善耕地質量、提高單產水平。新疆中低產田占新疆總播種面積的70%,如果通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耕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改善耕地質量,降低中低產田在總播種面積的比例,必將大幅度提高新疆糧食的單產水平。

      3.3 新疆建設為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的限制因素分析

      (1)新疆后備耕地資源多,但其質量低,開發(fā)條件差。在新疆土地資源開發(fā)過程中,人們本能地遵循了先近后遠、先易后難、先好后次的原則。目前,新疆土質比較肥沃、灌溉比較便利的土地已基本開發(fā)利用了,未開發(fā)的后備耕地資源在不同程度上都受一些復合因素的限制。后備耕地資源雖數量上較多,但其土壤肥力較低,水源無保證,開發(fā)的成本高而經濟效益卻難預料。同時,后備耕地資源開發(fā),還涉及諸多生態(tài)問題。

      (2)水資源缺乏,且利用率低下。作為典型的干旱型地區(qū),新疆降雨稀少,人們利用的水資源大多為冰川融水。新疆在水資源缺乏的同時,水資源的利用率也低下。農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設差,大水漫灌、串灌,渠、水庫滲漏嚴重,這都導致了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而且長期的過量灌溉將導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地鹽漬化程度加劇。

      (3)農民糧食生產的持續(xù)發(fā)展動力不足。新疆農民的生產動力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前些年新疆也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的糧食過剩,糧食價格、種糧效益持續(xù)走低,農民增收困難;其二,糧食安全保障缺乏比較完善的長效機制。糧價低導致農民收入減少,進而導致農民對土地投入不足。糧食主產區(qū)走入了“糧食大縣、財政窮縣”怪圈。糧食主產區(qū)政府和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嚴重受挫;其三,新疆的糧食加工企業(yè)科技含量不高,優(yōu)質糧的深加工、精加工不足,農產品附加值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4結束語

      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巨大糧食生產潛力為把新疆建設成西北的商品糧基地、國家級商品糧戰(zhàn)略接替區(qū)提供了基本條件。把新疆建設為國家商品糧戰(zhàn)略接替區(qū),不僅有利于充分發(fā)揮新疆的土地資源優(yōu)勢,還能提高新疆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民收入,使新疆在確保本區(qū)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還能向區(qū)外輸出一定量的商品糧食,為實現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重要補充??傊?新疆國家商品糧戰(zhàn)略接替區(qū)的建設,對實現新疆、國家的糧食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關鍵.21世紀中國糧食安全的戰(zhàn)略對策[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6 (1):43-45.

      [2] 高帆.中國糧食安全研究的新進展:一個文獻綜述[J].江海學刊,2005 (5):82-88.

      [3] 張廣翠.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與前瞻[J].人口學刊,2005 (3):37-41.

      [4] 梁雨祥.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與防范對策[J].廣西糧食經濟,2002 (1):15-18.

      [5] 張累德.新疆的中低產土[J].干旱區(qū)研究,1990 (3):1-7.

      [6] 布媧鶼·阿布拉.新疆成為我國糧食安全戰(zhàn)略接替區(qū)的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6 (6):31-32.

      [7] 潘耀國.建設新疆糧食戰(zhàn)略接替區(qū)分析[R].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第61號), 2005-04-22.

      [8]于鵬飛.新疆糧食生產現狀及發(fā)展對策建議[EB/OL].http://www.npcs.gov.cn/WebSite/CBC/UpFile/File216.doc,2006-03-02.

      猜你喜歡
      戰(zhàn)略地位糧食安全中國
      上黨地區(qū)戰(zhàn)略地位嬗變之考述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的
      新時期軍隊建設成就概覽之二 置教育訓練于戰(zhàn)略地位
      三國時期襄樊的戰(zhàn)略地位
      中國抗日戰(zhàn)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略地位
      封开县| 繁峙县| 长阳| 东阿县| 台南县| 婺源县| 武功县| 盐城市| 监利县| 区。| 张家口市| 邓州市| 正宁县| 昌图县| 虞城县| 清镇市| 甘谷县| 大厂| 高阳县| 河津市| 乡宁县| 穆棱市| 南昌县| 保康县| 新蔡县| 即墨市| 资兴市| 象州县| 万盛区| 长沙县| 巩义市| 扬中市| 尚义县| 渭源县| 高淳县| 扶余县| 隆林| 永川市| 大田县| 中卫市|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