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萬名組織部長下基層”近日在全國組織系統(tǒng)啟動。中組部要求組織部長尋找老實人,主動與“不跑不要”的干部談心溝通,不讓老實人吃虧。那怎么辨別誰是“老實人”呢?不少地方紛紛開始制定老實人的“標準”,希望別讓“老實人”在組織部門的視野中“走失”。這一良好的初衷到底能帶來多大的效果?現(xiàn)在關于“老實人”的討論主要局限于黨政機關或干部系統(tǒng),其實,不讓老實人吃虧也具有全社會的、普遍的重要性,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提倡老實人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心理?
老實人應該有人們普遍認可的標準,但不能絕對化到具體的個人身上。這是由普遍的人性所決定的
不讓老實人吃虧具有普遍重要性
最近有關老實人的討論主要局限于黨政機關或干部系統(tǒng),其實,不讓老實人吃虧具有全社會的、普遍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在黨政機關,在任何組織,包括企業(yè)、大學、醫(yī)院、街道社區(qū)、非政府組織,做到不讓老實人吃虧都是十分重要的。反向思維一下就更清楚了,如果在一個組織里,普遍是老實人吃虧、不老實者占便宜,那長期的趨勢是什么呢?肯定是老實者寡、不老實者眾。還有人干事嗎?事還能干得好、干得成嗎?在這樣的一種環(huán)境中,人們恐怕連起碼的安全、快樂都得不到,這樣的組織只會很快地走向壽終正寢。
老實人有標準但不能絕對化和繁瑣化
在討論老實人標準之前,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首先,老實人應該有人們普遍認可的標準,但不能絕對化到具體的個人身上,這是由普遍的人性所決定的。基于幾千年的人類自我審視,可以說:任何人都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絕沒有天生的、恒定不變的老實人或不老實者,每一個人都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的。
在常態(tài)下,道德狀況在人群中的分布也許應該服從正態(tài)分布,也就是說圣人和惡人極少,大多數(shù)人處于中間狀態(tài)。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這種分布就是固定不變的,更不意昧著其中的個體是固定不變的。在非常狀態(tài)下,總體分布會發(fā)生變化,其中的每個個體也會偏移、甚至是大幅度的偏移。
其次,老實人標準不能繁瑣化。最近,針對黨政機關干部中的老實人標準就存在這種繁瑣化傾向。例如,有一個版本就提出了10個標準。微觀地看,這10個標準都有道理,也很有啟發(fā)性。但制定標準的這種思路有問題。要是照這個思路,黨政機關也可以有不止10個的標準,此外,企業(yè)、大學、醫(yī)院、社區(qū)也都可以搞出自己的10個甚至更多標準,結(jié)果肯定會讓人無所適從。
其實,區(qū)分老實人與不老實者之間的標準可以很簡單,就以現(xiàn)存的社會道德和法律制度為標準就可以了。就道德標準來看,老實人當然是誠實守信、正直、光明正大、有是非原則、表里如一的人;反之,不誠實、不講信用、搞陰謀、耍詭計,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者就是不老實者。就法律制度標準來看,老實人當然是遵紀守法的,而不老實者就是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如果就反腐倡廉一個方面來看,老實人即那些廉潔的人,不老實者就是那些腐敗分子。
最后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上述的標準涉及到的都是比較清楚的情況,其實,在老實人和不老實者的標準中間,應該還有一個灰色過渡地帶,在這個區(qū)間里,一定會存在很大的爭議。因此,也不能在標準上搞非黑即白的簡單化。
制度才是讓老實人不吃虧的最可靠保證
既然讓老實人不吃虧是那樣的重要,那什么才是最可靠的保證呢?瀏覽最近的討論,主要的看法是靠人,特別是領導干部。但筆者認為,靠人,包括領導干部,靠他們的個人覺悟、靠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和負責,是靠不住的,關鍵還是要靠制度和機制。首先,領導干部的人性特點也不能背離普遍的人性規(guī)律。其次,就是鄧小平的至理名言,“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話就是針對人而言的,也就是說,靠人是不穩(wěn)定的,是難以持久的。
筆者想舉幾個小例子,說明制度的重要性。一個例子是關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在社會管理比較發(fā)達的一些國家,普遍建立了這種完善有效的機制。在這樣的國家或社會,做老實人會受益,反之不老實者成本巨大。結(jié)果,老實人多了起來,不老實者少了下去。第二個例子是“公共道德立法”。越來越多的國家,針對政府等公共部門,制定道德法律,通過實施財產(chǎn)申報、利益沖突申報、信息公開等促進了政府官員的道德建設。第三個例子是在我國曾流行的拆遷補償中的一些具體做法。一些釘子戶得到了更多的補償,結(jié)果按期搬遷的老實人減少,釘子戶增加。最后,是有關用人制度或機制的例子。西方國家也曾經(jīng)普遍實行過以人選人的辦法,結(jié)果搞關系甚至買賣官職成風。后來,很多國家先后實行了依靠人才市場的公開競爭機制選人用人。結(jié)果,干事的人多了,老實人多了。正反兩方面的辦法都說明,以人選人,只能是助長以個人好惡決定人,只能是選自己身邊的人、熟悉的人、對自己有好處的人。結(jié)果,整天“琢磨”領導意圖、為領導個人服務者眾,老實人、愿意干事者寡。要讓我們的政府和社會,老實人不吃虧,老實人多起來,就需要從制度建設上下功